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山西之抠门记补缀
(2023-02-11 15:11:38)酸山西之抠门记补缀
前几天我发了“酸山西之抠门记”,没有想到不少人也有遇见“抠门”的事,我的兵团战友吴汉涛、史爱玲给我说了他们身边的故事,我转载在这里博大家一笑!
试补缀《酸山西之抠门记》
老狼发出“天下第一抠”的切身慨叹,我感同身受呵呵大笑----我这一辈子净和老西打交道,我遇见的老西抠门的事情可不少
一九七六年夏,我和一位同事一起去大同的616坦克基地出差,两天两夜的硬座(我们不能享受软卧)累的我们腰酸腿痛,一下车就昏头昏脑的直奔车站外飘着藏青色旗幡的国营饭馆,直接就点了排在最前面的三个菜:苜蓿肉、干炸丸子、清焦排骨---
不像重庆那样先吃后付账,这儿要先交钱,我按菜单价把钱如数递上,没想到回复说钱不够,当时我真以为坐车坐昏了,在心中又默算了一遍后:
“没错呀!”
“懂不懂?碟子要押金,一个碟一元!”
“嗯?”这让我们吃惊不小,天下还有这样的事!
“吃不吃?”
“吃--吃--”乖乖交出押金心里仍莫名其妙,尽管一脸的懵懂,还是放怀舞筷。
突然从旁边走进一个下着蓝色长裤、上穿白净的确凉,左胸别着一枚金光闪闪的毛主席像章的中年人,手还挽一北方难见的竹篮!
先是对着我们微微一躬紧接着单腿一跪,口中念念有词:“我们都是从五湖四海,为了一个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的同志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虽然这些话我们也很熟悉,但是毕竟是1976年而且又是并不闭塞的大同!
我真的无语了,也真的叹服了!急忙掏出零钱最大面值的伍角虔诚地放进了他的竹篮,他马上说:“您是世上最好的人,您走到哪儿都平安无事的----”
这种高层次的要饭功夫真让我我叹为观止,我的“谢谢”念头还未及出口,又见他上前一步,说到:
“我来帮你们把桌上这些骨头渣渣打扫掉吧,这样桌面清爽了,你们心里也舒畅!”他靠进饭桌,大手一抹,散落的碎骨一鼓脑地扫进他所挽的竹篮,随即退后一步,又是一躬身,在“谢谢--谢谢---谢谢”声中,掀帘而去,留下的是我和同伴“终于长了知识”的傻傻的笑傻傻的叹,哪儿想到更该苦笑的还在后面---。
我的同伴拿着三个光盘子去退押金,收银员说:“不能退!”
“为啥?”
“骨头呢?”
“扔啦!”
“我店有规定:盘里要有骨头才退押金!”
“啊!----”我一激灵,马上掀帘奔出,但见人流如织,哪里去寻那个风度翩翩的乞丐----
毕竟“抠门”是一种性格,或者叫人性的一种----抠门的人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外人都一样,这个饭店不是抠门,这是敲诈!
······
我友张某,山西晋阳人,退休在家,老伴十数年前病故,和独子一屋生活。初有好心者作伐,几次介绍门户相当的女人不了了之,都说他“太抠”后再无月老登门!随着年龄身体越来越差,双腿乏力,虽小我八岁,连二楼也迈不上。
邻里传说此君不吃早饭,天天中午去街上豆花小店解饿,这种味道极佳的豆花,虽一碗只收八元钱,可米饭尽管吃,极受棒棒军青睐。
店老板及其讨厌张君,盖因其每每来,如饕餮吞下一碗豆花后,总要找由头诓个半碗或偷舀一勺填肚,临了还把带来的饭盒盛满米饭带走,作为自家晚饭。
小店老板常常询问来吃饭的我厂职工,难道这人无退休金?得到的答复:就是这么个人,全厂第一抠!
我和他在老厂的筒子楼曾为近邻,一天,他约我去家中一叙,当年筒子楼内外两间,面积不大,但见他屋中陈设极简,客厅左手处一对沙发已是八十年代末的样式,电视机陈旧的就如废品站里的一般,我笑问这电视机还能看吗?他说没问题,紧跟着的一句话,让我觉得他极有见解:“就是现在的电视剧太差,不愿去为导演生气,所以也不开电视!”
正说着,突然从里屋飘然而出一少女,笑着对我点个头开门而去,弄得我满脸生疑地望着主人,莫非他还金屋藏娇?好在他也直率,坦言道:“你老哥子乱想了,女人我见得多了,都死要钱,我才不会去找背个累赘,自找苦吃!这个小女子在厂里打工,没地方住,我把里屋腾出来,租给了她,收一月三百元钱的意外钱,够我和儿子每月生活费了----”说这话他颇洋洋自得!
“什么?这么小的屋子你还租出去一半?你们爷俩一月只花三百元?”
“没错,有时三百元还用不完哩!”联想目前飞涨的物价,我惊得张口结舌,我还能再说什么呢?突然脑际中钻进一句话:高手在民间!
“请多保重!”
我浑身寒意的告辞而归,仰天长叹一声:苍天有好生之德,而我辈竟有如此不自爱之人,要不全世界的人都不喜欢夏洛克也不喜欢葛朗台,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悲可恨!
抠门抠到家
看完狼大哥美篇的“酸山西之抠门记”忍不住笑了,其实抠门的人哪儿都有,夏洛克和葛朗台不是中国人当然也不是山西人,却以吝啬鬼的名声享誉天下,其实我们河北也有抠门的,有一个还曾经是我的同事----
去年中秋节回了一趟老家,看望多年未见的好姐妹。
我们在一起聊天时自然会说到当年工作、生活和同事,特别是说到当年的同事时免不了要打听打听他的近况。
就有那么一个曾经的男同事,他的故事差点笑坏了我。
我们分开以后他最早在县农机厂工作,改革开放之初企业解散了,他自谋职业开了一家饭店,算进入了餐饮业,由于他勤劳节俭待人也和气,一度生意兴隆,饭店经营的红红火火,在我们县城小有名气
后来爱人得了重病不幸去世,随着年龄他也日见体衰,饭店就关门歇业,他便过起悠哉悠哉的鳏夫生活。
按道理说60多岁的男人不算老,又有钱,再找个后老伴日子应该也能过的不错,可我的两个老朋友说起他来都忍不住的哈哈大笑…
这位老哥现在一地鸡毛的原因与他老人家的一个生活习惯有关:太抠门!
为了防止自己资产流失,早早的把存款、房产全部过户到儿子名下,有人给他介绍老伴时他首先给对方讲清自己是三无老人:无存款、无房产、无单位(单位解散),只有少许养老金!按说这种事在现在社会也正常,避免留给后人财务纠纷…但是也不是这么简单。
有一次我的一个小姐妹和他在街上遇到了,老同事多年未见站在路边聊了一会天,正好他们聊天的地方有两个老者下棋,分手后一个下棋的老者叫住了我的小姐妹,认真的嘱咐她:
“大妹子,你是不是要和这位先生黄昏恋啊,我可提醒你啊,咱们实话实说,我并无恶意,你最好不要跟他,你要跟了他,到时候后悔就晚了……”
我的小姐妹一听,好奇地忙问,怎么回事,一个下棋的老翁说:
“大妹子,你可不要跟他啊!你要跟了他,他也会把你饿跑的,这几年他已经饿跑了三个女人了---!”
“不会吧,这年头还有把对象饿跑的吗?”
“他太抠门了,每次吃饭做饭不多做,一人一个馒头,两个人一个菜,炒菜放油他亲自掌勺,你知道他开过饭店,手艺精道,手里有准,和的面、切的菜正好就够一个人儿的,无论是谁,想多吃,没有了!你不可能再和面做饭吧,只好饿着肚子走了,我们都知道他,他是我们这儿有名的抠门啊,你要跟了他没有几天就得饿跑了,别怪我们没有提醒你啊……”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你信不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