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巨头不老实被罚40亿
(2008-12-19 10:12:55)
标签:
杂谈 |
2008年11月12日,全球三大主力液晶面板供应商LG、夏普和中华映管罪有应得,因价格垄断(对液晶显示面板合谋定价,即结成卡特尔),被美国司法部罚款5.85亿美元,约合40亿元人民币,三家的罚款额分别为4亿美元、1.2亿美元、6500万美元。
其中LG的4亿美元罚金,创下美国司法部的第二高罚单,仅次于1999年瑞士制药大厂Hoffmann-LaRoche因操纵维生素价格而遭罚的5亿美元。
据美国司法部公布的起诉书指出,LG与中华映管2001年至2006年间,共谋拉抬面板价格,在中国台湾地区、韩国、美国的几次会议中,事先定好价格,并依据约定向客户报价,同时彼此交换市场信息,以监控并保持价格一致。而夏普则被指控与其他未透露姓名的面板厂家,联合对戴尔笔记本、摩托罗拉手机以及苹果iPod所用的面板抬价。
除了挨罚的LG显示屏公司、夏普和中华映管,友达、奇美电子、彩晶等也在接受类似的调查。
不仅如此,最近欧盟和日本方面也纷纷表态,将处理液晶面板巨头操控面板价格一事。
全球LCD显示屏市场规模达700亿美元,主要由中国台湾地区、韩国、日本等三大区域垄断。根据市场调研机构WitsView的统计,今年第三季度,三大区域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46.1%、45.8%、4.3%。
因为淡季调节所需,通常TFT-LCD面板厂在第四季度时会减产。但今年的淡季提前到来,DisplaySearch公司统计结果显示,全球液晶面板出货量在本属旺季的7月到9月时,已经比前一季度衰退1%。
半年来,全球液晶面板巨头都已经纷纷减产,放缓扩张计划。目前,韩国三星已减产约5%,韩国LG显示屏和台湾地区的友达与奇美陆续都已宣布减产,排名第五的夏普也跟进减产,日前宣布,生产超薄电视面板的龟山工厂将从12月后减产。全球排名前五的液晶面板厂都已决定减产,度过销售重挫困境。因此美国司法部裁定结果,对于目前十分惨淡的液晶面板市场,无疑雪上加霜。
美国司法部反垄断部门负责人托马斯·巴内特这个操纵价格的阴谋不仅使消费者遭到损失,影响数百万手机和家用电器消费者的切身利益,连戴尔、摩托罗拉和苹果等公司都因此受损。
夏普官方网站声明公司理解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将防范类似情况再次发生,积极努力重拾公众的信心。
中华映管副总经理巫俊毅此案不是“对”或“错”、“输”或“赢”的问题,因为,截至目前,公司都没有真正受到起诉,认罚是考虑到应诉的风险。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协议后,可以完全了结此事,有利于继续在美国市场销售。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上述面板巨头同样为全球主要液晶电视面板供应商,不排除其提供液晶电视面板也存在类似价格操纵,因此怀疑中国彩电企业也遭遇暗算。呼吁由商务部牵头,由行业协会联合中国彩电企业展开相关调查,以确定海外面板巨头在中国市场是否涉及价格操纵行为。
《南方都市报》面板厂商正遭遇全行业的寒流。索尼、三星、LG电子、夏普采取的都是打通液晶电视产业链上下游的做法,用液晶屏、等离子屏等获得的巨额盈利来弥补其在平板电视业务上的亏损,连亏三年都不怕。
国信证券研究所行业最恶劣时期,是良好的投资时机。TFT-LCD是一个高波动的周期性行业,属于典型的趋势投资品种。历史的分析表明,最佳的投资期在于行业亏损最严重的时期。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各国TFT-LCD的行业都有着政府的背景。在当前国内大力拉动内需经济的环境下,国家投资TFT-LCD行业可以获得经济和政治双重收益。
《竞争力》液晶产业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产业链的完善并不取决于终端,而取决于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如果导向合宜、扶持到位,液晶产业完全有可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最终再从大到强,成为国家一项关键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