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云南政协报》发《地图里的团山》

标签:
云南政协报地图里的团山民居文化 |
分类: 原创散文 |
今天除了云南政协报发这篇小文外,链接:http://www.ynzxb.cn/news/mjyn/2010/628/1062810212097GID7I6DE4G3
广州日报也发了一篇《108,一动就发》署名是我,可惜这“孩子”不是我的,谁家的,谁领去。http://cache.baidu.com/c?m=9f65cb4a8c8507ed4fece763
地图里的团山 |
|
http://www.ynzxb.cn/Templets/images/%E5%88%86%E9%9A%94%E7%AC%A6.gif |
新闻来源:新闻作者:吴安臣添加日期:10-06-28 10:21:20 点击:1 |
这个距离锡都个旧不远处,被大锡的光芒笼罩了几百年的小村而今沉寂着,亦接受着现代文明的洗礼,窄轨上运锡的小火车被历史记住了,然而今日却已悄然无声,团山今天得以安宁。 这是一座被时光洗刷了几百年而依然鲜活的村庄。寻常的巷陌在一种古意中显示出青黛和凝重,走着走着,你不想走了,因为你爱上这座村庄。 团山的古老像是一幕古戏曲里的场景,如果不是清楚地看到着现代服装的村民偶尔进出,你会误认为自己到了一座天然的影视基地,无需修饰,那些建筑就是活着的民居化石。团山有老房子,是那种深宅大院,是那种曾经被批判而现在被时尚追捧的老房子,老房子说到底是贵族的,是精神之旅,是感悟。视觉所至,能够心领神会的人,才会如鱼得水,我们以图为证。团山人一家有一样不同的东西,有雕花大门的人家尚在情理之中,还有人家有类似垃圾的旧时法国变压器,对此我们只能如书呆子般认为,那是团山人记录历史、强化自尊的结果。团山的魅惑来自每一个家庭,这些家庭藏着的秘密足以让你明白,一个村庄贮藏之丰超乎你的想象,文物在团山的每个家庭里仅是一个普通的摆设。 团山民居中最主要的建筑当数张家花园,因此,张家花园就成了团山民居的代名词。到团山不容错过的是“一寺,三庙,八大厅,十二大五间,三个天井一条龙”。团山有大成寺;有上庙、下庙和张家的家庙;八个古民居的敞亮的厅;五间大瓦房连在一起,团山人称之为“大五间”,所以十二大五间的意思是十二个“大五间”;龙是神物。团山37号门牌,是一座三个天井相连的土掌房,称其为“龙”夸张而已,自夸而已,此中可见团山人自我表扬的情绪。建筑学家认为,这幢建筑是彝汉文化交融的实证物,现在别处也已不多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