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助农卖玉米,好人标兵出大力


“我们村子有大量应季鲜糯玉米急需销售,晚了就来不及了。” 说这话时,马金荣有些无奈。记者经详细了解后获悉,友好村3万多穗鲜糯玉米滞销,到9月5日所有玉米就会变“老”,不能按鲜玉米卖了,村里将承受巨大损失。
急,加急,销路在何方?本报记者第一时间深入友好村,现场采访了当地的村民,并了解了实际情况,于第一时间在吉林日报新媒体《彩练新闻·长春频道》上推出专题报道,号召社会爱心人士和企业伸出援手,助力友好村渡过难关。同时,净月区、玉潭镇政府也多方努力,联系销售渠道。
“我是企业,我要买200穗。”“我是老年秧歌队队长,我想买100穗。”“我是一名普通市民,想买20穗。”……报道发出后,记者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打电话团购、去现场采摘、企业采购,一时间求购鲜糯玉米消息从四面八方传来,爱心向友好村汇聚,近万穗糯玉米被抢购。
“我知道鲜糯玉米到成熟期了,正是迫在眉睫的时候,能帮助大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企业应该做的。”王志刚表示,收购的糯玉米从地里摘下来就会立即塑封装箱,将销往全国各地。这次考察之后,公司拟与友好村进行战略性合作,明年提前商定采购协议,确定玉米品种,采取订单式种植和回收的模式,保证玉米产销一体。
截止9月4日下午,这场为鲜糯玉米寻找销路的“爱心总动员”圆满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