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不完的边关路,割不断的国土情

(2008-10-07 00:30:00)
标签:

军垦

哨楼

边关

国门

界河

戈壁

旅游

分类: 人生之旅

走不完的边关路,割不断的国土情

 

(一)

 

走不完的边关路,割不断的国土情

 

图文/种梦的园丁

 

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

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上牧羊牛。

摧不垮的军垦魂,攻不破的边防线。

难不倒的兵团人,割不断的国土情。

 

 

                                                    ----题记

 

 

有朋友问我:“新疆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我回答。

新疆,没有大都市的繁华和喧嚷,没有江南水乡的典雅秀丽,有的是巍巍昆仑山和连绵不断的阿勒泰山;还有巍峨的帕米尔高原、乔戈里峰;茫茫戈壁,一望无垠的沙漠,辽阔的大草原。有的是满眼的沧桑和寂寥,神秘和悠远,蛮荒和文明……

还有朋友问我:“你居住在新疆哪个地方?竟然还有小土窑?”

我要告诉你。

我居住在中国的鸡尾,阿勒泰山脚下,西北边陲的一个小镇里。

小时候,经常听父亲讲兵团人的故事。他们意气奋发,带着梦想,怀着憧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投身到建设新疆这个队伍中来,在这一片贫瘠的土地上默默耕耘着,有的就再也没有回去了,他们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是兵团精神的真实写照。父亲每每讲到自己来新疆时,总要抬头眺望远方。那时,我也只是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结果什么也没看到。听完父亲的故事后,便自顾自地玩了。现在,才读懂父亲的目光,他在遥望来时的路,遥望心中的故乡,遥望那魂萦梦牵的地方。

在兵团精神的沐浴中成长,我成为兵团第二代。

在忙碌的生活中,很少静下心来去感悟父亲讲的故事及故事中的人和事。

今年的十一大假,应朋友之邀,到边境团场走走看看。

一路上,茫茫戈壁在眼前铺开,偶尔有一片黄绿相间的小树林,让恹恹欲睡的我有了点精神,还有就是在戈壁上找戈壁石的人们让我有一些振奋,是那生动的色彩和灵动的人给了戈壁一丝生机,也打破了路途上的单调。朋友早就准备好了车和吃的,安排好了住处,一路上有他们做向导,是再幸福不过的事了。

到农十师186团了。

60年代初新疆发生了伊塔事件,当时有大批哈萨克牧民逃亡苏联,为了阻止事态发展。农十师从各团场抽调各路人马组建了185和186团,一边生产,一边守卫祖国西大门,给新疆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们直奔国门。

 

走不完的边关路,割不断的国土情

 

其实,我见过国门了,那是从朋友发来的照片上看到的。但当我穿过中苏会晤桥时,真实地站在国门下,又有别样的感觉。黄色的国门赫然威立,柱子的上方都镶嵌着一颗五角星,正上方是北京天安门城楼,国门四周被金色的树林拥着,那种神圣的感觉油然而升,对守卫在这里的人们顿生敬意。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激荡着自己,我无法言语。

眼前又浮现父亲的目光,那样的深情,那样的温柔,温柔的背后是一种坚定。

踏在这片土地上,我竟然有种莫名的感动。

 

走不完的边关路,割不断的国土情

 

站在国门下回望中苏会晤桥,眼前似乎展现了一次一次亲切的握手,一次一次诚恳的会晤,为两国经济的发展,为两国的友好往来共建友谊。

 

走不完的边关路,割不断的国土情

 

中苏界桥于1960年由中苏双方共同备料而建,木石结构,桥长12米,宽8米,高1.6米,负荷8吨,桥分三孔,每孔跨度约4米。1974年,经过双方共同协商共同对桥进行修缮。1992年,哈萨克斯坦独立,此桥成为中哈会晤桥。此桥成为历史的铭记,友谊的见证。2000年,因特大洪水冲刷,木桥近于毁损,2006年,经中哈双方友好协商,由中国重建新桥一座。

 

走不完的边关路,割不断的国土情

 

桥的旁边立了两个墓碑,我好奇地询问,朋友讲了它们的由来,原来这无言的战士是指曾在这里立过战功的一匹马和一只猎犬,它们曾浴血奋战在战场上,立下汗马功劳,它们长眠在这里,人们给这无言的“战友”立了丰碑。

墓碑旁还有两匹战马正在悠闲地吃着草,那片草地格外的茂盛。

 

走不完的边关路,割不断的国土情

 

走不完的边关路,割不断的国土情

 

 

驱车前行,到了哨所,红旗在风中猎猎飘扬,天湛蓝览湛蓝,把红旗映得愈发鲜艳,镏金大字在朱红色的琉璃瓦上分外耀眼:

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

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上牧羊牛。

摧不垮的军垦魂,攻不破的边防线。

难不倒的兵团人,割不断的国土情。

读着,记着,我震撼了……

不远处,是一所旧哨楼,和新哨楼对峙着,打发着无边的寂寞。

隔着铁丝网,往前眺望,是哈萨克斯坦的哨楼。

茫茫的戈壁上,除了哨楼能听到旷野的风声外,还有一直守护的人能听懂旷野的风。

他们在这里坚守着每一寸土地。

蓦然,我发现,眼前有着许多和父亲一样深情的目光。

深邃、执着、坚定……

他们站在这片贫瘠的土上,凝视远方。

他们站成了一道独特的边陲风景线。

 

走不完的边关路,割不断的国土情

 

 

走不完的边关路,割不断的国土情

 

 在他们的身后,一座新城拔地而起,看国门学校,多有气势,在这里放飞边陲孩子的梦想!

吉木乃口岸建设日益繁荣,贸易往来频繁,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

听!这正是奋斗者们打靶归来时的凯歌!

 

走不完的边关路,割不断的国土情

 

走不完的边关路,割不断的国土情

 

走不完的边关路,割不断的国土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