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PS,你的未来在哪里?
(2009-06-17 14:28:00)
标签:
mipsarmandroid龙芯it |
MIPS,知名IP供应商,其英文缩写本意是“无内部互锁流水级的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 without interlocked piped stages),不过,却经常被人误解为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的缩写,意思是每秒处理的百万级的机器语言指令数,不过这也和公司的高性能处理器愿景暗合,这个从斯坦福走出的大学曾经以其高性能处理器闻名一时,我依稀记得它是全球第一个推出64位处理器的公司。
MIPS的辉煌历史包括:1986年推出R2000处理器,1988年推R3000处理器,1991年推出第一款64位商用微处器R4000。之后又陆续推出R8000(于1994年)、R10000(于1996年)和R12000(于1997年)等型号。但是MIPS确实命运多舛,1984年,MIPS计算机公司成立。1992年,SGI收购了MIPS计算机公司。1998年,MIPS又脱离SGI,成为MIPS技术公司。
之后,MIPS进入嵌入式领域,先后发布MIPS32和MIPS64架构标准,为未来MIPS处理器的开发奠定了基础。2000年,MIPS公司发布了针对MIPS32 4Kc的版本以及64位MIPS 64 20Kc处理器内核。在MIPS进入嵌入式领域做起IP买卖以后,就遭遇了今天强劲对手ARM,在经历过与ARM的无数次过招后,当我看到今天这个新闻《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获得MIPS 公司正式授权》,我突然感慨很多,3年前MIPS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ICT)关于专利的口水战还依稀可见(随便搜索一下就有很多报道,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这个《中科院回应专利纠纷 称龙芯未收到侵权通知》),仅仅在两年前,各大媒体还在转载这样的报道《龙芯签约意法半导体 清除MIPS专利障碍》,而现在,曾经的冤家却突然快乐地合作,除了让人感慨世事多变外还能感觉到MIPS的那种无奈和郁闷。
MIPS 科技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John Bourgoin 对此评价是:“这对 MIPS 科技在中国的发展来说,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好消息。随着我们在中国设计订单数量持续增加。。。。” 难到MIPS非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客户数量在增加吗?
也仅仅在是3年前,MIPS在数字电视、机顶盒等以电源供电领域占有绝对的霸主地位,但是今天,看着ARM一步步蚕食自己的领土却无力还手,让我不禁为MIPS的未来感到忧虑。
走到今天这一步,除了对手发展太快外,更多的原因是MIPS自己要反省的,记得几年前,在采访MIPS高层时,我就问过有关生态系统建设的问题,但是这些高管只用近乎外交辞令回答我的提问,今天,你可以在书店看到很多有关ARM开发的书籍,但是你能找出一本关于MIPS开发的图书吗?中国的电子设计事业起步较晚,中国工程师需要的更多是普及性知识,不了解这个现状如何推广产品或者技术?很多公司选择ARM,更多的原因是选择的ARM生态系统,而MIPS呢,你的生态系统在哪里?
2年前,MIPS高调宣布收购全球最大的模拟IP供应商Chipidea,当时的想法是利用大家都需要模拟IP的事实,为SOC提供一揽子IP。但是2年后,MIPS却悄悄将chipidea转手他人,这不止宣布了两公司磨合失败,更宣告了MIPS战略的失败,为什么会失败?个人分析是好高骛远――还没有把数字IP做好做成第一就把手伸的更远了,结果还连累了本身的主业。
今天的世界是个被网络削平了的世界,大家获得的信息基本是一致的 执行力基本都是差不多的,拼的就是自己少出错不出错,机会可以失去很多,但是陷阱踩中一个就会完蛋!在这样的背景下,错一次不倒下去已经是万幸了,我不知道MIPS还有没有机会去弥补曾经的错误,但是我知道它的很多对手已经在行动了,机会随时都有,但是关键是你有没有能力抓住!
可能有人会说在高端领域,有很多多核处理器采用了MIPS的授权,但是我想说,对于一个IP公司来说,靠数量收版税应该是活下去的主要支柱,高端处理器数量有限必然会影响IP供应商的主营收入的,高端应用可以作为一个宣传噱头,但不可以作为生存的主粮。
MIPS,你的未来在哪里?
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