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修水风情】探寻神秘的黄龙山

(2009-01-04 08:50:41)
标签:

我记录

摄影

家乡

旅游

分类: 心灵家乡

【修水风情】探寻神秘的黄龙山 迎客松

【修水风情】探寻神秘的黄龙山

 试剑石

【修水风情】探寻神秘的黄龙山

瀑布

【修水风情】探寻神秘的黄龙山

山脊

【修水风情】探寻神秘的黄龙山

峡谷漂流

【修水风情】探寻神秘的黄龙山

飞来石

 

探寻神秘的黄龙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水自古“山川深重,可供游览”,“大江以西山水之秀甲天下,洪州分宁(修水)钟秀居多”,自然风景资源丰富。古有风山献朝阳、犀津夜月、谦溪书院、山谷钓台、旌阳剑池、黄龙法窟、石壁温泉,、栖霞柱石等。可供游览之地有黄龙山、清水岩、南山崖、双井村,大湖山等,其中尤以黄龙山为最。 

  黄龙山又名幕阜山,以幕阜山脉名之。幕阜山脉横亘于修水西北,西出湘、鄂边境,东延余脉到庐山。属褶皱断块山。在修水县境内从西部黄龙山逶迤到北即太阳山,横跨黄龙、白岭、全丰、大椿、港口、布甲等乡镇,全长约90公里,有海拔1000米以上高峰28处,该脉有黄龙山、白米山、狮子山、凤形山、将军旁、大湖山、九曲岭、九龙山、太阳山等山体。 

  黄龙山位于幕阜山脉中部、修水县西部,为湘、鄂、赣三省的天然屏障。黄龙山凤景区方园数十里,凤景美丽、壮观、奇绝,引人人胜,留恋忘返。有晋代葛洪《幕阜山记》为证: 

  山有石壁刻铭,上言:禹治水,登此山,高于平地一千八百丈,周五百里,二十四气,福德之乡。洪水之灾,居其上可以度世,又有列仙之宝坛场在其侧。旁有竹两本,修翠猗然,随风拂拂,各扫坛竹。其上有池,水正澄洁,时有二鱼游泳其中。有葛仙翁(即葛玄,三国吴琅邪人,葛洪的从祖父)炼丹井,药臼尚存。山无秽草,惟杞与芳之属。有石如丹珠。绝顶有石田数十亩,塍渠隐然,非人力所能为!有僧园曰长庆,有宫曰玉清。鸟道断绝,不可登览,左黄龙,右凤凰,皆在山麓。 

  更有宋初诗人陈抟《游黄龙幕阜山》云: 
  山高一千二百丈,太玄二十五洞天。 
  芒鞋踏破仙家景,宝剑劈开云雾烟。 
  金鲤一双游碧沼,石田三亩绽红莲。 
  我来绝顶无他谓,特访仙人葛稚川。 

  其风景点大小难以胜数,更兼历代达人贤士题诗赋句,挥毫铬钤,留下不少弥足珍句的诗章石刻,成为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物,衍生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和传说,为黄龙山增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和厚重的历史内涵,吸引了海内外无数游人纷踏而至,饱贤秀美山川,感受历史厚贻,参悟佛性空灵,陶冶情操志趣。 

  黄龙山风景区主要景点简介: 

  龙王峰:位于黄龙山顶部,海拔1511米,驻足峰巅,环览群山,脚下云飞雾走,天高气爽之日,放眼西眺可观洞庭碧波,极目东望能见鄱阳湖光,诗曰“洞庭八百古所传,对此遥看如镜园”。令人心旷神怡,如入仙境。 

  龙湫池:位于龙王峰西北约300米处,为一口2尺见方的水井。亦即石马龙王井。井水清甜,终年不涸,《义宁州志》载“山顶有龙湫,中有黄鱼二尾,能致风雨。”黄龙山因此而得名。 

  试剑石:距列仙台,系舟峰二石约五十未处,矗立一正方形巨石,高约两丈,从石侧一裂两半,如削若切。相传吕洞宾欲往黄龙寺与超慧禅师斗法,在此劈石试剑,有鬼斧神工之妙,因裂缝不足盈尺,故又称之为“一线天”。 

  鸣水瀑布:位于黄龙山东南,溪水至此,容纳百涧,倾泻而下,形成高约30米之大瀑布,响声如雷,声闻远近,拍浪飞花,气势磅溥。宋代江西诗派韩驹有“未流乘半山,千里见佛白”之句咏颂。 

  金竹扫坛:只楼峰东侧峭壁上,有一巨石如台,形似乌龟,又名神龟石。石旁奇竹丛生,竹梢垂台,风来自扫,故名。相传东晋葛洪在此修炼,故又名仙人石,入其处,需从峰顶一石缝斜攀而下,仅能一人通过。石下峭壁千丈,云生翠岫,远望山川逶迤,河流如带,极是心旷神怡,有超凡脱俗之感。 

  刘磐幕:位于湫池峰西南约五十米,有巨石耸立,有似营幕,据《三国志吴志》记载,刘表从子刘磐,“为寇于艾西”,此处即为刘磐踞之所,后人即名此石为刘磐幕。《通城县志》《义宁州志》以此为幕阜山得名之源,误也。按吴书云,吴分海昏昌左右六县,以太史慈为建昌都尉,督诸将于此(幕阜山主峰南侧)拒刘磐,其地名营幕坪,地势平坦,可容数千人,其侧一坡名跑马坡,靠此山路一线,有水井四十八口,此实为幕阜山得名之所。该坪观又称为大仙坪。

 

    金鲤朝天:位于犀牛望月以东约1千米处,远望峰,形如巨鲤冲天跃出,故名鲤朝天,其峰为整体巨石,崩裂为两半,状如鱼口,欲开欲合,直后苍天,名之为金鲤承露,立鱼口之中,有如鱼齿,金鲤承露侧有一关隘,名鱼口关二者之间的通道,是一条仅能容一个侧身而过的石缝,有一当关,万天莫开之险,鲤鱼朝天之景以奇险为胜,其下有青石坡,是从山下入关的必经之道,石磴小道陡峭,非勇者不敢登攀。 

【修水风情】探寻神秘的黄龙山

神雾

【修水风情】探寻神秘的黄龙山

龙山树

【修水风情】探寻神秘的黄龙山

修河汨水从这里发源

   修河、汨水都在这里发源。老杜云:“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不亦悲夫!

【修水风情】探寻神秘的黄龙山

龙破石

这是《山沟里的故事》中写到一伙放牛娃在这里嬉戏的龙破石,也是克己仙人的遗迹

【修水风情】探寻神秘的黄龙山

禹开石

传说大禹治水时来到黄龙山祭拜伏羲,这是禹开石

【修水风情】探寻神秘的黄龙山

伏羲的墓地

鼓皮石背面往南,是传说中为中国人始祖的伏羲的墓地,故黄龙山又名天岳,地位高于五岳。

附近有天生的八卦及古天岳关,所以山那边湖南的城市名曰岳阳。

【修水风情】探寻神秘的黄龙山

鼓皮石

黄龙山南部有鼓皮石,形如大鼓。曾有诗云:“谁排石鼓在龙山?险势般般岂等闲!不击尘埃无半点,未修壁垒有三关。兵家威助千秋业,造化生成万古颜。急待虎臣来用命,惊天动地破人间。”

【修水风情】探寻神秘的黄龙山

古鱼口关

鲤鱼朝天旁为古鱼口关,通道为一石缝,仅容一人侧身通过,

其下的青石坡险峻非常,是真正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

【修水风情】探寻神秘的黄龙山

鲤鱼朝天

龙王峰东部的“鲤鱼朝天”是黄龙山著名的景致。

高耸的山脊上一巨石崩为两半,状如鱼口,人立其中有若鱼牙。

【修水风情】探寻神秘的黄龙山

龙湫

 幕北约50米、龙王峰西北约300米处,有井名龙湫,即我和先父合作的长篇小说《山沟里的故事》中所写的“湫池”。《义宁州志》云:“山顶有龙湫,中有黄鱼二尾,能致风雨。”黄龙山因此得名。

【修水风情】探寻神秘的黄龙山

太史幕

图中部为太史幕。相传三国时吴太史慈为拒刘表从子刘磐而建营幕于此,幕阜山亦因此得名。

【修水风情】探寻神秘的黄龙山

主峰龙王峰

 黄龙山位于修水县西部,属幕阜山脉,是赣、湘、鄂三省的天然屏障,主峰龙王峰海拔1511米。

 

 

生态江西系列 

青山茂林踏歌行——生态文明看江西·山

一路春光入画来——生态文明看江西•路

清清赣水润心田——生态文明看江西·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