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基础研究与创新

(2009-10-17 14:13:26)
标签:

创新

恩智浦

创新日

杂谈

前两天去北京参加了恩智浦半导体的一个“创新日”活动,对其中的一个立体泊车系统解决方案留下深刻印象,现在大家都在创新,现在就结合这个立体泊车系统谈谈创新的一点感悟。

有人认为创新应该从思维模式下下功夫,所以很多人注意培养自己的各种思维方式,例如逆向思维、横向思维、跳跃式思维等等,但是学习了这些思维方法未必就能成为创新大师,因为这只是成就创新的一个支点,就像给你了一支好笔,你未必就能写出一手好字来。那么,创新最主要的源泉来自哪里?

基础研究!只有你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后你才有可能激发出创新的灵感,打个形象的比喻,创新的灵感应该是从脑海中“溢出”--当你的脑海中有足够多的基础知识就有可能溢出灵感来!为什么当年门捷列夫发发现了元素周期律,是因为他从年轻时就注意积累这方面的知识,他阅读了大量书籍在脑海里沉淀了大量的数据,终于有一天,灵感闪现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言归正传,14世纪以前,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是中国,明朝时中国的GDP是全球的一半,世界第一!但是明朝以后,中国和欧洲国家的差距逐渐拉大,为什么?就是因为14世纪以后中国古代数学开始没落而欧洲在基础研究方面开始加速,以文艺复兴运动为契机,欧洲诞生了一大批载入史册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所以欧洲成为近代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工业革命以后大量新的发明被激发出来,推动欧洲经济走向快车道。其实我们现在很多技术都是享用欧洲的基础研究例如飞行、无线通信、半导体技术、光学技术等等。

所以基础研究对于推动创新与发明至关重要,回到我们开头提到的恩智浦的立体泊车系统,也许很多公司想到的是利用雷达超声波视频监控等等技术,但是,恩智浦换个思维,把我们看到的立体图形换算成另个角度看,一下就跳出了惯性思维的范畴。
下面是他们的几个步骤
http://www.eetrend.com/sites/default/files/parking-2.jpg
http://www.eetrend.com/sites/default/files/parking-3.jpg
http://www.eetrend.com/sites/default/files/parking-4.jpg
http://www.eetrend.com/sites/default/files/parking-5.jpg

看似很简单,但是不要忘了这里有个算法转换问题,这设计最基础的理论研究--如何把4个摄像头拍摄的图像进行压缩合成?这个算法成就了这个创新的关键。

我一直很佩服欧洲公司,在数学理论方面有相当深厚的积淀,以前曾经和Melexis的产品经理讨论过TPMS方案,很惊讶他完全通过一套数学公式来推导具体的信号处理过程,以后在博世的EPS方案中也看到大量的微积分公式,数学堪称最严谨的学科,把这些数学公式用于产品开发其可靠性能不高吗?

现在很多本土工程师不重视基础知识的沉淀,仅掌握基本的常识性知识,这样去开发产品,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果举一反三去有所创新呢?

欢迎大家就此话题讨论!

也欢迎大家去看看康佳陶显芳先生的《开关电源原理与设计》一书,书中有大量的数学推导,让你可以深入定量了解开关电源知识!

 

更多博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