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音乐 |
前天扎伊尔又带着手鼓领着他的新搭档来找我,这一次是一位弹尼龙弦吉他的歌手,典型的维族人形象,轮廓鲜明而清秀的脸庞,在酒吧昏暗的灯下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带着几分忧郁的眼神,从头至尾没见过他笑一下。之前扎伊尔是在电话里给我说的:“哥,我们还没有场干,以前那个搭档回家结婚了,我从家里找了个新的,能弹能唱,你听一下吧!能不能给我们安排个场干?”
大乐队演出结束后,我安排了三首歌的时间给他们表演,他们唱的第一首歌是弗拉门哥风格的,一把吉他和一个手鼓的伴奏虽然缺少了贝司和爵士鼓,二位娴熟的演奏技法和那歌手清亮的嗓音还是充分地将弗拉门哥的热情淋漓地表现了出来,当听了一整晚中英文流行歌的观众突然听到这异域的声音时,开始很新鲜,也比较注意听,一曲终也给予不少的掌声肯定,然而听众对这类音乐的兴趣,在我的记忆里总是很难保持很久的。他们再唱后面两首歌时,多数观众的注意力就不自觉地从他们的表演上转移开了,继续该干嘛干嘛,曲终的掌声也变得寥寥。
我知道,他们其实很棒,却吸引不了观众,他们的音乐没有问题,也许是文化差异吧!但还是不能冒这个险用他们,因为之前已有过几次类似他们风格且更加丰富的新疆大乐队的尝试,都遭到过客人“听不懂”、“太闷了”等等方面的投诉,现在更不敢拿在竞争中变得越来越举步为艰的“酒吧生意”去冒险,因为从我的角度看来,“酒吧生意”不好将意味着更多的歌手、乐手将失去工作机会,且还有许多比他们更适合这里的歌手同样热切地等着这点机会。这虽然不是个什么致富发财的工作,却是许多坚持音乐的人赖以生存的不多的机会,这就是当今多数还没混出头的音乐人的生存现状。
我为我帮不了他们而难过,尤其是当我婉转地说出一大堆理由和安慰鼓励的话时,他们一边连连点头却一边掩饰不住流露出的失望甚至绝望的眼神时;还有当我目送着他们背着吉他走出酒吧大门后渐渐远去的沮丧的背影时,真的不是滋味。我知道,这个城市,本色容不了他们,应该也没有几家能收得下他们了,因为用现场乐队演出的酒吧太少了,到处都是唱卡拉OK伴奏的地方,尤其是龙岗那场夜总会的大火之后就更是雪上加霜了,音乐人的生存环境和娱乐夜场的兴衰息息相关本来就是件可悲的事!
半年前扎伊尔和他之前的那个搭档和我们乐队一起宵夜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