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活纪实 |
早听说从家出小区西南方位,有个”塔院”,是个公园,没去过;至于是哪两个字,也没想把它搞清楚过,直到近日,随先生去了二三次,方知其字和全名”塔院森林公园”。
这地界不就是原来卖菜、卖灯、卖家俱和建材等日常杂货的地方吗。这里,只有你不需要的,没有你买不到的,有一年,我的老式缝纫机轮皮带折了,这年头谁还用缝纫机,原本并不抱希望,只是试着转转而已,竟然买到了,2元一条,欣喜无比,小物件成全了缝纫机的正常运转。
过日子,类似缺小物件的事多了去了,水龙头呀、皮揣子呀、小镙帽呀,只要去一趟那儿就解决了。
自2015年,商铺关闭拆除后,起初真感到有太多的不方便,再后来随着网购兴起,也就忘掉它了。
至于改造为公园为何命名”塔院”?上网搜搜,挺有典故:“万历元年,明慈圣皇太后,为遍融大师建的多宝佛塔禅院,名千佛寺,又称遍融塔院,就在现公园这个位置……” 400多年了,这地界宝塔早没了,塔院还叫着。
网上再搜,看介绍此公园从位置到面积,从设计到功能,从景观到文化等等,在积淀的历史文化上又添加了现代和时尚。
那天,首次去塔院森林公园,进园,走的还是当年买菜的那个栅栏门,门内沿伸出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 ,两旁高树低树错落已成荫 ,如果有记忆,这些树大多还是当年的那些树,尤其是那些伟岸的白杨树。
这公园里的设施和绿地建设,都是因地制宜打造的,像小土丘、灌木林、松树林、游乐场、健身地等等,可数的还挺多。
在公园里,随处可见游人信步;也随处可见工人作业,刨坑的刨坑,引水的引水;还见大卡车载满树苗,老吊车开进园内,“表演”吊车植树,看了一会儿,很是精彩。
园中的小道也就大卡车那么宽,大卡车拉着满载的半成型树,从小道开过,车轮不偏不倚,准确至极。那老吊车更是能干,伸出长长的吊臂,瞄准卡车,信“手"拈起,再升起,转向对准树坑种树。真像京戏里唱的:老吊车,真厉害,沉重的钢铁(树)它轻轻地一抓就起来!那场景看着就喜欢,工人们了不起,劳动者了不起!
塔院,种树还在继续,设施还在修建,一早一晚,去那走走,不错的选择,继续关注、期待塔院逐步完善!
2022年5月4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