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宪锋老师先向听者介绍了六种汉字与中国文化读物。重点推介了詹緒左
朱良志先生《汉字与中国文化》,北师大王宁先生《汉字与中华文化十讲》,北京大学何九盈先生《汉字文化学》。
接下来,孔宪锋老师从汉字的遭遇谈起,包括某些外国人和中国人对汉字的误解、歧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有人提出要用拼音文字取代汉字,汉字面临信息化挑战时的尴尬遭遇;当代某些学者、学生不能认真对待汉字,甚至造成有辱国家尊严的事。因此有必要厘清科学对待汉字应有的态度。
孔老师阐述了汉字的独特地位和贡献。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表意文字并解释了四个方面原因。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石,是中国文化的脊梁。汉字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典籍。如《四库全书》和国家图书馆所藏图书,它们保存了文化,保护了历史。汉字还形成了汉字文化圈。汉字是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汉字陆续远播于周边国家,对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等国家的文字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并逐渐形成了覆盖东亚、东南亚大部分地区的“汉字文化圈”。
接着,孔老师从四个方面具体谈了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一,汉字是一种生命符号。汉字是显示世界的;有些汉字还体现出人文关怀意识。
二,汉字很好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孔老师指出,汉字能体现中国人的许多思维方式。他主要讲解了直观形象思维和辩证思维。
三,汉字记录了人的生存状态。孔老师例举了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指出汉字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
四,汉字与语文学习联系紧密。汉字可以溯源:纠正错别字,帮助构建引申义列系统。学生应该学习书法。书法可以提高分数,更可以修生养性,美化生活。
最后孔老师告诉大家,汉字是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没有汉字就不会有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可以说汉字是中华文明之母,就这个意义上讲,令国人自豪的四大文明都是汉字这个大发明的衍生物. 汉字创造了遥遥领先的古代文化,记载了先进的文明成果.相对其他落后的民族、国家和地区,通过学用汉字使自己开始进步,进而创造自己的文化,这样很快形成了汉字文化圈.。如今汉字走红全球.从伦敦到纽约,从东京到悉尼,华语在世界逐渐走强,成为热闹的语言.何以如此?理智的理解,并不仅仅是因为汉字有那么多的优点,更是由于中国在世界经济、政治地位的提升——国运盛汉字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