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孔宪锋
孔宪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184
  • 关注人气:13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李亚栋、王如松院士的报道

(2011-12-13 10:12:07)
标签:

院士

教育

分类: 校友录
安徽师范大学两校友分别当选科学院工程院院士
2011年12月12日09时19分 来源: 中安教育网
 

  近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1年院士增选名单,安徽师大化学系86届校友李亚栋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数学系70届校友王如松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环境领域院士。

  “两院”院士是国家在科技方面的最高称号,具有崇高的荣誉和学术上的权威性,代表着我国科技队伍的最高水平。李亚栋教授是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86届毕业生,1998年获中国科技大学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无机功能纳米材料的合成、结构、性能及其应用研究,先后培养博士生20余名,其中3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人已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王如松教授于1970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原皖南大学)数学专业,1985年获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副主席兼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等职。主要从事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学和产业生态学理论及生态规划、生态管理和生态工程的应用研究,先后获得国务院颁发“在科学技术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科学院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优秀教师(博导),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白力民)

 

我校校友李亚栋、王如松分别入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近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1年院士增选名单,我校化学系86届校友李亚栋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数学系69届校友王如松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环境领域院士。
    “两院”院士是国家在科技方面的最高称号,具有崇高的荣誉和学术上的权威性,代表着我国科技队伍的最高水平。校友李亚栋、王如松分别当选两院院士,为母校赢得了荣誉,也更加激励安徽师大人努力进取,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祖国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亚栋院士简介

http://www.ahnu.edu.cn/uploadimages/d2daedac07247f61b7ae23e39a2bc6ec.jpg


    李亚栋教授是我校化学系86届毕业生,1998年获中国科技大学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研究所所长,化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1998年11月首批入选清华大学“百人计划”,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曾先后获得98年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99年柳大刚优秀青年科学奖、9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论文奖励、2000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2001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l年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2002年北京市茅以升青年科技奖、2004年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1)、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1)。
    主要从事无机功能纳米材料的合成、结构、性能及其应用研究,先后承担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纳米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并作为学术带头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迄今在Nature、Science、 Acc. Chem. Res.、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Ed.、 Nano Lett.、Adv. Mater.、Chem-Eur. J.、Inorg. Chem.等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他人引用15000余次。李亚栋教授先后培养博士生20余名,其中3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人已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王如松院士简介

http://www.ahnu.edu.cn/uploadimages/c2a7b96a1023662fce05ec01ad45f427.jpg


    王如松教授于1970年在我校(原皖南大学)数学专业毕业, 1985年获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副主席兼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国际生态学会及国际生态工程学会执委等职。
    主要从事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学和产业生态学理论及生态规划、生态管理和生态工程的应用研究。在国内外城市及人类生态学领域撰编论著10余本, 发表论文150余篇, 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43名。在主持中德国际城市生态学合作研究及京津, 宜昌城市生态系统等研究中成绩显著, 先后获国际人类生态学突出贡献奖和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次。曾先后获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 国务院颁发“在科学技术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科学院优秀中青年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优秀教师(博导),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党委宣传部 陈挚)

 

我校师生祝贺校友李亚栋、王如松分别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近日,我校化学系86届校友李亚栋教授、数学系69届校友王如松教授分别当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消息传来,全校师生群情振奋。12月15日下午和12月19日下午,化材学院、数计学院分别召开座谈会庆祝两位校友分别当选“两院”院士,学校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两位校友的任课教师及昔日同窗和部分师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化材学院党委书记季爱新和数计学院党委书记曾黎明分别主持两个学院的座谈会。
  座谈会上,校友李亚栋、王如松教授的任课教师与同窗好友为他们在各自研究领域所取得的骄人成绩倍感骄傲。他们亲切地回忆了两位校友在师大学习、生活的场景。
  李亚栋教授的同窗好友、教育集团总经理江家发认为,李亚栋教授能当选院士,除了得益于母校的培养以外,还在于他拥有刻苦学习和敢于创新的精神。李亚栋教授几位任课老师说,李亚栋教授具有谦逊低调的质朴作风和懂得感恩的精神,这也为他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提供了条件。
  数计学院院长祝东进在座谈会上宣读了学院致王如松的贺电和王如松院士回致学院的美好寄语。王如松的任课教师胡炳生、孙国汉等教授介绍了王院士成长经历,“机遇面前能抓住、挫折面前能挺住、荣誉面前能忍住”是王如松成长经历的真实写照。王如松的大学同学、原组织部正处级组织员何卫国与师生一起回忆王院士刻苦学习、发奋读书的故事。生科院聂刘旺教授愉快地和大家分享与王院士合作、交流、学习的经历和体会。
  校党委宣传部部长李忠在会上代表学校祝贺两位校友分别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强调,要向两位校友学习抓住机遇、矢志不渝的进取精神;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爱国精神;锐意开拓、坚忍不拔的创新精神;心系母校、情牵师生的爱校精神。
  部分学生代表在发言中表达了他们对两位校友的敬佩之情,并立志以两位校友为目标,不断夯实基础,勇攀高峰,争取为母校争光。
  据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和最高荣誉称号,代表着我国科学家的最高学术水平,是我国最有科学技术成就和最具创造力的科学家群体,是引领社会公众勇往直前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精神动力。我校两位校友当选“两院”院士让师大人倍感自豪,纷纷表示要向他们学习为学、为人的崇高品质。学校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校友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校友李亚栋、王如松教授分别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对学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的充分肯定,对学校的办学必将起到鼓舞作用,也必将对在校学生的学习起到榜样、激励作用。 (校记者团 文/梁骏 田甜 图/秦玉洋 焦睿)

http://www.ahnu.edu.cn/uploadimages/563ed4f8ae8b6c1db953467c6d8f328c.jpg

http://www.ahnu.edu.cn/uploadimages/1e1d16f6390cd4249058297f70fc0031.jpg

                                              (2011年12月2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