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解密:吴天胜记指纹,3个数字轻松搞定!

标签:
记忆力训练记忆宫殿最强大脑 |
分类: 最强大脑 |
《最强大脑》第二期,“指纹神探”吴天胜给大家带来了令人震撼的表演,在短短一个半小时之内,把120个陌生人的名字和他们的指纹,一个不差地记了下来。评审团和Dr.魏都给出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分,Dr.魏还高度评价吴天胜,说他“找纹路特征的能力绝无仅有”、“是记忆高手中的第一人”。
吴天胜在2006年的时候,就报名参加了我们记忆力训练网与CCTV10合作举办的“ 状元360记忆大赛”,并获得了学生组的冠军(那时他还是个大学生)。2007年,他又参加了在广州举办的世界记忆锦标赛,获得了“世界记忆大师”称号(魔方墙的表演者郑才千是在2008年,而“辨音美少女”黄华珠是在2010年)。
“指纹识人”的记忆策略

记忆表演就像其它许多事情一样,是要讲究记忆策略的。《最强大脑》中很多记忆表演节目,最难的部分,其实不是记忆的过程,而是怎样找到最好的记忆策略。用对了策略,就会事半功倍;相反,如果用错了策略,就会事倍功半。
“指纹识人”的记忆过程,包括两部分,一个是对指纹的记忆,另一个是对人名的记忆。其中,人名的记忆,对于身为世界记忆大师的吴天胜来说,是非常简单的事情。而指纹记忆,则需要讲究记忆策略了。
从 记忆原理来看,抽象的东西是很难记的,指纹的纹路本身是很抽象的,如果要想记得快、记得牢,就需要把指纹转化为生动的图像。
而把指纹转化为生动图像的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每个指纹都转变成数字,因为对于记忆大师来说,记数字是基本功,是最容易应付的。
接下来,我们就向大家介绍,怎样把 任意一个抽象的指纹,转化为3个数字:
第一个数字:指纹分类
指纹的分类,简单的分法,可以把指纹分为:斗形纹、弧形纹、箕形纹。
细致一点的指纹划分法,可以把指纹分成 10种类型:
1、斗形纹;2、双斗纹;3、内破双斗纹;4、螺形纹;5、孔雀眼;6、囊形纹;
7、箕纹(包括正箕和反箕);8、简单弧;9、帐篷弧;10、变形纹。
第一个数字:指纹分类

第二个数字:指纹指向
第三个数字:条纹数

例如,上面这个指纹,比较明显的条纹数是4条,所对应的数字就是:4。
3个数字搞定指纹:
记忆案例说明:
710。
李成的指纹,属于箕形纹,对应的数字是7;纹路指向左边,对应的数字是4;也没有明显的条形纹,对应的数字是0;合起来的三个数字就是:740。
抽象的指纹化成了三个数字,挑战选手所要做的,就是把这三个数字跟相应的名字进行联想,这对于久经训练的记忆大师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难题。
关于表演的难度:
“指纹识人”这个节目的 记忆量,如果按照数字来统计,每个指纹对应3个数字,那么,120个指纹,就相当于360个数字。因此,挑战者所要做的,就是记住这120组360个数字,以及所对应的人名。
假如Dr.魏知道了吴天胜其实是在记数字,那么,以他在“辨音美少女”节目中所表现出来的逻辑,那么,他的注意力很有可能就会直接盯着数字不放,而忽略了指纹转化为数字以及记人名所需要的时间了。
吴天胜 90分钟记了360个数字,平均每分钟记的数字是4个。而之前黄华珠边弹钢琴边记数字,3分30秒记了88个数字,平均每分钟记26个左右。以Dr.魏的评判逻辑,每分钟记26个数字,说“这脑力界什么都不算”;但每分钟记6个数字,却说是“记高手中的第一人”。这就让人有点儿想不通了,呵呵。
关于表演的难度:
当然,这并不是说吴天胜的记忆力不如黄华珠,毕竟是不同的项目,无法比较。真正要比的话,就应该像世界记忆锦标赛那样,大家都挑战同样的项目才行。
我们想说的是,边弹钢琴边记数字,并不像Dr.魏所说的那样简单;而记指纹,也不像他所说的那样难。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黄华珠记数字的紧张度肯定是超过吴天胜记指纹的。吴天胜记指纹,在一个多小时里,可以反复记好几遍,甚至可以边喝咖啡边进行记忆。而黄华珠边弹钢琴边记数字,是没有办法再分心做其它任何事情的了。
当然,从节目的表现效果来看,记指纹看起来是要精彩许多的。毕竟“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嘛。从这里可以看出,《最强大脑》比的其实不是大脑的强大程度,而是 节目的精彩度。
至于吴天胜所说的“记住的东西忘不掉的烦恼”,只是节目组所故意安排的一个个噱头而已,其实根本就不存在所谓忘不掉的烦恼。从心理学上来看,只有那些具有 强烈负面情绪(例如悲伤、恐惧等)的画面在脑海中反复出现,才会造成烦恼。记住的数字不容易忘记、看文章过目不忘、背单词轻而易举,这跟负面情绪没啥关系,怎么可能造成烦恼呢?倒有劳了Dr.魏煞有其事地认真给出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