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价值实现

(2011-10-15 15:17:55)
标签:

杂谈

分类: 投资随笔
投资就是以4毛的价格买值1元的东西,这只是强调买,但买进后,能否以1元的价格卖出呢?也就是退出机制如何呢?买到的价值如何具体实现呢?

我做如下划分:
1. 被动实现(低级形式)
1.1 价格不再明显低估,市场价格反应价值
1.2 企业成长,价值提升,市场价格反应价值
1.3 分红
1.4 等待股权被他人协议收购

2. 主动实现(高级形式)
2.1 控制公司(的经营、分红、合并、拆分、转让)
2.2 有明确到期日的套利、清算

巴菲特在合伙人时期就致力于高级形式,套利占其仓位的相当一部分。而在伯克希尔,他依然致力于高级形式:控制公司,至少是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并持之以恒地加以改善(尤其是保险业务),“哪怕只是一点点”——在其解散合伙人公司,致合伙人的信里面这样提到自己的理想。

卡拉曼也致力于高级形式,如没人关注的,确定性极强,能用数学算出来的破产清算、重组等。

两种高级形式,有明确到期日的套利、清算,依赖的是市场的失效,不能脱离市场;控制公司则是终极形式,可以无视市场的存在。

为什么两位大师对低级形式持有非常谨慎的态度呢?巴菲特曾在合伙时期将自己的投资分为低估类、套利类、控制类,其中低估类被他形容为轻灵的,而他自己不是一个轻灵的人。他说,价格何时反应价值,或者在达到价值后能达到更高的价格,非常的“不坚实”,对于未来的贡献也显得没有太显著的意义。

其实,对价值实现的低级、高级之分,在于格雷厄姆在《证券分析》中一针见血地指出,阻碍证券分析师成功的固有障碍之一就是“在价格向价值回归的过程中(时间不定),价值本身发生了变化,或者当初分析师建议买入的条件已经发生了变化”。

这个障碍永远存在,所以价值实现并不是那么容易,所以大部分采用低级形式的投资人只能翘首以待牛市,而不是“彻底忘记市场的方向”,更不要说“彻底忘记市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