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亲的诱惑,让我男孩感到不安

(2008-01-27 20:03:55)
标签:

心生活

心理课堂

母爱

恋母

心理学

杂谈

 

 

母亲的诱惑,让男孩感到不安

(本文摘自《心生活》2007年12月号心理课堂栏目)

/马志国

 

  电话预约之后,我接待了来访的晓成。晓成高高的个子,白净的面孔,一表人才。然而,与其外貌很不相称的是,几句寒暄过后,晓成变得局促不安,几经犹豫,才在一个离我较远的椅子上坐下,开始了我们的谈话。

  通过晓成的讲述我了解到,他今年满20岁,是独生子。父母都是普通职工,对他爱护有加,体贴备至。他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在母亲那里尤其受宠。用晓成的话说,自己 “整个就是一少爷”。初中毕业后,出于种种考虑家里让他报考了中专,毕业后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让晓成困扰的是,他常常感到很自卑,整天心神不定,没有安全感,惶惶不可终日。平时,与人交往总是很紧张,走在街上,也常常感觉别人在看自己,特别不自然。总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不好的看法,越怕自己做不好,就越发紧张不安。

晓成为何这么没有安全感?心理分析的经验告诉我,他这样的心理特点可能跟生活背景有一定关系,于是,带着问题,我让晓成讲述一下他的成长经历。

晓成回忆说:一次与同学发生冲突,父母没有象以前那样帮我出气,只好放过了那个同学,心里特别窝气。还有一次,因为贪玩,和几个同伴偷了一个机关办公室里的篮球,本来自己是随从,但领头的同伴被父母领回去了,自己因父母没有及时出面,而被当作领头的在派出所待了一夜……说到这里晓成停住了,抬起头来看看我,又摇摇头,欲言又止,最后说,反正就怪我父母。

从上面讲述的两件事情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出,晓成有一个特点:把父母当作保护伞,遇到事情就希望父母出面;一旦父母没有做到这一点,他就会自己窝气,并把责任归到父母头上,怪他们没有保护好自己。但是,到目前为止,从他的叙述中我们还看不出不安全感真正的来源。并且,结尾的地方突然停住了,咨询中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可以推测:可能即将说到重点了。但因为后边要说的内容特别困扰他,所以不方便直接开口,很犹豫,很矛盾,想说又怕说。这种时候,咨询师应该稍微等待一会儿,或者适当地鼓励一下,给点支持,他才有勇气继续往下说。

  在我的鼓励下,晓成低下头来继续说:我感觉我的性心理出现了障碍。五六岁的时候,我与女孩玩过性游戏,还和伙伴一起偷看过女孩洗澡,而且还有手淫行为,还有同性恋,有时候与男孩亲热搂抱……总之,我觉得我对性的这种感觉和做法是肮脏的……

  童年性游戏,跟孩子们玩的别的游戏没多大区别,对孩子来说,仅仅是一个游戏而已,不代表他真有什么邪恶肮脏的念头;手淫也不过是正常的自慰行为,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三四岁的小孩子都会玩弄自己硬挺的小鸡鸡,更何况晓成一个大男生,有手淫行为也并不奇怪;至于和男孩亲热搂抱,许多人在青少年时期都会有类似的现象,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性倾向不象成年人那么明显,那么稳定,他们处在性取向比较混乱的一个阶段,跟同性朋友搂抱亲热一下也还可以接受,并不说明他就是同性恋。但为什么晓成会觉得性是肮脏的?什么事情导致他产生了这样的观念?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沟通,了解晓成更多的情况。

  随着我们交流的继续,晓成的话题又回到了父母身上。他说:我不喜欢父亲的性格,他不成熟,太软弱,不象个男人,没有阳刚之气,家里什么事都是妈妈说了算……

  我用眼神鼓励他说下去,他看我只是静静地倾听,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继续说:

  我看得出,妈妈对爸爸没有多少感情,反而对我很好,很亲近。记得上小学了,妈妈还经常让我搂住她亲吻乳房。后来我上中学了,妈妈对我还是那样亲密地搂搂抱抱。夏天,我们在家里,妈妈就穿着内衣,甚至只穿胸罩、短裤,在房间里来回走动,一点也不回避我……

  说到这里,晓成低下头,开始咬自己的手指。过了一会儿,又继续说:

  记得初中的时候,一天晚上,爸爸没有回家,妈妈把我叫到了她的屋子,让我钻进她的被窝,把我搂在怀里亲热。正好这时,爸爸回来了,而且还有爸爸的同事。虽然他们没有看见卧室里的情景,但我能感觉到妈妈的慌乱和尴尬。那以后的一天中午,天气很热,妈妈躺在床上,就那么穿着内衣和胸罩,几乎裸露着整个身体。她又一次把我叫过去,搂在身边躺下。这时,我第一次非常激动地抱住了妈妈,使劲亲吻她的乳房。我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冲动,下身也勃起了。我猛然意识到,这和以前亲近妈妈的那种感觉不一样了,是一种异性之间的感觉,不是母子之间的感觉。我强行止住了自己,跑出妈妈的屋子。

  说到这里,晓成紧紧地闭上双眼,好久好久,沉默不语。

现在,总算找到了困扰晓成的心理根源,那就是“亲子三角关系”障碍。精神分析心理学认为,人在性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四五岁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性蕾期”。孩子在这个时期开始对两性差异的关注,对不同的性别对象有了不同的情绪反应,是性心理初步的萌芽阶段,因此叫作“性蕾期”。这个阶段,孩子通过对异性家长的亲近,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女孩会对父亲亲近撒娇,排斥母亲;男孩会对母亲亲近爱抚,害怕父亲。于是,就形成了一个“亲子三角”阵容。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性心理大约在611岁(大致就是小学阶段)进入“同性期”,这时候孩子多跟同性朋友交好,排斥异性朋友。孩子开始向同性父母学习模仿,男孩会逐渐与母亲疏远,亲近父亲,向父亲学习如何成为男人;女孩也不再与父亲过分亲热,转而亲近母亲,学习成为女人。大多数孩子逐步结束“亲子三角关系”, “亲子三角关系”引起的冲突得到化解。可是,有的孩子因为特殊原因,没能很好地向同性父母学习,依然陷在异性父母的亲密关系中,就会形成“亲子三角关系”障碍。晓成就属于这种情况,到了向父亲的学习的阶段,依然脱离不了母亲的怀抱,却因为父亲不象个男人而不愿意向他学习,产生反感,排斥父亲,结果就是他自己没法成为男人。母亲对父亲缺乏感情,把感情过多地放在在儿子身上,几乎把他当作自己的男宠来对待,这就更加深了晓成对母亲的依恋,作为孩子的他,想逃离都困难。

那么,晓成为什么会在生活中处处感到不安呢?第一,孩子在接受母亲诱惑的同时就容易感到不安,这一点很好理解,就是接受普通女性的诱惑,内心感到不安都很正常,更何况那是自己的母亲!第二,始终生活在母亲怀抱里的男孩,就是容易产生不安全感。因为即使生理年龄上长大了,这种男孩在心理上也始终成不了男人,没法象个男人一样面对生活,面对周围人,面对这个世界。在他们内心里,这个世界就是不安全的,他们需要母亲的保护,自己没有勇气和力量应对。有时候需要的保护被进一步放大,不止依赖母亲的保护,还依赖父亲的保护,时时处处,碰到事情就需要父母替自己出头。他们已经习惯了父母做自己的保护伞,父母往往也配合得很好,这就是为什么,晓成跟同学发生冲突,父母没有替他出气他就窝火;在派出所待了一晚,他也首先归因于父母没有及时出面。

找到问题的根源,解决起来就容易了。经过处理,晓成逐步脱离了母亲的怀抱。咨询结束,分别的时候,晓成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您的意思是说,我还是有希望?”

  “没错!”我肯定地说,“振作起来,你也是堂堂男子汉。”

  晓成挺起胸膛,这一看我才由衷地感叹:现在才真正是一表人才。

临近新年的时候,晓成打来电话,向我祝福新年。我感到很欣慰。

 

 

【专家提示】

母亲过度溺爱儿子,把儿子作为全部情感的依托,这在中国的家庭里非常常见。父亲宠爱女儿,也是一样。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特别不利的。如果您的家庭就属于这种情况,建议找专家做做咨询。晓成的问题,实际上不完全是他自己的问题,是妈妈的问题。单从晓成身上做处理,不是绝对不可以,但是即使处理了,也很容易反复,因为他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专家特别提示:如果您对孩子的溺爱还没到这么严重的程度,那最好。要注意避免对孩子的过度溺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