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智辉其人;二、智辉书法浅识

(2011-02-06 15:32:31)
标签:

杂谈

分类: 清一阁*易道禅道
                     智辉其人

      

                                                                    ------------清一

http://s2/small/509e0f1644d45daba9961

  http://s10/bmiddle/509e0f1644d457582e789

 

http://s10/bmiddle/509e0f1644d4576b1b5b9

 

http://s6/bmiddle/509e0f1644d457a9eb085

     最少有三年了吧,南京的各色场合,不时都会听说一位高人,曾经外家功夫了得,后来太极修为过人,书法造诣登峰……最重要的,此人虽居城市,却远离尘俗,不拘流例,傲世独标。很多次从不同人的口中听到类似的敬辞,令人称奇。己丑夏末,往访定山寺,得识“悲心救苦”,四字清净冲和有悲悯意,俱大情怀。当时疑问“南京还有人能写出这么本心自然的圆满之字”?很有弘一的清简意味,却比弘一多了份古格和担当。智光法师介绍此为“智辉”书。

     清一幼时因为体弱至懒散,诸事从心出发,只爱脑子里运作,能考满分,作业都可以不做。如此荒废了习字,虽也读帖,字总是写写停停,至今不敢为外人看。自己写不好字便对写字好的父母兄长特别羡慕。长大了,更对书法好的人特别崇敬。天性随缘,也不曾援书寻人。只是记得了智辉这个名字。

    庚寅晚秋,智光法师引荐,清一有幸终于得识智辉师于市文联(南京美术馆)。

    初识的印象,直觉得此人能量场超大,却又能清净自处,寓动于静。想必有深厚的禅修功夫。闲谈到午,一帮子人共餐,好像智辉师话不多,但有问,答必简约得当。此必深悟阴阳,能体形察势之人。世俗叫感觉能力好。具备这种能力的人,自己不枉,别人不累。于是,断定其书法当合易理了。随后看其作品。果不其然。

    那天,随行的人为我们展示了智辉师不同风格的作品,不管篇幅长短,字字圆融,幅幅精彩。一位孤独如碑的修行者却温和如水,寂寞寻常、雷霆万钧却蕴藉!在场的书法家、画家,眼内心底充满震撼,言语口中透着崇敬。文联的李书记方馆长当即邀请他来办展览。

    分别的时候,智辉师赠我们每人一套《智辉书道》、《智辉拳道》。

    已故艺术评论家郑奇在《智辉书法略识》中,感叹智辉师“真性情中人”。原因好友智光出家缘起由他,于是承诺“我陪你出家”,听来轻松接近于玩笑。虽说以佛家因果论,智光出家纯属因缘成果,到底“性情中人”智辉还是觉得过意不去。于是真的就陪智光于黄石东方山弘化禅寺剃度出家。

    用行为兑现那句信言,得付出多大的名声代价。清一以为出家不是件小事,门内槛外,性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有义气、勇气、胆气。光有性情,率意而为,不拘小节,跟着吟诗作赋吃肉喝酒容易,大是大非、名誉气节国体国格却不是件容易的事。义气可以促人立行,为江湖揭竿,为天下打拼。理智仁则让人针别是非,放弃得失。勇气种种,有武夫之勇有匹夫之勇。智辉师出家时,已届人生不惑,认知能力,思想境界,各方面综合成熟。为一诺而诚信如此,如今世道,几人能为?有信之勇近乎义。武家出身的智辉,深知江湖道义永远根植于诚信,夫子言“民无信不立”,信已深入其内心。义从来与“忠”相孪,身为东晋大将军、严相卞壼之后的智辉(卞维钧),先主遗传给他的不仅是文武兼备的德才基因,“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勇”才是卞氏一脉生生不息的源泉动力。如今位于南京朝天宫下马碑的卞公祠,就是东晋皇帝为了纪念卞壸及儿子而造的,还有“御赐忠节坊”、“忠孝泉井”。他的先主不仅文韬武略,更是著名的书法家,其草书尤其高标。如今的西安碑林里还有一“行书壁碑”,此碑已为无价之宝。

      出家的经历常常由外事至内心,使他纠结。无常迅速,生死都不是大事,何必解释。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入神仙境地。

      认识智辉后,师未曾计较我的天真稚语。反而时常教导我们拳理书道,但凡他的作品被我们读之入心的,必仁慈宽厚地摘下送出,“观云”送了我,很少的一张画送了曹书记。师爱结善缘,并不为自己,每每皆求人帮助,“快把他师哥(智光)的庙建起来”。

      聚得多了,慢慢熟悉起来,师兄们都说我之童言最适智辉师书境,要我给师写篇文字,智辉师文武兼备,拳书渐入化境,我一介小女子,于是心里忐忑。女红针指如何彰山水大观?书展在即,唯有谨而从之,慎而呈之,方不似矫情。

      如今想了解谁,只要谷歌百度搜搜,就能捋到一大堆资料。面对这么一位高人,网上就是那么几篇文字,不过郑奇的《智辉书法略识》、张文浚的《再谈画学与拳学》,且都是冰山一角,天风稍息,言而未尽。后来问了才知道,智慧师一贯不让人敞开来写他报道他。智光师的《序言》正是拧反过劲的范本。

      我如今写来,也只能把直接间接知道的智辉师转告大家。不求言尽,只望从实。

 

                                                                             2011.02.06 于 清一阁

关于智辉:

    * 智辉师从小识字,过目不忘,时也曾与我说过,谓“凡写过的帖,皆不能忘”。

    * 其武功不用说了,三十岁时,外家功夫已了得,打遍江南无敌手;后来福慧双备,机缘因果,又得太极高人传授,自己勤学苦练,以禅道验证实践太极,将拳理辩证容进书法,以道入武,以禅入书不经意中已如如妙境。

    * 1956年生于南京,幼承祖训,修文以立德,习武以强身,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于文武之道。

    * 30岁侧立高僧圆霖法师门墙,四十岁接受黄石东方山弘化禅寺住持正念法师剃度出家。心仪弘一。两位大德高僧的人品书道,促使他追溯旁及汉碑、章草,晋、唐法书,终集大成。

    * 崇尚书为心画,有数十卷手抄经文,每卷十数米或几百米,皇皇巨制,叹为观止。藏家皆以能得智辉片书只字为荣。

     了解智辉师的最好方法,先去看他的书法,然后跟他学习太极拳,学习的过程就是比照矫正规范清净自己的过程。他的人品人格于日常生活中,默如细雨微风,让人明白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德之高境莫过于“处无为之势,行不言之教,”。

     如果想快速了解智辉师,请点击:智辉书道(3)_森林草甸_新浪博客

                           blog.sina.com.cn/s/blog_509e0f1601009gok.html

连着五篇都是介绍智辉师书道的,你不仅可以了解师之为人还可以欣赏到他的书法

 

             智辉书法浅识

                              

                                                -----------------清一

  

      第一次拜赏智辉师的书法,脱口玩笑说“您的字太好了,世俗里面来论,您会吃亏。”师愣了一下,点头称是。心照不宣,我们都明白这个时代,书法评论的标杆有多高,标准在哪里。快餐文化速食时代,美女以整出来的比剩下来的,声音以狂躁暴略的比丝竹管弦的,书法绘画的认识也多停留在技法的斤斤计较、笔墨的枯湿浓淡。最重要的精、气、神、心、情、意,少有人能身体力行地切中要害。法乎其上,方得其中,礼崩乐坏之际来谈礼乐,无异于天井流云,泯玩不智。

      一般来说,知识、技术、技能的获取,都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戏曲音乐、书法绘画、太极易经,要掌握它,就得先知道它博览它;道、德修为则必须“从有到无”,以至符合自然中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的“道”。老子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更高的第三重境界属于“道之上”---近似与神对话的境地。道是有意无意之间,偏左则将,偏右趋神;只有不经意,淤泥碧水清风徐来的不经意才能在瞬间呈现拈花微笑的至美。古来可数的那些神妙之作无不出入此境,此境也是历来诸事(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百家(书画音乐儒释道)的不二追求,知道有此追求的人,已身怀“技艺”,心知“有道”的人,已艺臻长境;无此,则不可与论道,更妄谈“道之上”与“神之境”)。

      中国文化的最高端都是相通的。礼、乐、射、御、书、数,易经和太极,书法和绘画,音乐和诗歌,戏曲和歌舞,……书法与太极合,太极和易经合。“易,无私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变”。易理和佛理亦合。

      初赏智辉的书法,只觉通篇钢丝内拧,弹簧外张;阴阳相乘,虚实相生;不管多长的内容,统统内气充盈,圆融饱满。仿佛一气呵成。通篇清净内敛,尺幅烟云乾坤。有弘一的清空,却又有弘一没有的绵密雄浑,排山倒海。你会被他的神完气足震撼,你不知道气由哪里开始,也不知道息由哪里结束。似六百年水墨之声中大武生的对天长啸,也似西洋歌剧中的经典咏叹。当然,最似太极行拳中“平、正、侧、斜”圆的风涌变化,鬼神莫测,无穷无尽。只有把视觉心意的分辨率提高N倍,才能发现行笔中的“收、按、提、放”、“显、隐、驻、藏”,无不法度规矩,笔有来历。但是,一般人根本目不暇给,误以为走线短促圆肩就是俭省。于陈法里去套他的变法,真下之下矣。殊不知,智辉书之妙处正在于此,去看他的《金刚经》《法华经》,其中有他“不避寒暑,夜以继日,一连数月地闭关、打坐、书写”的身影。其勇气、毅力、胸襟,正合“打七、闭关、修庙、建塔”的佛事境地。也只有这种状态下的字才能静如安山,动若飞泉,气度恢宏,天人合一至不食人间烟火。智辉师的书法含蓄偏周到,放逸偏法度。

      读智辉师书法的另一个感觉就是“尘世外、清净、飘逸、无定法”。

     气推动之下的草书,意气回环绵柔,同时深蕴应对转换,内气充盈。变化沉着使坚韧应运而生,缠丝缭绕使刚劲并济谐成。此正阳赖阴生,实驭于虚。所以看他的草书是种享受。只见龙飞凤舞却温文而雅,回环跌宕却柔而不媚,势雄气巨,烟云百里,绵绵不绝。此当属《黄帝内经》里所讲的“炼精以化气,炼气以化神”的结果。

    由象的角度来看,通篇大小错落、起伏跌宕,字与心合,心与境合。运笔时而一泻千里,时而转折顿挫,静如泰山,动如脱兔,刚柔相济、快慢相间。反者道之动,行云流水。浓淡枯湿就在阴阳虚实的应对转换中自然产生。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书法不经看不耐看,人工安排的痕迹就像整出来的美女,精到的整容医生一目了然。

      好的书法作品如果拿“线条、结构与章法等形式”来量,则“动静、方圆、疏密、开合、虚实、浓淡”无不合于“规矩”,但辅成、生发之间皆源于“有意无意”到“不经意”的抽象呈现,易经六爻之动,八卦之变,六十四卦的更替也是,万物类象,宇宙人事莫不如此。笔断意连,意气风发,正是书法象数理的最好呈现。

      郑奇先生认为师的秃笔短锋草书经文最经典,谓之“落笔力压千钧,转笔如折钗股,收笔顿、放、提、按、收、藏,走线短促,似有似无,似实而虚”。自此再谈“字法”实为不知“变法”,“陈法”更不足道!书法宗旨为传情达意,得意直可忘形!此道于诗、于书、于画,无一例外!

  蔡邕《九势》云:“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

     由太极之道入手书法,笔力、笔势自然法门独具;佛法禅修,终至高天流云。我想师练书亦是练功了,当然,练功也是作书。看他的字,无论尺幅、篇章,无一不似沉身悬肘、虚灵顶劲、轻松自然的人,或者干脆都是鲜活的平常人。果然,智辉自认为书法“如人本样,行、走、坐、卧、蹲、跳、俯、仰,姿势不同,皆是人也。”此真大自然的自在见识!悟此则力透纸背,独得古风

     张文俊教授在《再谈画学与拳学》的文章中谈到绘画与打拳的关系,举例讲述了智辉师的人品。还讲到了繁与简。清一以为世上没有不合简的繁,也没有不依繁的简。这一点懂《易经》修太极的人都会深明。《易经》告以“否极泰来”“阴极则阳”;太极里要求息“摇”以“拗”。若知书寿长于人寿,应知真空不辱自名。大道至简,书出本心自然才是正道。

     还说到空(虚实转化)的概念。现实中,对于空的理解各家不同。这反映了世界的多样性和认知的差异性。不宜高低贵贱来论。物质的角度,确实存在不同,主妇认为的空就是“油盐酱醋茶”没了;石油煤炭的GDP为零时,经济学家推说“这部分资源”已被采空了;IT专家删除所有的内存谓之空,道家为了纳而吐尽,佛家则是一念不生,如如不动,往亦如来……

     艺术没有标准,全在于心,认识评价的过程也是自我见识暴露的过程。亦如看戏时的叫好,急不择口,大呼而出的自是真懂,跟着叫的不乏矮子,艺术教育的结果,能多些跟着叫好的“矮子”总比执着死扭的聋子瞎子要强,夫子提倡“诗教,温柔敦厚”,根本于此。如今不乏教,只可惜“好戏”太少,聋子瞎子矮子亟待提高,不该埋怨更差的矮子聋子瞎子,无好戏至此。智辉师的书法,不光于“知、识、技、术、法”的层面上是“好戏”,即使于“道、道之上”的那个层面,也不失为“好戏”。因而,智辉师的书法不仅可以欣赏、可以怡情、可以悦性,还可以为教化!

                                                                        2011.02.06  于  清一阁

 

http://s10/bmiddle/509e0f1644d457582e789

 

http://s7/bmiddle/509e0f1644d4577410c76

 

http://s7/bmiddle/509e0f1644d467f37f016

 

http://s8/small/509e0f1644d467aa4e1a7

 

http://s12/small/509e0f1644d467b2e2c7b

 

http://s3/bmiddle/509e0f1644d467be78342 

 http://s15/bmiddle/509e0f1606e20a60c26ce 

 

http://s10/bmiddle/509e0f1644d467e331d59

 

http://s16/small/509e0f1606e20a66712af

 

http://s4/bmiddle/509e0f1644d467d0cfd53

 

关于智辉书法:

    * 据说智辉四十岁他去广东云门寺朝山,对山门上一副对子凝视良久,突然悟了书法的感觉,于是开始练习,今日终有所成。

    * 2006年在南京办个人书法展

    * 耗时20天、每天书写20个小时,所得的一幅500米长的《法华经》蔚为壮观,更见功力。

   2011年3月31日还将在市美术馆再举办书展

    * 整部的《金刚经》、《法华经》。装裱成好几箱,奉献给寺观庙宇。定山寺建成之日,大家可以来瞻观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