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大考研复试_面试篇

标签:
考研西交大计算机复试经验面试校园 |
分类: 生活随想 |
现在被西交大录取了,回想之前的努力,真是再苦也觉终是甜,现在记录下这些记忆的碎片,算是纪念那个曾经拼死拼活的我,也希望能给别的那些有意考西交大计算机系的学友一些借鉴。废话少说,今天说说面试。
计算机系面试分了三场,一场10分钟,分为综合素质面试,专业素质面试和英语能力面试。西交大面试有点像开心辞典,不是老师随口问你题目,而是大屏幕抽题,这就规避了很多人为因素,让面试更公平。
综合面试,第一步介绍自己,除了基本的个人信息,你是否获得过计算机类以外比赛的奖励,是否获得过三好学生,是否发表过非计算机类文章以及各种奖励的级别(如院级,校级,省级还是国家级)都影响到这一面的打分。然后就是回答三道智力题,我抽到的三道题分别是:西交大教学主楼能放多少本新华字典?(觉的很无厘头)1000!有多少为数?船上有一个软梯,距离海面10米,海水以0.5米/秒的速度上升,什么时候会淹没软梯?这三道题,最后一道题比较常见,算是撞我枪口上了,但第一道题就比较搞了,我当时想了半天,最后,本着打死也不能说不知道的至高觉悟,斩钉截铁的回答:“一本。”全世界就一本叫新华字典的书(自我安慰的),老师没说什么(题是随机抽的,老师也不是出题人,估计也不知道答案,反正是没说什么)。第二道,我一直自认为自己颇有些自知之明,没有爱因斯坦那么发散的思维,也没有祖冲之那么牛叉的数学计算能力,更没振宁兄的魄力。我这大脑构成不是双核的,更不比四核,况且也没什么简便算法的指令集,如果超频来解决这个问题,估计大脑还没溢出,就已经烧坏了,最后,跟第一道一样,取巧,一个1,三个0,我战战兢兢的回答四位数字,当时,下面一教授就急了,道:“1000都已经四位数了?!更别说在阶乘了,怎么能是四位?!”我说:“我把它当脑筋急转弯了,把它看成一句话,一个1,三个0,四位数字。”(看来教授也思维惯性了,但我也是被逼的木有办法啊。),倒是另一个教授比较欣赏这个解释:“也是一种答法,下一道吧。”下一道就是那个软梯问题,没有难度,但出于谨慎,防止落入陷阱,我还是多看了两遍题,防止有别的什么陷阱。
专业面试是第二面,这个阶段,碰到什么问题就看命了,全部是专业方面的,很多学过,现在也忘差不多了,碰到熟的还好,碰到生的恐怕要缴枪了。为了给别人起到借鉴作用,我还是把我遇到的题目记录下来,因为之前,我在面试准备时也想找些资料或者别的什么可以借鉴的东西,但资料不多,或者很笼统,比如我只写这面考专业知识,你看到时一定和当时的我一样一头雾水,具体难度和范围你还是不甚清楚,心里没有底,好了,言归正传,第一题:一家中小型公司要组建内部局域网,你需要什么硬件设备?如果这是一家跨国公司,它又需要那些设备?(这题和计算机网络有关,不算难题,我命好啊)第二题:对于一个无向图,已知其邻接矩阵,请问a.如何计算图的邻接边数?b.如何计算每点的度数?c.我忘了。(不好意思)老师补了一问,问该矩阵有什么特点。我不得不感叹自己命好啊,图论,数据结构复习了,离散数学也看了…..差点忘了说答题前的介绍,这里,会考察你大学入学以来总的考试平均成绩,看是否超过85分,还会问你是否获得过计算机类的奖章(要看奖状的,复试准备着),是否参加过什么计算机方面的兴趣小组。专业面试到此为止,但记住专业问题不限于此,还有软件工程和编译原理等让人蛋疼,平时容易被忽略或放弃课程的考察,碰什么看你命了,平时好好学习没有错的。
英语能力面试,最后终于要结束了。英语大概介绍一下自己的概况,有人准备了好长的英文简介,背了半天,好像没怎么用上。介绍完自己,老师会用英语问你一些简单的问题,不难,日常对话,绝不会让你用英文介绍一下QQ和360之间的恩怨情仇或者用英文解释一下什么是LL(1)文法。最后,随机抽取题库中的英文专业资料,大声朗读之后现场翻译,老师都比较随和,不要紧张,这一面也是很快的,关键是平时自己要练练听力,说说英语,发音影响面试官对你的第一映象,如果你很自然的落落大方的介绍自己,回答问题,老师自然会比较青睐你,如果你羞于启齿,吞吞吐吐,那么我就愿老天保佑你了。
这就是我2011年交大研究生的面试经历,记录下来,希望将来有一天再看到它时,可以给自己带来嘴角淡淡的一笑。同时,分享自己的经历,分享自己的生活,希望给你以启示或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