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任教师教学活动参与班级小组建设建议

(2013-06-14 13:34:48)

学科利用班级小组推进课堂学习方式的变革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结合学科和自己的风格特点。

班级小组在课堂中的作用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去下点功夫?

一、        预习作业

1、             预习作业内容如何选择?学生怎么呈现预习效果?预习作业的处理时间放在课内还是课外?小组如何确保预习作业完成了,督促监督体系的建立?

二、        小组合作环节

1、合作内容的选择?(内容适合,问题开发)2、合作的时机(组内有人懂才合作)3、合作的时候如何避免各做各的?不合作,科任教师需要完善督促体系(督促检查合作的效果),坚持每节课完后有意识以组为单位检查部分小组的组员合作学习内容的完成情况。

2、展示活动开展形式(组内互评互纠,上台讲解,其它组点评)

三、过手环节

1、天天清(下午三四节课)

班级分学科长,多个小组同时进行,每天坚持以组为单位落实作业和试卷的独立纠错归因(前期推进过程中科任教师要培养学科长)。抽到哪个学科那个小组就要进行过手考核。不合格组内成员要相互帮助完成。

2、             周周清(下午三四节课)

学科组负责,现场抽签决定,组为单位清理,分析试卷和做过的题及背和记的内容(要求教师要准备记忆背诵的内容)(在课代表没有培养出前,学科老师要进行指导)

形成习惯后,学生就会准备迎接过手检查。

四、  班级小组评价维度建议

1、             课前:前基础知识抽考,基础知识抽考由科任教师负责,班主任制订质量评定表格。

2、             课中: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班主任评定表格,科任教师配合参与评价

3、             课后:学科长抽查过手落实情况(天天清、周周清),以组为单位记录评价作业完成质量,教师以组为单位记录平时作业质量等级

每周评出最佳(最差)小组和进步大的小组,班委汇总数据,班主任点评小组,兑现班规组约规定。不断强化组员的组内意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