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不贱
(2008-08-04 16:04:05)
标签:
杂谈 |
中国建设银行董秘陈彩虹美银赚钱了吗?赚了,但我们的国有股东赚得更多。若无美银的帮助,双赢局面不会出现。
美国银行财务长Joe Price风险与收益总是成正比的。如果当初在IPO之时,美银即增持至19.9%,获利会更多。
知名财经评论人叶檀建行“贱卖”只是源于当时缺少话语权,全球,包括中国自己当时对银行业的改革都不够自信。中国政府的第一任务是维持现行金融格局、避免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破产,交学费是必然的。
《南方都市报》建行贱卖争议暴露了市场交易对外开放、对内不开放的核心事实,而中国投资者未获平等待遇的问题,是在中国长期存在,并必将继续制约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中央民族大学证券研究所主任张宏良美国刚刚出台了阻挡外资进入金融领域的管制法案,他们穿上了厚重的盔甲,却在脱掉我们最后一件裤衩。结果就是美国在利用外资,中国却是被外资利用。
羊角我们一只眼睛可以看到美国银行本次交易账面盈利250亿,另外一只眼睛也应该看到建行改制取得了成功。如果今天建行H股价低于2.42,你会为美国银行亏本而欢呼?
美林证券美国银行很可能“左手进,右手出”,即新购入60亿股后,再卖出60亿股旧股,既保持在建行的持股比例,又能套现226亿港元。
《华夏时报》改革需要成本,不改革也需要成本。改革的成功与否,就是衡量两者的多寡。建行收获到的无法量化,也不能被直观认识,“贱卖”与否的结论还不好下。
《中国经营报》受次级债危机影响的美国银行,仍旧拿出相当于20亿美元的真金白银来认购建行股份,这凸显了当前人民币升值预期下的人民币资产魅力。
《竞争力》2001年,中国加入WTO,按照要求,5年后,银行业必须开放,也就必须改革,借力资本市场是必由之路。建行上市作为中国银行业改革中第一场真金白银的大实验,取得了公认的成功。其成功还在于,中国银行业今天已能面对外资银行的正面交锋,没有不堪一击。当然,我们今天发现,建行改制的学费贵得令全国人民心疼,但这只是学费,不是教训,更不是卖国。
此文刊于三联<竞争力>2008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