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周刊2010年7月2日超前发文《一个借裤子的母亲》
(2010-06-23 09:53:45)
标签:
小奶岳母作文周刊板车水果杂谈 |
分类: 原创散文 |
收到《作文周刊.综合版》2010年7月2日总第27期的样报和刊用证书,在“白桦林”栏发《一个借裤子的母亲》很久以前投的稿子,都忘记日期了。本年度第二次在该报发文,这次依然占了很大的版面,感谢栏目编辑。
一个借裤子的母亲
文∕吴安臣
经常在岳父家见到一个身材矮小的老妇人,不管晴天还是阴天,她总是戴着顶草帽。
她来家里多数是叫岳母帮她掐痧,她说她经常心烦难受,而岳母掐痧又挺在行。后来了解到她居然是我高中时一个同学的母亲,我这同学现在在省城的某单位工作。而且按辈分我该叫她小奶。我不知道既然叫她奶奶了,为何还要在前加一个“小”字。也许她的年纪不比岳母他们大多少吧。我也没去深究。她是个沉默的老人,岳母帮她掐痧时,她总是微闭双眼,偶尔才睁开一下。即使我们经常叫她,她也很少和我们打招呼。掐完痧,她也就站起身离去了。我跟妻子说她可真有点古怪。
后来我对岳母说她天天心烦或许是胃上有毛病,怎么不买点药吃呢?岳母说她怎么舍得,她那三个儿子到今天一个都还没结婚,她在帮他们攒钱哪!天天帮这三个光棍儿子焦心,可三个儿子不知不争气还是嫌没玩够,一个都不急,倒反把个老母亲急得两年间就白了头。那时我想:那草帽敢情也是用来遮盖那头花白头发的吧?我总觉得遮不遮好像都没引起三个儿子的注意。
有天我和妻子去街上买东西,无意间在农贸市场的门口见到了小奶,她的双腿放在一架板车的拉手上,两手抱在胸前,眼睛仍是微闭着,板车上放着些看上去很小而且有点干瘪的苹果和梨之类的水果,叫我买的话我是决然不会买的。我正想和她打招呼,妻子掖掖我的衣角,赶快把我拉到一边。我说干什么把我拉开,我只是和她打个招呼而已,妻子说不是不让你和她打招呼,是你和她打了招呼后,她要叫你吃个苹果什么的,你要不吃也就罢了,假如拿起呢,她又怎么舍得?所以还是不打为好,免得她尴尬和为难。妻子此说让我有点怀疑是不是真的,后来才发现,的确如此!再往后我们经过她面前时要么快步走开,要么打了招呼就死活不要她那几个干瘪的苹果什么的,她就表现出很欣喜的样子,因为她或许知道我们决不会吃她的水果的。后来她倒反和我们打起了招呼。我心里暗笑,这老人的狡黠的心思倒也可爱。只是我们怎么忍心吃那几个水果呢!
她知道我们不会吃她的水果后,也就不再微闭双眼了,那天我看见她卖完了水果正推着板车吃力的上坡,于是紧赶几步跑上前去帮她,到家后她硬是要塞给我几个干瘪的水果,显然那已是卖不掉,剩下的了。我说什么也不要。她说我可是看不起,我连忙说不是,不是,怎么可能呢!勉强接下来,刚从她家出来,我就把它们送进了垃圾筒。但丢了后我又觉得对不起在农贸市场门口风吹日晒的她,我也真是狗戴帽子不受敬。
一天正在午睡,突然听到外面小奶兴高采烈的声音,心想这可不是她平时的风格,她平时可是闷声不响地。出来看时才知道她准备到昆明去看儿子了,叫岳母在衣着上给她参谋一下,据说我那老同学终于找了个女友。她说这回老太婆可得打扮光鲜些。否则怎么去面对未来的儿媳。穿不好会让儿子面子上过不去的,不体面,那罪过就大了。她手里拿着条裤子。但膝盖前已经破了,裤袢也掉了两个,问岳母怎么样,穿得出去吗?岳母摇摇头说连膝盖都烂了,怎么好意思穿去省城。她说那咋办?这可是我这几年来最好的裤子了。后来她只得说那你借给我条吧?这时我说小奶,他们工作的工作,做生意的做生意,怎么就没买给你几条像样的裤子,小奶凄然的说他们忙,谁叫我净生儿子呢,儿子不是粗心吗?
听到这些我心里泛着酸潮,是粗心吗?其实我们何尝是粗心,我们在没有成家前忙着打扮自己,过自己的潇洒快活生活,或许每天都在发愁出门该穿哪件衣服才更合适一些,怎样才能把女孩子的目光吸引过来;在有了女友之后又忙着打扮自己的女友;有了孩子后则忙着打扮孩子。但却没注意到那个从我们出生之始就忙前忙后,甚至行将入土了,还放不下我们的父母亲,他们居然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穿?但即使是这样,他们还是要竭力维护着我们的所谓的面子。
人生路上我们可以忽略很多的东西,但我认为最不能忽略的还是我们的父母。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上说:有一个公司职员在总经理大寿时也恰逢母亲的七十大寿,是去是留,一时他还真费了番思量,平时总经理就非常赏识自己,借祝寿完全就可以为自己升迁创造一次机会,最终他决定还是回家,因为这个世界上母亲可只有一个,但升迁还有无数的机会。事后总经理却出人意料地对他说:你的做法很对。并没有责怪他。因为经理当初因为创业也是错过了一次为父亲祝寿的机会,但那次没回去居然成了和父亲的永别,造成了他终生的遗憾。其实我们还能陪父母走多久,有谁能够说清楚?我们是不是该学一下那个公司职员,放下手里的工作回家哪怕一刻钟,不为什么,因为父母嘴里不会说,其实他们很需要。千万别像那位总经理一样,为了自己的前途而错过一次拜寿就铸就终生的遗憾。
不由得想起了陈红的那首《常回家看看》,常回去看看我们的父母吧,看他们是不是衣食无忧。父母为我们操心了无数次,挤出哪怕一点时间,也让我们为父母操心几次吧!其实父母借衣服穿的同时,我们失去的难道仅仅是面子?静下心来检点一下我们的孝心吧。不要像那个公益广告上一样,一个电话回来就把孤独的老人丢给那冷冰冰的电视。
【本文2010字】
http://imgcache.qq.com.qqdiy.info/a/s/m.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