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人的乱世——读吴安臣散文集《草从对岸来》

(2011-07-12 20:02:32)
标签:

安臣

云南

草从对岸来

海南出版社

文化

   昕孺兄是我不曾谋面却十分尊敬的兄长,他的著作几近等身,荣誉无数加身,我在他跟前只能算是一个刚入门的学生,能得到他的评论,实乃荣幸。我俩的神交始于天涯“散文天下”栏目,虽然我们不曾谋面,但是靠着文章读着彼此的心声,特别是这篇评,昕孺兄透过文字读我内心的痛和追求的执着,可谓深刻,我相信我的痛作为兄长的他同样感受得到,在此深谢兄在这么短时间内阅读拙著并写下这篇评论,触到我的痛,让我再次警醒,也点拨了在城市里迷茫的我。

    一个人的乱世——读吴安臣散文集《草从对岸来》

                    吴昕孺

收到云南作家吴安臣的散文集《草从对岸来》好几天了。

读完这本书,贯穿在我心中的只有一个字:苦。佛教有四谛,苦集灭道,苦字当先。安臣真是苦水里泡大的孩子。前日,我在饭桌边,向我的家人们讲述安臣的身世,都不禁欷嘘。而我在这样的日志中,真不忍再复述一遍。但离开了那苦,就无法谈文。安臣自幼父母离异,兄妹随母亲从出生地山东回外婆家云南。在云南,母亲再嫁,一家随继父到河南。继父所说的繁华锦绣乡竟是一片盐碱地,穷得无以复加。他跑到山东寻生父,不料生父因意外早已亡故。接下来的是,高考落榜,女友离去,叔叔病逝,小妹妹精神失常,母亲寻短见、自己四处漂泊……这些开中药铺似的罗列,尚不足以道尽个中艰难。70年代出生的安臣,在人生旅程中所遭遇的辛酸和困苦,不亚于经历一次乱世。

其实,所谓人生,就是用理想和情怀来匡扶自己的乱世。

    安臣有文学理想,有悲悯之心,因此,在他自己的乱世里,他百感交集却心智超然,他彷徨无地却意志坚定。在他的文章中,有无奈的慨叹却没有抱怨,有伤心的忆往却没有追悔。从那些石子般坚硬、明晰的文字中,我们可以读到安臣那一颗善良、敏感、柔韧的心。这样的苦,往往可以击败一个人,让他变得悭吝、尖刻,仇视他人和社会,但安臣,由于有这样一颗心在,由于有他的理想和情怀,他始终是一位彬彬君子,是一位隐忍、勤奋、富有爱心的写作者。继父对他谈不上有多好,但他对继父一家待若至亲。继父去世,他亲拟悼文和挽联。

安臣现在城市混饭吃,而且混得有模有样了。只是这个乡村里长大的孩子,与城市总是隔着一层。他不喜欢城市,他写城市的文章像一把把匕首:《城市孤岛》《城市沼泽》《冷硬之光》《弱者的城市》云云;他的笔触只要一涉及乡村,便立即透出温润与俏皮:

   “我回来了,踢着一块石头,我想把这块石头踢向春天;我回来了,我寻找着那片结着清霜的桑林;我回来了,我试图用我柔软的手掌触犯一下仙人掌;我回来了,我只想在火一样的甜荞地里寻找一片火苗。”

    我想告诉安臣的是,一个真正热爱乡村的人必须实现与城市的磨合。城市化已是人类未来的生活图景。我们每个人,文字工作者尤其有责任,让我们的城市更加人性化。倘若城市是恶魔,乡村同样好不到哪里去。只有人性化的城市周围,才会有鲜亮如天堂、温馨如故园的乡村。

安臣终于从苦水中出一头地,他的文章越写越好,他当上了一家杂志的总编辑。那本杂志我在昆明读到过,编得十分精美。那时我不认识安臣,没有见到他。读书也是一次别有意趣的见面,我最初读到了安臣的苦,然后读到他的执著,读到他在不懈的追求中渐渐别开生面。作为他的同道,还有家门,我的心里溢满祝福。

吴昕孺简介:

吴昕孺:本名吴新宇,1967年12月出生于长沙县。1985年考入湖南师范大学政治系并开始文学创作,曾为“新乡土诗派”骨干成员。在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评论诸领域均有建树。作品散见于《青年文学》《中国作家》《读书》《天涯》《书屋》《文学界》《作品》《芙蓉》《散文》《中华散文》《诗刊》《知音·海外版》《创世纪》《香港文学》《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报刊,并被《读者》《青年文摘》《散文选刊》《诗选刊》《杂文选刊》《小品文选刊》《特别关注》《意林》《视野》《格言》《大众文摘》《中外文摘》《文学教育》等报刊转载。现为湖南教育报刊社编审、湖南省诗歌委员会委员、中国报业网百人专家团专家、中国传媒创新论坛评委、湖南润帝品牌文化顾问,并担任《中国传媒观察》《诗屋》《格桑花开》特邀主编。2004年参加第23届台北世界诗人大会。2008年获得安徽文学奖、中国“新散文”奖。

  主要作品:

  《文画巨人丛书》(一套四本,文化随笔),海天出版社,1998-07

  《自己是谁》(散文集),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08

  《邓肯》(人物传记),辽海出版社,1998-10

  《毕加索》(人物传记),辽海出版社,1998-10

  《声音的花朵》(散文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05

  《高中的疼痛》(长篇小说),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05

  《两个人的书》(诗文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12

  《小说与故事》(中短篇小说集),海南出版社,2004-07

  《一个青年杂志人的心灵史》(日记),海南出版社,2006-06

  《空空洞洞》(长篇小说),海南出版社,2006-06

  《发现夹山寺》(历史文化随笔),海南出版社,2006-12

  《穿着雨衣的拐角》(诗集),珠海出版社,2008-07

  《远方的萤光》(文化随笔),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