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标签:
杂谈 |
http://s14/middle/4fc38e40g77075e3200fd&690
佛教徒相信因果业缘,有人会想到宿命论,这完全不是一回事。
说因果轮回,我们必然会说,好人上天堂,恶人下地狱。天堂往往被幻想成有云梯天池,金珠宝玉,仙女成群,仙雾缭绕,一片歌舞升平。地狱则是黑暗阴森,牛头马面,千刀万剐,索吊油炸,让人不寒而栗!
这些都是神话故事里扯的,在无聊的电视剧里闹腾。试想,若真有这样的天堂,人呆在那里天天除了悠哉就是乐闲,还得长生不老的活着活着,不无聊啊!
现实中,有人活在这样物质里,真珠银宝酒池肉林,妻妾成群风光无限,却也没有比别人更多的快乐,反是每时每刻心都似在地狱里打转,轮回不是不可思议的聊斋异志,真正的地狱,是我们的心魔作怂时嗔恨的心!
当我们陷在业缘里做不到真正的出离时,就如同被卷入了命运的漩涡,落入了所谓的宿命论。
生意人投资失败,他想也许项目不对。再次创业又失败了,他又想可能是人脉关系没搞好。又一次努力,结果还是亏了,他非常苦恼,难道命中注定无法成功?
有人做买卖的时候,尽量做朋友的生意,10块钱的东西想卖到11块,而朋友则只想付9块,于是痛苦就产生了,交情卡在1块钱上,本是个结缘的好机遇,却因这个善缘不值1块钱而反成了恶因,朋友间不相来往了。
生意人也许老犯这个错误,利益第一位是必须的,就像现在的企业文化里宣传的,要创造利益最大化,这并没有错,只是过度的强调利益第一位时,往往就会忘记了要结善缘。
有人可能会说,我天天在外应酬拉关系,送礼又陪笑,就是为了结个好人缘呀!
佛教徒里的因果观并不是说,你对这个人好了,这个人就一定会回赠你好处,不是这样的,我们看看日常生活里的人际关系,也并不是这样对吗!而是说当我们发自内心的慈悲做了某件根本不求回报的事,就种下了善的种子,这个种子在将来会为你结成果。
打个比方,我们晚归,看到路边还有摆小摊卖水果的没回家,我们帮他买下一点,这就是个善行。也许有天我们的生活出了危机,在艰难的时刻,有人伸出手来帮助我们了,当然不会是那个小贩,而不管这人是谁,都是感应我们经常种下的善因所至的。
生意人也许为了周转资金拖欠了工人的工钱,无数个家庭就因此而陷入了困苦的生活。生意人可能为了攀附权贵诋毁排挤他人,令别人多年的努力付之东流。生意人一直在为利益第一而费尽心思,不断的重复着同样的心机与行为,却没有醒悟自己已落入了失败的怪圈里轮回,心中不断的承爱着来自地狱的煎熬,工人若去告发我该怎么办,别人要是回头报复我该怎么对付,生意人睡觉不甜吃饭不香了。
佛教徒认为因果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人的种种行为必会分毫不减的反应在自己的身上。
有人走路时碰到了一块玻璃,他生气了,就用力把玻璃踢个粉碎,结果脚伤了,搞不好是骨折,这下麻烦了,没法上班要请假,奖金也没了,更糟糕的是落下了旧患,每到刮风下雨天,脚就风湿疼痛,这就是因果相应,并不是说,这人踢碎了玻璃,玻璃就成了个玻璃鬼夜夜来扎这个人报复他。
如果那个人走路时碰到玻璃,他小心的把它搬开,那前面的路会更顺畅,因为前面必定也会有人帮他把石头挪开。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再小的恶,哪怕只有天知地知,也会招应恶的果。再小的善,只要力所能为也应该去做,积善因得善缘。
如果我们真的认为自己没什么可以帮到别人的,也没有关系,当别人来结我们的缘时,报以友好的微笑也是善缘。
我还想说说宿命论。许多人经常做的,算命。
我绝对相信易经、八字、风水这样的智慧,只是命运的事,算准了是那样,不去算它还是那样,如果不能正真的发慈悲心种善因结善缘,命运是改变不了的。
同样一件事,比如丢了一笔钱,佛教徒会认为一笔业障被带走了,而家庭主妇则会郁闷难过好久,这个事会被无限次放大压迫自己的生活。同样一个低谷,有了出离的智慧,所谓的命运,也就无所谓了,一切唯心造。
命运是一条曲线,在最低谷的时候不要太沮丧,累积好的因缘,以备反弹之时有更大的作为,站在最高处时千万别得意忘形,要为必然会到来的下坡线打好扎实的基础,这样就算是大风大浪也能安然度过,大起大落也能泰然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