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遍内蒙】通辽市扎鲁特旗鲁北镇·寻找母亲的足迹

(2011-08-23 21:57:39)
标签:

通辽

鲁北

走遍中国

旅游

走遍内蒙

分类: 【走遍内蒙】

行程:20110822下午乘通辽到鲁北的425次汽车(蒙G27447),15:30发车,于18:00到达鲁北,全程155公里,走行2:30时,票价35元。晚向东走黄山街、长江路,政府广场,原路返回。入住旅馆。

20110823早起向西走黄山街、军民友谊路、炮台山公园、泰山街、黄河路,返回。
乘鲁北到白音花的300次汽车,8:30发车,路上修车大概一小时,手机时间停在11:05。11:50到达白音花,全程50公里,票价14元。
(白音花是个神秘的小村庄,白音花又叫东乌努格其或东乌额格其,其实白音是巴彥的又一种译法,是富裕的意思。这个小村子是个在地图上很难查到的地方,也是我这次行程的主要目的地。那里有我藏在心中几十年的一个迷。)

http://s2/middle/4fbffe47hab7b4a825081&690
汽车就停在上图写有“市运鲁北分公司”的大门外,感觉有点象大车店似的。但是这里只是车站大院的侧门,车站的正门的正门在大楼的另一侧。

下了车走到正门处,就有好多小三轮或私家小汽车司机围上来揽客。问我去哪?我说去乌牛格其。又问去东乌牛格其还是西乌牛格其?我说是东乌牛格其。然后他们叫来一个小伙说你去东乌牛格其找他。那小伙子就问我去谁家,我说就去那个地方谁家也不去。我问得多少钱,他说有100多公里,车费100多。我觉得他们说的跟我已经掌握的资料有出入,再说我当天就没想到要过去。就去找旅馆。找了一家带独卫有淋浴有电视双人间带大床的才60元,很干净也很安静。不过坐便有点滴水当时没有发现。


http://s5/middle/4fbffe47hab7b4b2a3a94&690 从旅馆出来就去找吃的。见一老者蹲坐在路边就上前搭讪,问了些东乌牛格其的事,他好象也说不准。聊天得知他可是当地的老人儿了。他是汉族,但子孙都随了蒙族。他家开有一清真饭店,他说可以去他家吃饭,价格便宜。

http://s16/middle/4fbffe47hab7b4bc2c3cf&690

http://s7/middle/4fbffe47hab7b4c6a9f36&690

http://s1/middle/4fbffe47hab7b4cf3f500&690

http://s7/middle/4fbffe47hab7b4dab1626&690 晚上街面上好热闹,到处都是烧烤。可俺的肚子非常娇气,好多东西不敢吃。只好继续向前走。

http://s16/middle/4fbffe47hab7b4e52ea2f&690

顺着黄山街、长江路,稀里糊涂地走到了政府广场。广场对面的百货大楼前正在搞促销活动。

http://s7/middle/4fbffe47hab7b4eeb7d56&690

广场老热闹了,好多群穿着艳丽民族服装的妇女们跳着舞扭着秧歌(看不明白扭的是什么)。

http://s15/middle/4fbffe47hab7b49e9b55e&690

 肚子里还饿着呢,不然的话就在这里呆到散场!最喜欢大大的广场了,到哪里有时间都去看看夜色下的广场。

 

http://s10/middle/4fbffe47hab87d3d27029&690

http://s9/middle/4fbffe47hab87dcffd598&690
回来还是采纳了那位老者的意见,到他们那家清真饭店吃的。菜量真是太大了,每盘都是满满的,要是人少你可千万问清楚菜量,不然可够你受的了。

店里服务员特别热情,我问东乌牛格其在哪,她专门跑到另一饭店问的老板。因为那家有一张很详细的贴到墙上的地图。要说内蒙人就是热情,这要是在沈阳才没人管你这事呢!


http://s3/middle/4fbffe47hab87dd988162&690
第二天(2011-08-23)早六点起床就去了汽车站,头天打听好早5:30开门。我问了问事处的女子去东乌牛格其的车什么时候走多少钱。她帮我问了问但也没问清楚,让我7点再来问。回来看时间还有富余就顺着黄山街、军民友谊路蹽到了炮台山公园,公园正在修建。我看到了有个待建的扎旗晨练广场。上到最高处下来顺着泰山街、黄河路,返回旅馆。

 

http://s1/middle/4fbffe47hab87de4058e0&690
新建的台阶


http://s11/middle/4fbffe47hab87def7674a&690
泰山街道


http://s16/middle/4fbffe47hab87dfae80af&690
炮台?看着好象是碉堡呢?


http://s11/middle/4fbffe47hab87e056556a&690

http://s9/middle/4fbffe47hab87e0eef358&690
泰山街道


http://s12/middle/4fbffe47hace1919f9ce9&690
一大早就有小客了,这样的站牌子没仔细看不太明白是怎么设计的。


http://s11/middle/4fbffe47hab87dc67595a&690

http://s14/middle/4fbffe47hab87f783454d&690
回来退房主人却不在,买火车票的人在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说是主人八点钟才来办事。我的天啊!我8:30发车。

去车站又去问那位女士,她说坐8:30去右中的车就行。我又问买到哪的票时她就拿不定主意了。她去问了司机回来说那趟车的司机没有来请再等一会儿。后来我看见一位老者就向他咨询,他指着院里的汽车说就坐这趟车。这时我心里有底了就问售票处的服务员,她说到白音花下车就行了。直到这里我还是有点不明白究竟应该在哪下车村名叫什么。我又问了乌牛格其与乌额格其是不是一回事,有的说是。有的也不太清楚。后来我才明白,我要找的地方在地图上是有的,但标出的名不一样。有叫乌努格其嘎查的,有叫巴彥花嘎查的,但车站的站名却又是白音花。等我去白音花的时候,车在乌额格其抛锚了(如上图),车轴上的什么东西坏了要焊修,跑起来直响。司机不敢快开最后以5公里的时速好不容易走到了乌额格其,找到了一家修车店。在修车过程中,车上的几个内蒙人和我唠起了家常,问我为什么去那么个小地方。说你要去那里的话就不要去了,那里跟乌额格其没有任何区别。听他们的话那个地方是一个非常不值得看的地方。我问那里很小吗?答说也不是太小。说去那里就走不了了,没有车了。我问了跟车的售票员,还有没有车。说是有趟中午12:10从鲁北发出的。还有12:40去乌兰浩特的,但是两趟车都不从这里走。到右中的车有时不到白音花就上省道了。我想白音花是我这次出行的主要目的地,都走到乌额格其这里了再走三四里就到了我为什么要放弃?无论如何我都要看一看这个传说中的东乌努格其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


http://s13/middle/4fbffe47hab87f81bd9fc&690
汽车终于把我带到了这个神秘的小村子:白音花、巴彥花、东乌牛格其、东乌努格其、东乌额格其,巴彥是蒙语富裕的意思,白音应该是巴彥的不同音译。乌额格其是蒙语狐狸的意思,早年这里是个牧场,狐狸较多。那条不远的河也叫乌额格其河。这里原先应该是多么美丽的地方啊!

上图是村子北面的两座小山,据家兄后来回忆:那些山上有好多桑树,有兔子。山好高立陡立崖的。但据我观察那些山应该只有几十米的相对高度。说山高可能是因为当年他们都是小孩儿看着山高的缘故吧?


http://s13/middle/4fbffe47hab87f8d2fb1c&690
去村子的路边长满了线麻


http://s16/middle/4fbffe47hab87f97ad56f&690
远处的五龙山(有仰佛的模样你看出来了吗?)


http://s4/middle/4fbffe47hab87fa136873&690
村子北面的山


http://s8/middle/4fbffe47hab87fabb3f57&690
走近了才看清,那白花花的原来是荞麦花。


http://s16/middle/4fbffe47hab87fb632bdf&690
挖开的石沟


http://s13/middle/4fbffe47hab87fc0b03cc&690
村子东北的小山包,能看到几只吃草的牛。


http://s12/middle/4fbffe47hab87fca393bb&690
村头有一蜂场


http://s8/middle/4fbffe47hab87fd3c1737&690
村子里还有基站呢!


http://s14/middle/4fbffe47hab87fdd4c89d&690
这是条由北向南的路,很直很长。


http://s4/middle/4fbffe47hab87fe7c9043&690

http://s4/middle/4fbffe47hab87ff2461f3&690

http://s2/middle/4fbffe47hab87ffcc3d31&690
这是座很传统的院落,房子的修造方式很苦老,房顶上看起来凸凹不平,好象有包米茬子(有人说就是)。


http://s16/middle/4fbffe47hab880074213f&690

http://s11/middle/4fbffe47hab88010cb7ba&690

http://s14/middle/4fbffe47hab8801b4821d&690
令我意外的是这里还有一个汽车站


http://s2/middle/4fbffe47hab88024d2691&690
这家可算是有钱人了吧?光汽车就好几台。


http://s10/middle/4fbffe47hab88030449c9&690
这条街道很平整,应该是345乡道。


http://s5/middle/4fbffe47hab87f6eacac4&690

http://s8/middle/4fbffe47hab88303a98a7&690

http://s3/middle/4fbffe47hab8830c3f362&690 村子里最高的建筑

http://s6/middle/4fbffe47hab88317b20a5&690

http://s15/middle/4fbffe47hab883213b94e&690

http://s1/middle/4fbffe47hab8832ac43c0&690

http://s13/middle/4fbffe47hab883344ce0c&690

http://s11/middle/4fbffe47hab8833dd742a&690
走进一处超市时,问店家的小女孩会不会说蒙语,她说从小说,现在鲁北上学已经不说蒙语了。问她的两个小弟弟会不会说,她说她俩弟弟根本不会说。她的爸爸是蒙族人她的母亲是汉族人,但是她爸已经不教她的弟弟们蒙语了。去另一家的商店时听到两个男女主人在说蒙语。我问他们村子里有无七八十岁的老人,男主人说有一位L姓老家盘锦的人家。并告诉我他家的大概地址。

我一路打听来到那家,全家人正在一起吃午饭呢!我问老人认不认识我的父母兄弟,老人怎么也想不起来了。我送了两瓶小酒给他,他们想留我吃饭。我谢过之后向回走去。

后来我才知道:当年我的父母兄弟只在那呆了半年多时间。离开那里已有五十多年了,现在的七十多岁的人那时刚刚二十出头。也许他们不会注意一个外来户的。有人问我不认识为什么要送东西给人家?我想也许当年我的父母兄弟吃过他们家的一颗菜一勺米呢!


http://s11/middle/4fbffe47hab8834760d4a&690

http://s4/middle/4fbffe47hab88350eaf63&690

http://s1/middle/4fbffe47hab88359801c0&690

http://s10/middle/4fbffe47hab8836308419&690

http://s15/middle/4fbffe47hab8836c917ee&690
再见了巴彥花!也许今生我再也不会来了,但你的模样会永远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http://s7/middle/4fbffe47hab883761ad96&690

http://s12/middle/4fbffe47hab882fa2026b&690
解疑:

一、我为什么要去巴彥花?

答:因为好多年前,我们赶上了挨饿的年头,树皮青草都成了稀缺之物。据说当时内蒙由于是少数民族区域,不用缴公粮。人们丰衣足食,在人们连饭都吃不上的时候,他们那里牛羊马肉都是家常便饭。当时那里很发达,割草都用机器,打稻子也用机器(脚踏的那种)。当时从蒙区外面招民工割草,好多灾民奔向那里寻求生路。我们家也和好多灾民一样偷偷地随着灾民流到了那里。当时在通辽有专门管灾民的站点,针对不同的灾民分流。人家问你会干啥?你说会裁缝好吧去城里上班。问你在家干啥地?你要说种地的就把你分到农村牧场去了。俺爸就是说是种地的,因此就被分到了离鲁北还有五十公里的那个小村庄:现在的巴彥花嘎查。

因为从小就听老人们说起鲁北怎么样怎么样,鲁北两个字就深深地在我的脑袋中扎下了根。鲁北是个什么样子?那个小村子怎么样了?当年是不是应该回来?这些都是我要去解答的问题。

二、当年父母为什么又回到汉族区呢?

据母亲说:那里没有学校,孩子上不了学将来没有文化。后来我又证实:当年是有学校的。但是不用汉语,教材上面倒是有汉字,是双语对照的,可是没人教汉语。村长当时让舅舅留下来教汉语的,但是舅舅年少没那份心思没答应。

另一个回来的说法是:原居住地的领导感觉老百姓全跑掉了有失颜面,所以想方设法把跑掉的人给找回来。在通辽和鲁北到处设点劝说灾民返回家乡。后来说蒙族人说话你们听不懂,杀了你们你们都不知道,当面说啥你们都不知道!这样一来着实吓着了好多人,毕竟拉孩子带崽的,谁不怕呀?!后来有人专门为了“出跳”制定了严密的计划,半夜三更地偷偷地出村,在哪里集合,在哪里坐车,从哪里走。反正是秩序井然地逃出了那“危险”境地。当时人很多,坐在马车上人直往下掉。想想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

三、当年回来的决策对不对呢?

人不能同时进入两条河流,人们的决定难讲对与不对。

如果是不回来的话,也许我会在那交通不发达牧草不太肥美的山地草原上的一个小村庄待上一辈子,过着日出而牧日落而归无忧无虑的与世无争的生活,喝着奶茶大口地吃着手把肉,看着蓝天白云唱着牧歌。找个蒙族姑娘当媳妇,再养上一大帮娃儿。一辈辈地重复着生娃放羊娶媳妇生娃放羊娶媳妇的单调生活。有点空闲时进趟城逛逛街。但是谁又能说这样的生活不好呢?这是多少人一辈子向往的生活呀?

但是用现代人的眼光看,那里闭塞落后交通不便等等等等,几乎所有的落后的词汇都能贴上它。在那衰败的山地草原上你得不到富足、荣耀、等等等等。你拥有的也许只有那低矮的小屋淘气的孩童不太俊美的老婆等等等等。也许这些都是你不想要的,可是得到它又谈何容易?

人常说有得必有失,也许得与失是对等的。也许是不对等的。人们通常都是生活在别人建立的价值体系当中,其实都是对岸的花远山的景而矣。生在那个小村子里有什么不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