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产品开发icltc本土公ic厂商it |
最近和中外IC厂商的高管有过交流,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本土公司喜欢在现成市场中找机会,通过把IC的成本降低、易用性提升来进入市场,而一些外国厂商则开始去新领域找商机,把新市场做大。例如,LTC的CEO Lothar Maier说随着消费电子领域的电压管理IC产品竞争加剧,LTC选择去能量转换领域挖掘商机-----他们注意到很多很温度控制有关的应用需要电源管理技术,他们就突出了能量转换IC,例如最近量产的高准确度温度至电压转换器LTC2997,可以以±1°C 的准确度测量远端二极管温度,而且输出一个与绝对温度成正比的电压。实际上,LTC2997 提供一种精确和节省空间的微功率温度监视解决方案。这个产品的应用包括系统热控制、能量收集、台式和笔记本电脑、网络服务器以及环境监视等应用,这个领域目前玩家很少,所以LTC的一颗芯片可以卖到1.45美元,远远高过一般的产品。
ADI利用自己的模拟和传感优势推出了用于深海钻探和高温应用的Imems 双轴加速度计ADXL206,一颗芯片卖到近800美元的高价!具体见 http://www.eetrend.com/newproduct/100031153
TI、IR、NXP等公司也纷纷瞄准极高温、汽车电子应用、太阳能推出新产品,目前还看似小众的市场找商机,一旦这些市场成长起来则可以成为领先者。
当然,很多外国公司在挖掘新市场的同时没有忘记继续巩固已有的市场,通过提高集成度或运营策略来降低成本,强化竞争优势,对于很多本土IC公司来说,能在一个红海市场中站稳脚跟实属不易,不过,生存下来之后该如何发展?很多公司是赌对了一个市场,赚了第一桶金,但是当这个市场变化后就没有后续产品了,我看可以用金字塔开发的方式--大部分精力用在现有产品的优化上,拿一部分精力去挖掘新市场,发现新商机,这样可以应对变化的市场。
如何发现市场?这个也可以学学外国公司,LTC CEO Lothar Maier透露他们开发新产品的策略是先了解客户需求,然后一起分析,提供一个可以满足客户未来需求的产品,记住,这里是满足未来需求,不是满足现在需求,因为客户的需求未必一定是未来市场发展的方向,要自己去判断综合,这里,又牵涉到marketing方面的因素,对于很多本土公司来说这也是弱项,建议建立一个顾问网络。
本土IC厂商的一个优势是本靠一个巨大的市场,其实这个市场的潜力是很巨大的,现在,很多本土公司已经逐渐站稳了脚跟,有了稳定的客户资源,未来,是要考虑如何从“无”中挖掘新商机了。
欢迎交流!
http://www.eetrend.com/files-eetrend/imagecache/image400/wysiwyg_imageupload/4/laozi.jpg
月度读者力顶文章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