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名的化学系校友(二)
(2011-11-08 17:20:07)
标签:
化学系安徽师范大学情感 |
分类: 校友录 |
何建波
何建波 (HE Jian-Bo, PhD),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可控化学与材料化工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化学会安徽省分会常务理事,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馆长 |
||
个人简历: |
|
|
1965年7月出生于安徽太湖; |
|
|
主要研究领域、方向: |
||
研究生招生专业:应用化学(硕士生);材料学、材料化学工程(博士生)目前的研究方向:有机与材料电化学;光谱与色谱电化学;分析电化学主讲本科生课程:物理化学;电化学原理及测试技术主讲研究生课程:电化学原理与方法;现代分析技术公共实验 |
||
研究成果(代表性成果): |
||
[1] 有机与材料电化学:复杂有机电化学反应动力学测试的原位与在线方法;导电高分子膜的电化学制备及应用;金属阳极钝化膜“电势扭转的离子对峙迁移生长机理”;等。[2] 光谱及色谱电化学:循环伏吸法,由光吸收信号经计算机编程处理首次获得“各物种”的循环伏安曲线和计时电流曲线;薄层光谱池-毛细管电泳联用技术。[3] 分析电化学:碳糊电极、修饰电极在电催化、电分析和光谱电化学中的应用。 |
||
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 |
||
[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用于有机电化学动态过程分析的芯片薄层光谱池-毛细管电泳联用技术研究” (No. 20972038)[2]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薄层池导数循环伏吸法研究复杂电化学反应动力学”(No. 20776033)[3] 参加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毛细管电泳检测抗生素残留的复合富集技术研究”(No. 090411011)[4] 主持“现代分析技术公共实验”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No.YKC2009Z03)[5] 主持“材料电化学”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项目 |
赫崇衡
男,安徽,马鞍山,教授,硕导。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
1956年9月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
◆
学历及工作经历
1982年1月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硕士?
1997年7月华东理工大学有机化工专业获博士学位。
2000年9月-2002年8月韩国国立全北大学博士后。
◆学术兼职
中国化学会、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会员。
◆研究方向
新型催化材料及工业催化反应。包括高效光催化剂和耐高温燃烧催化剂的研制,催化燃烧、光催化、环境催化、能源催化和绿色催化反应工艺等。
黄晓华
黄晓华,女,1958年10月生,河南商水人.
李晖
李亚栋
李亚栋,安徽安庆人,男,清华大学化学系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无机功能纳米材料的合成、结构、性能及其应用研究,目前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专项项目“新型无机单晶纳米管、线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无机功能纳米结构的化学控制合成”与“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等课题。
近几年来,在Science,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Ed., Chem-Eur. J, Chem. Commun., Adv. Mater., J. Phys. Chem. B, Chem. Mater., Inorg. Chem. 等国际一流的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0余项。 李亚栋教授近年来招收博士后9名、博士研究生12名、硕士研究生10余名。
李亚栋剪影
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各类基础和专业课程,如《无机化学》、《固体化学》、《化学与社会》和《纳米材料与器件》等;积极组织教材的编写、翻译等工作,应科学出版社的邀请翻译出版了英国牛津出版社出版的“Instant Notes in Inorganic Chemistry”(《无机化学精要速览》)一书;为美国Kluwer出版社负责出版的“Nanowires and Nanobelts materials, properties and devices” (Kluwer Publisher,American, 2003)一书撰写过“Nanowires and Nanotubes of Complex Oxides (Chapter 10)”专题;还编写了《纳米材料和器件》(第三章:功能纳米结构的化学控制合成与组装,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一书。
主要经历
1982.9~1986.7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 大学本科
1988.9~1991.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 硕士研究生
1995.9~1998.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 博士研究生
1991.7~1996.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 助教、讲师
1996.9~1999.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 讲师、副教授
1999.3~至今 清华大学化学系 教授,博士生导师
讲授的课程
本科生基础课:无机化学、化学原理
研究生课程:无机合成、固体化学
李亚栋
主要研究领域:先进功能材料与无机合成化学
研究方向:纳米材料的合成、组装、结构、性能及其应用探索
获奖情况及荣誉
2001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3)
2000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3)
2001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
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01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02年获茅以升科技技术奖-北京青年科技奖
2004年入选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1)
林静容
性别:女职称:副教授
沈智勇
在刚刚揭晓的安徽第二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百人计划”评选中,留美博士、安徽海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沈智勇先生名列其中,被授予“安徽省特聘专家”称号。这是他继首届芜湖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中国侨界(创新人才)贡献奖等众多荣誉后获得的又一殊荣。闻讯后,专程赶赴安徽新芜经济开发区,采访了这位拥有美国临床化学学会会员、中美医药开发协会会员、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江苏大学特聘教授等众多身份,在新芜经济开发区投资创业的美国纽约大学生物医药博士。
1966年5月出生于芜湖县清水镇方局村,12岁时,父亲突然去世,母亲带着他们4个孩子艰难地生活着。沈智勇很懂事,边读书边帮母亲干活。应该说沈智勇是很勤奋的,学习成绩很优秀,1984年,他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了安徽师范大学化学系。因为那时读师范大学伙食费是有国家提供的,而且安徽师范大学离家也不远,步行两三个小时,农忙时,他周五下午就可以回家帮母亲干活,周日晚再步行回校。(20140917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