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童年与人的成长印记

(2011-01-03 10:05:34)
标签:

童年

市井

宽怀

婚姻

成长

印记

杂谈

分类: 惊鸿一瞥

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来说,一个人有着怎样的童年,大多都可预见他(她)成人后有着怎样的性格。比如,一个从小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长大后的性格一般是孤僻的;一个从小经常遭受打骂的孩子,长大后的性格一般是暴躁、暴力的;一个从小接受严厉管束的孩子,长大后的性格一般是叛逆的,往往与后来父母所指引的方向背道而驰……

我们看一个人,短时间的接触一般所能了解的也仅限于面容、性别、语调、所处社会地位等一些表象的东西,但长时间接触后,我们会发现这个人的脾气秉性、个人好恶等。如果一个人宽容达观,那么可以推断这个人的童年生活是宽松、阳光的;如果一个人斤斤计较,分毫必争,那么可以推断这样的人定是生在底层家庭,而且幼时的家庭教育是缺失的,甚至可以推断这个人的幼时家庭主要以疲于奔命的状态为主;如果一个人对人冷漠,永远是一副事不关己的神态,那么可以推断这样的人一般生在市井之家,家庭亲情淡漠……

由此,我们可以想象,为何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倡导“门当户对”,也就是说,娶媳嫁人,要双方的家庭相匹配,不只体现在经济地位上,还包括两个家庭所处的社会环境、地位等。倘若两个人的家庭中,一个是宽怀大度,一个是市井之徒,那么,很难相信这两个年轻人在一起能有幸福的婚姻生活。毕竟,我们谁都知道,两个人的婚姻等于两个家庭的婚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