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春光争朝夕

——记吉林省道路运输行业优秀驾驶员、长春市劳动模范、长春公交集团西昌汽车公司驾驶员刘真宝
一颗志愿服务心,一片公交奉献情。2023年6月14日,长春市委、长春市人民政府在吉林省宾馆隆重召开长春市第35届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作为一名90后的普通年轻劳动者,光荣的当选为长春市劳动模范。让亲临会场的他感到无比高兴和幸福,使他激动不已,他暗下决心要继续坚守爱岗敬业、执着社会公益。
奋斗青春美,奉献人生善。风华正茂的他,自入职10年来,他坚持立足本岗热心服务乘客,勇毅逆行三载抗疫志愿付出,心怀大爱执着公益奉献爱心,刻苦专研围绕运营创新创造,取得了优异成绩,受到肯定点赞。近年来,先后荣获了拾金不昧好青年、长春工匠、长春市安全生产卫士标兵、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章、长春市劳动模范和吉林省道路运输行业优秀驾驶员等多项殊荣。他就是长春公交集团西昌汽车公司119路聂永军车队五星级驾驶员刘真宝,他用青春汗水和诚心实意做平凡工作,不一样的青春续写不凡故事

一、一直守基层,营造温馨家
不负韶华爱岗位,只争朝夕敬事业。选择了一种职业就是选择一种积极生活。刘真宝热爱本职岗位,他始终扎根坚守在城市公交车驾驶员一线岗位上,刘真宝每天起早贪黑 、节假日还要照样出车,可他激情十足,无怨无悔,用追梦奋斗让自己的人生闪耀光芒。在日常工作中,刘真宝总能积极主动地做好自己所驾驶车辆的“三检”工作,从不带“病车”上路,同时将10米车厢营造成为了一方文明净土,给乘客营造一个流动温馨的家。刘真宝坚持做好车辆的卫生和美化工作,依照不同的季节和节日布置不同主题来美化车厢;为了让乘客乘车更方便、更舒适,还在车厢内自费配备塑料袋、急救药品、食品、针线包、雨伞和消毒湿巾等,随时为乘客提供便民服务,使车厢环境和优质服务相辅相成。营运途中对每位乘客尤其是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做到热心、耐心、细心、关心,刘真宝真正做到用足一份心服务一车人,还做到扶老携幼、背残疾乘客上公交车,对奔跑赶车的乘客总是尽量多等一会儿,刘真宝用暖心服务传递更多温暖。为弘扬劳模精神,刘真宝还自费布置了“弘扬劳模精神主题车厢”,宣传传播了主旋律和社会正能量。
平时养成好美德,关键时刻显境界。2019年4月10日,刘真宝在工作中在自己驾驶的公交车上拾到了装有10万元现金、银行卡和医保卡等等的书包,他本着对企业负责、对乘客负责的精神,毫不犹豫的把书包和现金交给了本车队的负责人。当失主取回丢失的现金后,要对刘真宝用现金感谢,被他宛然谢绝了。2022年8月7日和2023年5月15日,刘真宝还先后两次在自己驾驶的公交车前门座位右侧拾到两部高档手机,他都及时把手机交给了车队领导,最后手机物归原主。为此,刘真宝被长春公交集团授予“拾金不昧好青年”荣誉称号。
二、一心为抗疫,甘做志愿者
危难之时见真情,急险之际勇担当。面对2020年年初,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这场突如其来的时代考卷,刘真宝在师傅聂永军的带领下,他们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放弃个人休息,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之中,在疫情爆发之初,刘真宝与聂永军、田喻龙第一时间,每人出1200元钱,并亲自开自家车去外地购买了人体测温仪和10箱消毒液、5桶50斤的酒精,全部捐赠给长春公交集团西昌汽车公司,用于公司职工和乘客疫情防控使用。除此之外,刘真宝还与聂永军、朱小超、田喻龙等职工志愿者们加班加点,为乘客、为社区居民测体温,为公交站点、为公交车、为联建社区进行喷药消毒,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当2021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反弹后,刘真宝再战疫情。一方面他坚持每天对自己驾驶的公交车厢进行消毒,另一方面他又自费购买了“自动测温消毒仪器”,安装在公交车上,织密防疫安全网,保证城市一线服务窗口的安全。刘真宝做到了在特殊时期,服务防控两不误。
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传递青春爱心力量。当2022年3月初,新冠疫情再次在长春市爆发,已停工休息的刘真宝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毫不犹豫、义无反顾地第一时间投入到抗疫防控之中,开始了他特殊的“作业”。 与时间赛跑,同疫情较量。那些天刘真宝一大早就匆匆起床,与都是职工志愿者的聂永军和朱小超顶风冒雪奔赴长春汽开区锦程街道飞跃社区疫情防控的岗位,为长春这个城市重新唤起活力生机而流汗奉献着。关键时刻,刘真宝顶得上、扛得出、 干得好,“饿着肚子跑断腿,苦口婆心磨破嘴”,这是对刘真宝的真实写照。为摸清疫情居民疫苗接种情况和通知居民核酸检测,刘真宝每天穿着防护服入户通知排查。不啻微光,造炬成阳,刘真宝所负责的是老旧小区没有电梯,他就一层一层爬楼梯,挨家挨户去敲门。一句话重复多少遍,嗓子沙哑了、腿脚肿了、汗水湿透衣服了,那也不能放慢脚步,争分夺秒为抗疫。一天连续奋战十几个小时,人累的疲惫不堪,可疫情防控的精气神丝毫没有松懈。那些天,刘真宝还在风雪中引导居民做多轮核酸检测工作、扫码登记间隔排队等任务,共计引导居民5000多人次,入户查漏走访300多户,受到街道和社区肯定居民的好评。战疫一线践初心,志愿服务显本色。从车水马龙的长春城市街路,到疫情防控的社区一线现场;从手握公交车方向盘运载乘客,到手拿二维码维持核酸检测秩序;从身着整洁的工作制服,到身穿防疫服的“大白”,刘真宝在两个多月疫情特殊时期、在抗疫困难面前没有畏惧、没有退缩,用责任担当筑牢疫情防控堤坝、用脚踏实地行动展现志愿服务精神、用追梦奋斗彰显新时代新征程青春力量,留下了人生一段特别难忘的经历和深刻的回忆,交上了温暖人心的抗疫答卷,让青春经战役更昂扬。为此,刘真宝荣获了抗疫退役军人荣誉证书和吉林省优秀志愿者。
三、一份公益情,传递正能量
人生有梦亦有爱,执著公益书大爱。10年来,刘真宝既在10米公交车厢内坚持做好本职工作,为广大乘客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又不止于平凡坚守,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把爱心传递他人、奉献社会。按时责任,爱是奉献。在聂永军的带领下,刘真宝与聂永军、朱小超多次自费购买慰问品、学生用品和衣服,到吉林省孤儿院、孤寡老人、残疾人和平困学生家中看望他们,给他们过生日、打扫卫生、包饺子。聂永军和刘真宝、朱小超等职工志愿者,每年为农村残疾贫困户姚洪安,购买越冬冬储煤及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为他家出资打水井。聂永军和刘真宝还坚持多年在学校放寒暑假时,为长春大学残障大学生回家开车拉他们去长春站送行,解决了高校残障学子出行不便的后顾之忧。他们还为农安县、德惠市等五所乡村学童们自费购买书籍2000册,建立了“劳模图书角”,为学童们送去精神食粮,圆梦读书学习。刘真宝除了工作学习外,就是做社会公益活动,几乎没有更多的个人时间和爱好,他把青春和汗水全都倾注在工作与公益上了,暖心助困整十载,以善心践行大爱。刘真宝从热心服务乘客到走入社会做公益,这种延伸是大爱的胸怀,也是对为人民服务的生动诠释,受到了众人的点赞和多家新闻媒体的宣传。

四、一股创新劲,助降本增效
人生有梦思创新,克坚攻难显真功。刘真宝以初心坚守匠心,以筑梦踔历圆梦,他在做好本职工作、抗疫防控和执着公益之外,还围绕运营服务工作实际苦思冥想、绞尽脑汁、招魔上瘾的坚持搞创新发明,把10米车厢当刘真宝人生追梦奋斗的舞台,在一台公交车上演绎了技术服务创新精彩的故事,把自己与团队的创新发明成果更好的运用在公交服务和车辆维修上。他特别享受技术创新成果在一线迭出和应用而带来的欢乐感、自信感和成就感。
关注细节,放在心上,方能提升服务水平。初心在方寸,咫尺在匠心。10年来,刘真宝与“聂永军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成员们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在公交车厢内、“聂永军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和“职工书屋”三点一线来回跑,他们共同学习、交流、探讨和实际操作,集思广益地研究公交车安全运营、维修技术创新和优质服务乘客创新等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一次次的研究、一次次的反复试验,一项项技术难题被攻破、一项项成果被成功运用。10年来,工作室先后创新发明了27项成果,并获得国家实用型专利证书11项,其中两项公交车维修操作台填补了国内公交车维修行业的空白。
刘真宝在师傅聂永军带领和启发下,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刘真宝与聂永军在三年抗疫期间建立了抗疫防控“安全屋”、在自己驾驶的公交车上研究安装了车厢自动消毒系统,营造了安全乘车环境,保障了乘客乘车安全,保证了公交车安全正点运营。
追梦一线践初心,风霜雪雨一路情。刘真宝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不懈追梦、奉献社会的时代风貌,用诚实劳动、服务他人书写了新时代壮美的青春之歌,用感人事迹展现了不负韶华、只争朝夕长春公交人的优秀品质。平凡之路,碾出光芒。刘真宝不愧为是新征程青春赛道上不懈奔跑拼搏的追梦人和奋斗者,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