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见闻

标签:
挑山工高香见闻道人布面泰山 |
分类: 游玩散记 |
泰山见闻
8月5日,自泰山极顶下撤,经南天门一路石阶而下,见闻有四,颇有不解之处。
见闻一
一身清风,朝拜玉皇大帝。5元门票,朝拜泰山奶奶。
一身清风,朝拜夫子庙时,和尚一领着走到门口的我来到高香处,要我买高香。且指着高香说:“不贵不贵,可以便宜点。15一支。”
我问:“不买高香,不能拜吗?”
“能拜!能拜!”和尚一连忙说。
我转身,步入正殿,虔诚地朝拜儒家的创始人,中国的教育家去了。
出正殿,去西边朝拜。和尚二紧跟着问:“你有儿子吧?买柱高香拜拜?”我一边拜,和尚一边敲着木鱼说着,后边说了些什,我则忘了。
去东边朝拜。和尚说:“不用烧高香,拜三拜就是。”拜完三拜,和尚拿出一个空的红包,说:“多少不限。奉点香钱吧?”
我感觉自己要晕了……
见闻二
或许为了生存,或许为了顾客,十八盘上多了些双人抬架,乘坐全程者80元。
一块厚厚的布面,两头用木棍缠绕。抬架人将缠绕布面的木棍肩上一扛,乘坐人布面上坐好了,双手分别搭在抬架人的肩膀上。乘坐者一声“好了!”,两个抬架者便一起用力,并肩齐步,向着陡峭的十八盘攀登了。
乘坐者幸福满溢了身心,一脸的惬意,优哉悠哉。抬架者神情严肃,汗流浃背,一往无前。
观望者或者羡慕,或者不解,或者不屑。
我则想:给我钱,打死也不坐。
见闻三
平日里,大家见到的泰山挑山工,都是挑着担子一步一步攀登十八盘的。其一步一步,不慌不忙,持之以恒地负重攀爬,其坚韧精神被我们惊异与景仰。
十八盘上,我们见到了一位挑着巨大的担子下山的挑山工。什么东西可以那么大的面积呢?近旁一看,原来是满满的4袋子空矿泉水瓶子。一路下撤中,他一边休息一边从垃圾箱里继续搜集。袋子满了,便塞在捆绑的绳子之间。
看得出来,即使空瓶子,多了也沉啊。感动里,慌忙摸出相机拍照。背面照不理想。紧走几步,从前面抓拍了两张。心里略感满意了。
挑山工说话了:“你给俺照相了。给俺几个零花钱花吧?”抬头望去,瘦削黝黑满脸汗水的挑山工实在不易,这话却说的很容易。
泰山在,挑山工就在。多少年了,从没有听说挑山工有要零花钱的说法。我见了。
见闻四
快到中天门的一个地方,见到一处神仙道人测算占卜的摊子。两位道人僧袍卦衣,长发飘飘,眉须髯髯,大有仙风道骨的气派。不同之处,他们一位是白发飘飘,一位是黑发飘飘。
上山下山的行人络绎不绝,却不见得有人伫足测算,只是旁边的庙宇里,不时的有人烧烧高香,祈求祝福。
忽然,黑发道人拥抱了一位登山女郎。用力地拥抱,亲切地拍打着肩膀,头脑温存地摩擦在女郎的肩胛处。女郎不反抗,任其拥抱。细观,女郎原来是一外国美女也。
黑发道人手一松,女郎要走了。道人示意再抱抱。女郎站住,道人伸展双臂,紧紧抱住女郎的腰部,举了起来。女郎不动,任其抱着,直至力尽而放。道人毕竟不年轻了,看样子有六七十了吧?
都说出家之人六根清净,弃绝红尘了的。怎么大庭广众之下,竟有道人抱美女的举动呢?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出家之人如此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我却是第一次见了。
见闻六
东观西望之际,看到南天门的东边有一处卖拄杖的。“给妈妈买一根吧”,这么一想,立刻走过去询问价格。
“六块”。老板说。
“能便宜点吗?”我问。
“那就便宜点。四块钱卖给你,赔钱买卖了!”老板很大方似的。
考虑到买下来,下山途中,或许于老师他们用得着,就买了。可是,他们说用不着。且说,肯定买贵了,山下说不定也就两元钱一根呢。
……
将到红门的时候,拄杖处处是。询问价格,可不是嘛,我花的钱可以买两根了。
路旁小摊一站,看了看各式各样的小纪念品。
“拄杖换纪念品。不花钱的。”老板开口了。
“不换。”我拒绝了走开去,将这一奇闻说给于老师一家听,“你们说奇怪不?我辛辛苦苦买了拄杖。他们竟然要我换成纪念品!”
“或许,他以为你用不着了。等价交换,都不吃亏。拄杖,他还可以继续卖给需要的人。”孙老师思量着说。
我恍然大悟了。怪不得所有的登山杖都有掉皮现象,原来都不是新的。都是多次使用了的!“
花了两倍的钱,买了一根用过不知多少次的登山杖。唉……
200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