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宁波晚报爱憎重礼信的父亲稿子永平杂谈 |
分类: 原创散文 |
参加了宁波晚报的征文,没获奖,但是文章报纸上出来了,还是那篇《书店很小,书中很大》永平报发了两篇稿子《重礼信的父亲》
□
每逢佳节,总会想起已经辞世的父亲给亲戚朋友送礼的情景,村里人都说父亲是个重礼信的人。
他随时告诫我们,别人敬我们一尺,我们还不了一丈的话,其实可以用别的方式进行弥补,不要轻易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哪怕无意间的帮助也一定要记住。更要信守承诺。
父亲来自豫南,于云南来说他是一个异乡人,开始他听不懂云南方言,大伯给他的帮助,让他感觉到异乡浓浓的人情味。
记得有一年的中秋节,父亲买了几个普通的月饼,说要到大伯家去,我家里那时还很穷,我和两个妹妹都还在读书,我清楚家里拿不出更多的钱来。
大伯告诉我,本来你们的家境不宽裕,大家都知道,但你父亲最重礼信,但凡过节,他都要送点东西来。就算是家里的冬梨熟的时候,最好的总是先摘了送给亲戚品尝。亲戚们都说,东西不金贵,但是,父亲坚持送几年了,确实不容易!父亲说别人的帮助,虽达不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但我们记住了,心里有别人的这份情,这不比什么东西都重要吗?后来年纪渐长,我懂得了父亲所说的含义,它的名字叫“感恩”,常怀感恩之心的人,心底才能无私。
因为重礼信,父亲在村里的口碑极佳,他虽然是一个异乡人,但是家里需要人手的时候,很多人总愿来搭手帮忙。最记得大妹结婚的时候,宾客如云,这实在是出乎村人的意料。我清楚,那是重礼信的父亲平时攒下来的人情,千金难买的是那份流淌的情义,我清楚父亲的心里一定也很欣慰。
一天,父亲起得很早,我知道,他要赶在别的马车夫前,到客运站拉凌晨下车的旅客。钱虽然挣得多些,但这要比别的马车夫起得更早,遭更多的罪,然而父亲几年如一日坚持了下来,一般他都要到晚上才回家来。又睡醒一觉,父亲却回来了。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邻居要拉粮食到集上。一忙,居然把这事给忘了。我说,叫他们喊别的车不就行了?但是父亲硬是坚持着到邻居家义务帮忙。一忙活了一个早上,自然钱也没挣到一文,但是他却觉得如释重负般地轻松。后来他告诉我,邻居家在我们盖房子时帮过我们,做人得讲信誉,要信守承诺。
从重礼信的父亲身上我读懂了人活于世的基本准则,懂得感恩,路会越走越宽,因此会赢得更多的朋友;懂得应诺,路会越走越顺,因此会有朋友帮你铺路。在这个人情淡漠的世界上,重礼信的父亲教会了我们如何书写一个大写的“人”字!
【本文10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