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双汇之后,还有民族企业吗?

(2011-03-18 10:21:44)
标签:

双汇

食品

安全

民族

娱乐

分类: 有感而发

我们把所有有关人性的词汇抽调出来描述当下的中国人——贪婪、不安、盲从……很多都是贬义词。当然,不排除这个群体里也有一些善良、还未泯灭人性的同胞。

人们已经习惯于现今社会的浮躁,即使对现行体制有颇多诟病,但似乎在奔忙中已经习惯了这种氛围。哪天一旦安静下来,竟会感到恐惧。

大家从小接受的教育环境是和人家比,比学位(注意:不是比学问),比工作(在这个国度,工作是那么明显的分出了高低贵贱),比收入,比来比去,归结到一个字——钱。人们的价值观牢牢地锁定在经济利益上,为了经济利益,可以不顾一切。

即使是人命关天的食品,经济利益也是高于一切,所以我们能发现煮熟带水还能点着火的面条,煮熟能当乒乓球打的鸡蛋黄,喝了能长结石的奶粉……老外很不解地是:为什么中国人连自己的孩子都不放过?对国家的未来也敢下手?

有些食品企业一度标榜“民族企业”,但也在一次次的食品安全问题中曝露出丑闻,比如三鹿,比如蒙牛,比如时下被热议的双汇。曾经还有朋友推荐我买双汇的股票,思忖了再三,我还是放弃了。我对我们的民族企业实在心存疑虑,在一个没有信仰,没有底线的环境里,企业不是慈善机构,以赚取更多的钱为目的,什么事情不会发生?那可是往肚子里面送的东西啊!

时至如今,很多标榜民族企业的已经羞于谈自己是“民族企业”。我们不禁要问:双汇之后,都我们还有民族企业吗?还有民族大义吗?更为可疑的是,我们还有民族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