7月12日淄博日报发《小安的另类世界》——读《我们这儿是精神病院》

标签:
精神病院问题插图吴安臣那一年 |
分类: 原创随笔 |
7月12日淄博日报发《小安的另类世界》——读《我们这儿是精神病院》http://paper.zbnews.net/rb/content/20130712/Articel07006IP.htm小安的另类世界
读《我们这儿是精神病院》
http://paper.zbnews.net/rb/IMAGE/20130712/07/Page07-444.jpg
http://paper.zbnews.net/rb/IMAGE/20130712/07/07_3602.jpg
开始读小安的“精神病院”系列文章是在《人物周刊》上,感觉小安将精神病人写得纯净有趣,所以每期都追着读。后来小安写的这些文字结集出版时,我第一时间,一口气读完了《我们这儿是精神病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3年4月第一版)里的所有文章。系统读下来我才发现,小安的叙述平稳得令人惊讶。作为一个在精神病院里当护士的诗人,常人都会以为小安会贬损甚至讥讽疯子们,然而读完整本书你却无法找到一个带着有色眼镜的小安,因为她把那些病人们当成了自己的朋友。作为一名护士,长期生活在一群有怪异思维的疯子中,她觉得十分正常不过。
小安无论是写“尼姑”、“玉皇大帝”、“国安局特工”还是写门卫,又或是写那个为了谈恋爱自动进入精神病院的青年,她都像对待天真无知的孩童一样。将笔触对准他们时,她是以谈心的方式行文的,不带任何主观评价,只把困惑留给读者去思考。开篇我就被小安描写的精神病院的安宁环境吸引住了,这里没有我们想象中的狰狞和恐怖,它周围有小河、小桥、鲜花甚至在春天还有环绕的油菜花。那一年春天,小安作为一名护士自然而然就走进了精神病院,甚至那个时候她还看见有个疯子挣扎在落满樱花的河里。在小安的笔下,死亡都具有如此残酷的美。后来,诗人小安把这个情景写进里了诗里。想必所有的读者都是这样走入小安这个关于精神病院的故事的。开篇就是很无厘头的门卫老头和小安的对话,这对刚毕业的小安来说,充满了新奇,她“跳进去,笑得花枝乱颤”;接着小安就听到了歌声,然后见到了疯子们在开“诗歌朗诵会”,她说“疯子们又是多么的疯”;进入精神病院后她对着疯子们点头哈腰,一切都具有莫名的喜剧色彩。
接下来小安为我们讲述的故事,会让你在读得莞尔之余,陷入沉思中。那个陷入臆想中的门卫老头、勾引英俊男医生的花花、知识分子“犹太人”、基督徒、尼姑、“发明家”、少年小偷、守财奴等等,小安笔下所有的精神病人都不会让人感到“疯”。看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小安营造的这个另类世界,可以让我们眼界大开,那里有尘世间所没有的奇异和常人破解不了的秘密。整本书虽然有疯子死去的悲剧,但总体是充满喜感的,甚至有寓意暗含其中。在这本书里,小安给我们提出的一个问题是,究竟我们是疯子还是关在精神病院里的人是疯子?小安说,大地震时,外面乱得一捆草一样,她所在精神病院的病人却表现出了惊人的纪律和秩序。被我们所有人视为疯子的人在面对灾难时淡然处之,这一切给我们这些正常人提出了一个严肃的命题:疯子是不是都有遗世独立的清醒和自知?
书里还有小安自己手绘的那些带有童真和梦幻色彩的插图,这样的插图配上小安的文字会让你在不知不觉间陷入这本书所营造的特殊氛围里,你甚至会忘记你是在看一本写疯子的书,反而会觉得那些情景在尘世里都能找到相应的版本。
走进小安的精神病院,与小安一起感受另一世界的奇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