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亲情依依 |
我的爸爸,是一个用心生活,热爱生活的人;也是一个特别能接受新事物的潮爸爸。
他81岁时,开始学QQ;85岁时,又换成玩微信,多年了,视频生活已成为爸爸和我的天天所好,微信更成了我们父母俩的生活必需。
2013年那会儿,为我们父女方便视频,教爸爸学习使用QQ,我不在身边的日子,爸爸一人在家捣鼓着一台小笔记本电脑:插电、开机、连网、进入QQ界面,打开视频呼叫,每一步操作都得特娴熟。那多年,爸爸会了QQ,我的QQ就添了生机,我们隔着千山万水,每天每天都不忘在QQ视频里相见。
QQ里,爸爸让我看他养的花,看他种的菜,看他读的书,看他剪的报;有时候还端起碗,让我看看他正吃的什么饭;也有时放一放他最喜欢的秦腔和晋剧……
还常常,我在这边还在听着家乡戏呢,爸爸竟在视频那边呼噜呼噜地睡着了……我就看着爸爸睡觉,等着爸爸睡醒,在“现场直播”里,享受着三餐四季,烟火清欢,父女情长。
2017年,爸爸85岁,给爸爸新配了一部触屏旧手机和一部ipad,注册一帐号,又教爸爸使用微信。
爸爸像个小学生,从识图标开始,他用自己能理解的方式记忆,很快区分记住了屏幕上的几个主要大图标。
再教爸爸操作微信,爸爸用他僵硬的手指轻轻地先点开"两个笑脸",再点开我的微信,点“十“号,接通视频。爸爸很有悟性,经多次摹拟,几番操作,路径一熟,便能与我视频了。
微信取代QQ, 使用就更方便了,隔千山万水视频也更不是事了。
不在爸爸身边的日子,几乎毎天都要和爸爸视频,只是我和爸爸有个约定:爸爸您呼我,我等爸爸您!
有一段时间,爸爸一抽空就琢磨,一高兴就开始摁,七摁八摁,一如孙悟空大闹天宫,我这头,便时常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短信:
或是一个%;
或是几个字母cf;
或换了自已的头像;
或来一段晃晃悠悠的视频:熟悉的床单,熟悉的地面,熟悉的墙角。
或又多出一个家人群;
或收到仅有几个字母的朋友圈;儿子点赞:爷爷真厉害,都会发朋友圈了;
或发起了群聊,儿子一接通,而那一头的爸爸却是一头雾水了:怎么按到你那了?爷孙俩便兴奋地聊一会儿。
每次我都会将屏幕"证据"截屏下来,再发给爸爸,爸爸总会说:“噢,那是我乱摁的。” 可不,七摁八摁就摁出这多“精彩”,这多五花八门。
有次,都夜里一点了,视频铃声响起,我接通问爸爸:这都一点了,您这干嘛呢?爸爸说:我睡醒了,又玩起手机,怎么就摁到你那儿呢?爸爸自己也莫名其妙。
爸爸就这样一次次地反复练习,“顽皮”得像个孩子,非要搞明白个子丑寅卯,所以而然。现在,我们之间视频通话几乎已经成了每天的必须,爸爸操作得已很娴熟了。譬如,切换镜头,调整画面,只要我在这头一指点,爸爸就能很快达到要求。
冬天里,爸爸那下雪了,视频时,爸爸切换过镜头,让我看门外被雪覆盖的大路,被雪覆盖的后园;看阳台上的朱顶红,蟹爪兰,倒挂金钟……窗外白雪皑皑,窗内金钟正开,蟹爪兰争艳。我抓紧截屏,把美好的画面收下。
今年春节,爸爸还和老家同辈,小辈亲戚视频,这以家为核心延伸的亲情之线,再远也牵着一根无形的线,有多少亲人,就有多少条线,线线织在一起的血脉之网,又勾起爸爸思乡了,且年龄愈大,乡愁愈烈,以视频来同欢共慰藉!
(↑爸爸和我视频中)
越过千里,隔着云网,和爸爸视频聊天是最开心的亊,小点的聊生活顼屑,聊用药养生,大点的聊十九大报告里又有了哪些新提法,为了佐证,爸爸还拿出报告给我读上几段,每到这时候,我听一会儿就会绕开话题,爸爸却说:政治还是得关心的,不问政治是不对的。不能不佩服爸爸的学习精神,更不能不认可爸爸的思想境界。
现在,爸爸的手机"业务"增加了。会收看相片,会收看视频文件和文字链接。我常给爸爸转发些爸爸所关心喜好的链接:如《人民为什么思念毛主席》,《党终于高规格评价毛主席》,《朱镕基谈退休生活十切记》,看过《新中国第一贪刘青山》,还能将其内容再复述得清清楚楚,真比我看得认真多了。爸爸说:新中国成立不久,如果不杀刘青山张子善,以后就管不住了,麻烦就大了(这是爸爸看法),毛主席指示特别人性化:其家属不能按反革命对待,其子女由国家抚养到十八岁,其尸体国家安葬,刘青山听到以上三条,竟感动地说他的死值了(文中内容)。爸爸还提到六几年的四清,如果继续搞下去,就不会有现在这多的贪官等等。爸爸特喜欢那个八零后对毛主席的评价,几乎每次视频都要提到。我的爸爸那敏的思维,那尚好的记性,无不让我佩服。
去年,党百年大庆,我们父女俩在好几个月里,每晚利用视频聊天,爸爸讲他的人生经历,我记录以时期分篇经整理,再传给爸爸,爸爸再读再指出问题,反反复复,撰写了爸爸的经历。整理的过程很辛苦,但很激动,至始至终被爸爸饱满的精神状态感励着,走进爸爸,走进老一辈在迎接新中国,不懈努力,艰苦创业的每一段历史。
今年,20大将召开了,又一个党的重要时刻,爸爸又来了精神头,每晚视频中,总离不开”新老党员的对话”那篇文章,并向我推荐一些相关的内客。
莫道秋色山容淡,山到深秋红更深。
我远在千里,能看到家乡的雪景,能看见家里的花开,能听到爸爸聊养生,聊政治,聊他这一辈子里的故事,这要感谢爸爸,感谢爸爸接受新事物不断在学习,感谢爸爸享受好生活知足懂珍惜!
回首我们父女这30年:从1993年起,家书、电话是爸爸和我最原始的联系方式;2013年爸爸学会了QQ视频;2017年爸爸又换成了微信视频,那快方便的感觉如高铁取代了绿皮慢车那般。
QQ,微信,人类一小步,爸爸一大步!信息网时代,90岁的爸爸赶上了,爱上了,参与了,享用了,也特知足了,正像爸爸所说:“你没教我呀,教了,哪有学不会的!” 快10年了,就是这种自信、热爱、好学、时尚,促使爸爸在“云”的队伍里一直紧跟着!
20022年5月21日(小满)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