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之切方能悟之深
——读《草从对岸来》
文/永山
近日,知名青年作家吴安臣的散文集《草从对岸来》已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由中国作协会员、资深编审、著名散文家、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延安文学》主编史小溪及著名诗散文作家、教授淡墨(陈朝慧)以封面形式联合重点推荐。
该书是他从发表在《天涯》、《青年文学》、《中华散文》、《散文诗》、《中国铁路文艺》、《中国校园文学》、《散文世界》、《华夏散文》、《散文百家》、《当代人》、《边疆文学》、《鸭绿江》、《北方作家》、《海燕》、《延安文学》、《滇池》、《岁月》等国内多家知名纯文学期刊上80余万字的文学作品中精选出来的篇章。该文集是作者从河南辗转到云南,从乡村到城市生活工作履迹及心路历程变化的真实写照。
吴安臣人生经历较为复杂,他的足迹曾踏遍大江南北,所到之处皆有优美的文字见诸报刊。文集中,作者描摹的地域风物不断变幻,像电视镜头,从广角到细微处,皆有关照。从河南回到云南后,作家吴安臣将笔触对准了故乡大理的山川风物。大理特殊的地域风貌,不仅让他的创作有独具一格的文化色彩,而且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吴安臣正是通过对故乡,对家园独特文化背景及现状的不断发掘,不断提高理解历史把握发展的洞穿力,才及时地掌握了穿透地域文化历史、意会生活的能力。他用心感受故乡的美,用散文表现生活的灿烂。是故乡的灵性与家园的根本支撑起了他散文作品中完整的精神家园,在这个恬静的精神家园中,他永远追寻着那如诗如梦的坚守……
吴安臣的文字饱满而有质感,充满了韧性和张力,读着没有丝毫的紧迫、局促和浮躁感,显得十分宁静。他的散文还抒写了一种来自生命深处的疼痛感。个人的命运由于在人生的大潮中忽起忽落,从而让他产生了深沉的思索。正因为如此,所以粗看,常人会以为他的散文格调很低沉,殊不知唯有疼痛才能动人,当你的目光聚焦在《雨落在平原上》系列、《孤独行旅》系列、《城市五题》、《回不了故乡的石头》、《弱者的城市》、《草从对岸来》、《迁徙的树》、《暗红》、《淹没》、《裹挟着秋风的记忆》、《那盏灯被风吹熄了》等优秀篇章时,你会发现他的痛感已经力透纸背,这样的文字已经上升到哲理的高度。痛之切,方能悟之深,也才能让人过目而经久难忘。这样的散文才真正脱离了无病呻吟的小散文格调,从而上升到了大散文的高度。
在云南众多的散文作家中,吴安臣的语言是极具特色的。写作以来,他一直致力于新散文文本的积极探索,从而形成了博彩众家之长,集众多优秀散文作家特点于一身的独特语言。同时他的散文题材也是丰富多变的。他的散文亦从宏阔而高远的心灵视野出发,以深沉的忧患意识,感应变幻万千的时代风云,思索历史的走向,关注普遍意义上的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乃至人类命运。他所追求的是一种大向度、大命题之下的精神自省与道义承担,更企求努力服务于整体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总之,纵观这本文集,它已经脱离了纯粹抒写自我情绪的呓语式写作,更不会将笔触对准风花雪月大书特书,它更多地是关注弱势群体,将自身的命运和社会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对乡村的描写,还是对城市发展问题的思考,都表现出了作家吴安臣走出书斋,奉献社会的责任感和道义感。在青年作家中,吴安臣的散文已经实现了一种突破,这本散文集无论从语言、内容还是形式创新上,都是独树一帜的,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散文集。
链接:http://www.110122.cn/Content.aspx?ID=13253 该文发《云南高速报》2010年10月15日,今天见到转载过来。同时见于云南文化交流网:
http://www.1698.cc/coucent_page.aspx?id=1278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