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鱼的故事(三一)满月太爷家

(2015-06-09 23:12:13)
标签:

育儿

分类: 孙子大鱼的故事

http://s11/mw690/001szMgAty6SWeOlE4qea&690                                                             爱劳动的大鱼   参与打水
       大鱼到太爷爷家已经满一个月了,瞅着没有任何不适应且长势越来越健壮的大鱼,我们全家无比欣喜。

     奶奶又给大鱼理了一个光头,用光头表示大鱼到太爷爷家“满月”了,同时来标志了大鱼茁壮成长着和快乐生活着。

     爷爷说:“怎么又给大鱼理了一个光头,实在难看,都懒得再给大鱼照相了”。可太爷爷和舅爷的审美恰恰相反,说大鱼理了光头,显得更帅气更好看更像男子汉了。大鱼理了光头后,那个特色大脑勺“更显山更显水”了:正视,窄窄的一长条,侧视,宽宽的一大片,俯视,是一个长长的大南北吊,再配上那对招风耳,相得益彰,大脑袋的立体感显得更突出了。

     太爷爷拿出自己的专用相机,用最认真的态度和最业余的技术,把镜头对准大鱼,追赶着大鱼按着快门,大鱼淘气地时而躲避着镜头,时而投到太爷爷怀里还要抢着看照片中的自己。太爷爷喜爱地说:拍下的大鱼既像少林寺中的小和尚,又像动画片里的聪明一休。

      这一月里,每天都教着大鱼叫爸爸叫妈妈,大鱼依旧是一言不学,语言功能没见长进,可肢体功能却突飞猛进,整天指手画脚地“呜里哇啦”“咿咿呀呀”,一刻也不待闲着,活跃至极,快乐至极!

      在北京的时候,很少带大鱼出门,大鱼很腼腆,很羞涩,一出门总是一副怯生生的模样。自从到了太爷爷家,这一月来,大鱼开朗了,活跃了,更聪明了,可刮目相看了。http://s9/bmiddle/001szMgAty6SWf7sDB6c8&690        每天早上一起来,就指着他的小车”呜里哇啦“一通,意思是要出门,如果稍怠慢点,那可不得了,或踩着你的脚,或抱着你的鞋表示抗议,在门里急得直转圈圈,直闹得你起身同意带他着出门为止,真有点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环境变了,和外界接触的也多了。只要谁给点吃的,就愿意让人家抱,也愿意跟着人家走,再过分点,连亲爷爷奶奶都可以不要了。舅爷说:”这孩子,可不得了,有吃的,就能被带走。“  而大鱼也是最有良心的,邻居的爷爷奶奶常给他吃的,大鱼老远见到人家,不是手舞足蹈,就是直奔着过去。纯真、可爱的唯利天性在大鱼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周的一天晚饭后,有邻居围坐在院里喝功夫茶,对那个“庞大”的阵势,对那个新鲜的玩意,大鱼又来了兴趣。奶奶虽然说着不能喝,但禁不住馋猫般的大鱼“伊利呀呀”,喝点就喝点吧,两小杯杯下肚,这可不得了,那一宿,大鱼夜里一两点起来后,兴奋得再也难睡着了。第二天同一时间,邻居老远又开着玩笑招呼大鱼:喝茶来!奶奶对邻居说:如果记录大鱼喝茶的启蒙经历,就得从你这里开始了。

       自从大鱼到了太爷爷家,爸爸妈妈已经三次给大鱼把奶粉直接网购到太爷爷家了。平日里,大鱼虽然也在喝粥,吃馒头,吃面条,但也常有不好好吃饭的时候,所以大鱼还是以喝奶粉为主的。可奶奶用土豆切成丝,拌上面上锅蒸,当地人叫土豆焖饭。没想到,就这土豆焖饭  ,竟成了大鱼的美食:抱着个铁碗,手抓着自己能比较准确地吃到嘴里,给一点吃一点,有多少吃多少,最后,都不敢再给吃了。这让奶奶想起那次爸爸妈妈都出差了,爷爷奶奶做过一次玉米面贴饼子,大鱼就和这次一样吃得特别香。越是粗茶淡饭,大鱼越是喜欢吃。

http://s11/bmiddle/001szMgAty6SWiOpvJw1a&690       大鱼的动手能力渐长,喜欢玩手机,玩爱派,玩鼠标。

       拿着手机和爱派,能很准确地找到电门,小手指一摁,机子就被打开了,小手指再一划拉,屏幕就变了,弄来弄去,总会有惊喜。这不,晚上都九点多了,大鱼兴致正浓地拨弄着手机,一不小心,竟然把妈妈的电话给拨通了。爷爷说:”这也许是大鱼想妈妈了!“更邪乎的是,一天奶奶带着大鱼到黄陵奶奶家玩去,人家正开着的电脑 突然关机了 ,原来是大鱼作祟,把人家奶奶家电门按钮给关了。

       大鱼看见大人干什么,他都想亲自试一试。每次太爷爷到纯净水站打水去,大鱼都要参与,争着拿水卡,抢着提水桶,忙得不亦乐乎,瞧那模样,还是一个十分爱劳动的好孩子。

     太爷爷这里,就像一个广阔的天地,让大鱼尽情地玩,享受到多多的爱,享受到多多的欢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