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月17日《春城晚报》新芒市版副刊头条发文!

(2011-06-17 11:43:29)
标签:

昆明

春城晚报

亲戚家

九牛二虎之力

煳了

美食

分类: 原创散文

6月17日《春城晚报》新芒市版副刊头条发文!感谢该版编辑,目前已经在该版发表五篇稿子。

http://xms.yunnan.cn/html/2011-06/17/content_373970.htm“普通人家”

                       吃的记忆
     如果问我对昆明的记忆什么最深刻,我会毫不犹豫地答:吃。

    记得小时候从县城跟着妈妈来到昆明,妈妈用篮子背着我曲里拐弯找到亲戚家时,正值做饭时间,我一眼看到亲戚家挂在墙上的一块腊肉,便眼巴巴地盯着看。但自始至终那块肉一直挂在墙上,那顿饭,我们吃了一个炒茄子还有一个拌黄瓜。怕母亲骂我馋,我在亲戚家除了望望那块腊肉咽几下口水之外,心里生出的是无穷的遗憾。很多天后,母亲才告诉我,那肉是给贵客吃的,亲戚之所以舍不得割点来炒,是因为我们只是寻常的客人,因为不得吃肉,我对昆明缺乏了起码的好感,一个孩子的心思就这么简单。

    长大后的交往中,我才发现昆明人并不小气。记得每次去我的一个姑妈家,他们往往会提早准备一大桌子菜,端起酒杯来,看着满桌的大鱼大肉竟然无从下嘴,这时姑妈就不断地往我碗里夹菜,直到堆得冒尖。后来我干脆告诉姑妈不如煮点青菜萝卜,那样吃着清爽;或者煮点家乡的小菜,那样吃着亲切。姑妈就应了我的要求,每次去都能多吃上一碗饭。

    因为平时应酬太多,大快朵颐之余,更怀念的还是家乡的寻常小菜。曾经为了吃一顿正宗的家乡野菜,我和朋友开着车绕了大半个昆明城。静下来想想,生活好了,胃却变得难伺候了。有一次,一位朋友想吃锣锅饭,也就是用柴火煮锅底有焦香的锅巴的那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终找到了一家。拿上来才发现那锅巴煳了,就算煳了,我们仍然吃得津津有味,因为那饭里有家乡的味道。

    当然到了今天才明白,不是昆明人小气,不是亲戚舍不得给我们吃肉,而是那时物质太贫乏。现如今,那位亲戚告诉我,家里火腿和腊肉一年四季多得不知放在何处,倒是担心这东西吃多了对健康并不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