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员工?
(2012-11-05 08:39:16)
标签:
员工简历企业娱乐 |
分类: 有感而发 |
有了这样的发问,源于近期和人打交道后所得的经验。
一般情况下,我们需要的员工无非是有激情、有热情、有想法外加品德正点的足矣。但实际操作过程中,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很多人都会困惑:通过怎样的方式才能选择到称心满意的员工?
我想:除了惯用的行为学、心理学之外,用在看人方面,还需问问对方:
1.是否喜欢文学?
如果是酷爱,还喜欢写诗的,建议直接将此人在备选名单中去除。在我看来,这类人纸上谈兵的居多,骨子里还会带有若干的小情绪,既不肯俯就,又找不到其他出路的情况下,才屈尊来到你门下,但始终会带有那么一种酸溜溜的小情结。这类人中35岁以上的男性要尤为注意。
试想,35岁及以上的男人,工作上无所起色,又不满现状才会到处去找工作。而此时,他的性格、习惯已经根深蒂固。到新单位他要去适应环境,而非环境去适应他,偏偏他骨子里又是不甘寂寞,不甘寄人篱下,矛盾便由此产生。文人嘛,天马行空,向往自由,到了公司里,难以有绝对的自由,于是便会产生各种不爽。带着不爽情绪去工作的人能把工作处理好吗?
2.是为了工作而找工作还是为了找一份喜欢的工作?
现在看来,刚毕业的大学生反而要比工作一段时间的人想得清楚。对于新生代90后而言,要找就要找一份高薪、舒适、满意的工作。我们放下90后的理想是否符合实际不谈,应该看到的是90后目标精准、明确。相反,倒是一些工作了一年半载的人显得迷茫——到底喜欢做什么一直搞不清楚,最终受现实所迫不得不选一份工作糊口,至于是否喜欢先放在后面。长此以往,是否会养成“上班比上坟还沉重”的习惯也不好说。
我就见过一个女生,上大学时选了社会学,后来发现找工作很难,就考了个哲学系的研究生。读完后一看找工作依然困难,于是又找了个医药公司的文员工作。不到一年,觉得公司离市区实在太远,又想换个市区里的单位。我问她:那你到底喜欢做什么?她回答:还没想清楚。已经接近30岁的人了,多年走下来,连自己喜欢做什么都没搞清楚,我怎么能知道你是不是来了个把月,又要找工作去呢?
3.如何看待对方的简历内容?
俗套的面试中,免不了会让对方做个自我介绍。有的人善于表达,会把自己描绘成一个经验丰富的人。有的人不善言辞,说的前后矛盾。其实,这都不重要。那什么才重要?有人会说:态度。那么,怎样才能在短短的一两次或者两三次的见面中就知道对方的态度是积极的呢?因为从一般心理学出发,但凡想找工作的人,一般都会把自己说的什么“是个认真的人”,“比较坚强”等等。但对于会掩饰的人来说,我们从言语和眼神等行为去判断到底是否合适也不是容易的事。在我看来,判断态度的最绝对一环在谈工资的那一刻。如果对方既不是心平气和的坦然接受,又没有跟你据理力争他所向往的目标工资,那么,你要小心了,这类人有可能会带着情绪来,也或者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类型,能力平平,距离你想象的有一定的差距。
当然,若偏要抱着“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态度去看人,也并无不可。那更多体现的就是企业所付出的各种成本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