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日报发一旧文:http://news.bdall.com/epaper/bdwb/html/2011-12/29/content_224497.htm
有尊严地读书
□吴安臣 |
|
|
读书是有尊严的,这种说法来自白岩松的《幸福了吗》一书。我想这种说法适用于所有的读书人。明白尊严,方能坚持操守,坚持操守才能成就一番事业。白岩松在这本书里讲到了台湾的诚品书店,那是一家24小时营业的书店,此家书店带给那些晚上加班的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营造了一种安静而高贵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读书是有尊严的。
犹太人的精明是世所共知的,但是犹太人的精明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读书学习获得加强的。小孩子出生后,在我国俗称“抓周”的时候,犹太家长会把涂有蜂蜜的书本递给孩子,当孩子知道蜂蜜的美好时,会直观地爱上书本。这个智慧的民族,靠着精明的商业头脑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也为他们赢得了尊严。
在美国,无家可归者很多,白天,他们中也有很多人去图书馆看书和上网,在美国,你经常可以看到穿着古怪肮脏的人,拖着他的全部家当在图书馆里找他要看的书。楼外,耀眼的阳光下,你看那流浪汉一边晒太阳一边翻开一本书读着,实在令人称奇。年轻人如果在车上看书读报,人们更会投给他赞赏的目光。然而在我们的身边却越来越缺少善于读书的人,在许多人看来,读书似乎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闲暇时,每当有人打给我电话,我一般会回答在书店或者图书馆,这时很多人就会劝我,你买那么多书干嘛,人生苦短,读得完吗?大多数人对那些善于夸夸其谈的老板和所谓的社会精英,赞美有加,对读书人却嗤之以鼻。读书人不知何时和无用划上了等号,“百无一用是书生”,读书在生活中丧失了基本的尊严。很难想象,在国内,一个流浪汉拿着一本书在苦读,人们会投之以怎样的目光。没有读过一本好书的人,或者没有意愿去读一本好书的人,一般来说只会增加他的“生活浮躁度”与“人生盲度”。以此推断,放大到一个民族,夸张一点说“人们不愿读书”到了逻辑学家的脑中就会得出“荒疏一本书即亡国之根源”的结论。其实,读书才会让一个民族真正走向强大。
当我们都认识到读书是有尊严的时候,我们就会由衷地爱上读书,爱上那些散发着墨香的书本,更不会吝啬到买书时就说自己很穷。不希望读书人都堕落成范进,每一个真正有尊严的读书人,应该是一个人格独立的人,是一个思想自由而有主见的人,读书让人赢得尊严,赢得尊严才会强大!做一名有尊严的读书人是一件自豪的事!无论如何,抑或绝境里,抑或苦难中,一个人总在为尊严而活。当人们有志于自我改造与提高,把读书当成一种做人的尊严,那么一个人人把读书当一种习惯并以此为乐的时代也将为期不远。
|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