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听说,青海的塔尔寺,供奉着佛主释迦摩尼的舍利子。
临近寺门,我偷偷地跟导游说,我想看看舍利子。导游点头,微笑。可游遍寺院,细心寻觅,恭耳细听,无果。临出门,只好问导游。导游点头,微笑,笑而不答...
曾听说,青海的塔尔寺,是西藏一世达赖和一世班禅的师傅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宗喀巴大师诞生地的门口,有一颗菩提树。可游遍所有寺院,细心观察、鉴赏所有的树,终无所知。到底哪棵?哪几颗?是“菩提树”?临出门,只好问导游。导游点头,微笑,一双丹凤小眼对着一双浓眉大眼:“菩提本无树。”
供奉佛主的大殿门口,铺着一长溜垫子。尚男信女们不停的做“五体投地”跪拜礼。动作大体为:立正,下跪,合掌于目前,收掌触头、触心,分掌并与上身一并扑地,前额触地;抬头,双手支起上身跪立,再直立;重来;再重来。导游介绍,每个佛教徒的一生,必须自己挑选一个“农闲”时间,选择个佛殿前不间断地做10万个这种跪拜礼,中间只可以穿插短暂的歇气、吃饭和休眠。
我想。如果体力一般,一天行1000个,10天一万个,做完10万个得100天。而且,期间不能有法定节假日和例假日。如果身强体壮,每天行5000个,10天就五万个,20天就完成了。这样,基本不会耽误农时农事。
游友驻足观摩。良久。颇有感悟。感悟源于其对运动医学的深究。“这个动作好。这动作对肩周、腰椎、颈椎特有益处。”“假如。我们这些长期坐办公室的,也来个‘公闲’时间,做完一个疗程:10万个,诸如肩、腰、颈之类病痛肯定即刻痊愈。”
佛,是一种信念。永恒的信念,是一种理念。永恒的理念,是一种境界。境界已穿越眼观之色、体触之觉。“菩提本无树。”
信,是一种追求。永恒的追求,谓之坚持。持之以恒,成功之母。
通理者得道,虔信者成佛。得道成佛,非常人所可企及。但,皆从常人起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