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春工匠杨洪涛公交车厢演绎的创新发明故事

(2020-03-16 20:32:44)

创新无止境,发明不分行。自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以来,如何快速有效的为公交车消毒成为公交营运的重要问题,长春工匠、长春市职工技术创新标兵、长春公交集团东盛公司17路驾驶员杨洪涛自主研发“自动消毒喷洒器”,消毒过程在10秒钟即可完成,杨洪涛在岗位上用创新战“役”,以智防疫。

今年46岁的杨洪涛从事驾驶员工作27年,是东盛公司劳模工作室成员,曾获2018年长春工匠、长春市职工技术创新标兵等荣誉,先后有4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多年来,杨洪涛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潜心钻研业务,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为乘客创造最贴心的服务。2020年在新冠肺炎期间,他利用休息时间自费购买相关材料,研制了自动喷雾消毒系统,安装在他驾驶的公交车上。

该系统是通过驾驶员旁按钮控制气压电磁阀开启,使车辆贮气筒内压缩空气进入贮液罐(84消毒液)进行加压,通过输液管路进入到安置在车厢对称分布的五个乘客座椅下的八个雾化喷洒喷头进行喷洒消毒,大大节省了消毒时间,提高了消毒效率。经过10多天组装测试,在3月5日正式开始为乘客服务,创新打造了公交车厢的“免疫系统”、车厢内消毒“利器”,受到各方面的肯定和点赞。

长春工匠杨洪涛公交车厢演绎的创新发明故事

乘坐东盛公司17路驾驶员杨洪涛的车,不仅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被杨洪涛的用心感动。看到盲人乘车不便,他购材、研究了一条6米长的盲道。在靠近前车门的座位上,杨洪涛还改制了儿童座椅。他还花费3个多月的时间,发明研究了太阳能除雾霾空气净化器,并在车上安装了两台。近日,面对小编采访,杨洪涛说,他做的一切只为乘客有用。

7路往返于中海水岸春城和般若寺,驾驶员杨洪涛是五星级驾驶员,先后获得汽车修理高级证书、长春职工创新标兵等荣誉。

长春工匠杨洪涛公交车厢演绎的创新发明故事

 

每天发车前,他不仅要把车厢打扫干净,还要仔细检查车上他安装的这些便民设施。“我曾特别注意一个男性盲人乘客,他每次乘车都有人跟着,一天下班,回家走在盲道上,我就想,公交车里要是有盲道,盲人自己就能乘车了。”杨洪涛不仅是个有想法细心的人,他还是一个行动派,上网搜索盲道标准、自费购置材料,耗时半年多时间,按照国家对盲道的规格标准,在车内铺设了一条约6米长的简易盲道。使盲人乘客从上车、找到专用座位,到安全下车实现无障碍乘车。小编注意到,这条盲道红色白边,杨洪涛告诉记者,这样设置并不只是为了安全,盲道上红色圆点和红色长条是用塑胶做的,起到防滑作用,白色圆点和白色长条是夜明的,通过白天吸收阳光,夜晚可自发光在车厢内为乘客起到引导作用。

近年由于空气质量越来越差,为净化车厢内空气,杨洪涛绞尽脑汁。他购买了一些材料自制了两个“太阳能空气除霾器”,2月份正式安装了两台在公交车上。

车厢里两个由亚克力板拼装的“空气除霾器”,里面有风扇还有杨洪涛特意购买的除菌包和滤芯。因为公交车上不允许私自改换电路,为了给这两个‘空气防霾器’供电,杨洪涛想出了用太阳能供电的方法。在车窗上安装了一排太阳能板。“我利用太阳能给一个小电瓶充电,然后再利用电瓶供电,这样目的就达到了。”杨洪涛笑着说,他在没有改变车内电路的情况下采用太阳能供电,而且除霾效果他也专业检测过。

研究成功后,他不仅应用在自己车上,还反复改进优化,改进了三次,每次改进功能和效果都更好。

对于幼儿乘车安全问题,也是杨洪涛特别关注的,他把自家孩子不用的儿童座椅经过亲自改装,使其可以翻折并安装在车厢门口座位上,当没有儿童乘坐时,座椅翻起成年人可以坐,翻起的座椅底座可以倚靠休息。

当儿童乘坐时座椅底座翻倒就成了儿童座椅,经过改装儿童座椅既保障了儿童乘车安全性舒适性,又满足了无儿童乘坐时儿童座椅位置成年人无法乘坐的问题。“很多小孩愿意坐在前门旁边的位置,但是这个位置是背靠式,刹车时左右晃,我就想到把家里闲置的儿童座椅拿来了。”杨洪涛把儿童座椅按上后,发现高峰时,没小孩使用,座位还闲置了,后来,他把座椅改动可以翻折到一边。

在所驾驶的公交车厢内安装除雾霾空气净化器和盲道的行为在全国都是首创,杨洪涛今年也获得了这两项国家实用新型技术专利。

公交车用盲道2016年8月份申请了专利,2017年6月份授权公告获得该专利。公交车厢空气内外循环除霾净化器是2016年9月申请,2017年4月授权公告获得该专利。

除了这些,他还申请了车厢内灭火器的专利,专利一旦通过,他的车上将安装这套他自制的全车无死角灭火器。杨洪涛在公交驾驶员的岗位干了十几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工作他的投入越来越多,他的用心获得乘客称赞,给乘客带来便利和温暖。车上所有装置都是他自费设计安装的,除了金钱投入 ,也占去了很多他的休息时间,对他来说,只要是乘客需要的就是他要做的。杨洪涛成为长春公交行业的“创新达人”。

初心在方寸,咫尺在匠心。二十七载如一日,十米车厢善创新,这就是长春公交普通职工杨洪涛的追求,以匠心致初心,他把初心落实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把职业价值记录在一次次技术创新价值中,用一项项创新发明诠释工匠精神,书写追梦奋斗之歌,展示新时代长春公交人风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