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供应链被雷倒的一年
(2009-03-30 09:47:27)
标签:
经济危机缺料理追料上网本3gwcdmacdmatd华为中兴it |
2009年,中国的电子业供应链被彻底雷倒了。“追料。”这两个字日前成为电子业界最热门的词汇。为追料所苦的不仅有采购,还包括供应商的销售人员,还包括采购的大大老板们。此时,一些已采用直供模式的大型设备厂商,开始怀念起以前有分销商的日子,计划逐渐再次引入分销模式。。。。
昨日,遇见一采购朋友,脸色发绿,问其原因,答曰:“追料!半夜还与美国开电话会议。追不到料,老板要炒人啦!”
“追料。”这两个字日前成为电子业界最热门的词汇,也让不少人变得神精兮兮,愁容满面。生意好本来是一件高兴的事,可没有想到,今年春季缺料器件如此多,缺口如此深,客户货期如此短。不仅是采购被追料所苦,供应商一样被追料所苦,特别是一些欧美供应商的中国销售人员,更是苦不堪言。一方面是全球经济不景气,总部和晶圆封测厂在全球减少产能和并裁员,使得原本还有一些灵活性的供应链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又是中国电子市场出奇的旺(大大超过之前所有人的预期),客户订单出奇的急(急到恨不能今天下单,明天交货)。总部对于中国的这种急剧的需求完全不了解,也不理解,夹在这两者之间的中国销售人员只有灰头土脸,不断受到双方的指责,整天赔着不是。对他们来说,更可怕的是今天供不上货,意味着明天的生意可能就没有了。
今年,被雷倒的不仅是采购和供应商的销售人员,还有采购的大大老板——公司的CEO们。由于不能按客户的时间交货,CEO正为可能失去的到手的订单而焦急万分。今年,CEO们前所未有的开始关心供应链。
09年,供应链被雷倒的一年。09年注定中国的供应链格局将重新洗牌的一年。因而,这里有一类人群在偷笑,这就是某些分销商。当然,还有大笑的现货商们。
由于09年供应链灵活性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大型的设备厂商开始怀念起曾经的代理商模式来。
过去几年来,中国的一些大型设备厂商一窝蜂地向欧美的大厂学习,走直供之路,将曾经多年亲密合作的分销商伙伴赶出家门。然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花了好大功夫整改完成的直供模式,却没有带来意料中的收获。据说深圳一家转直供非常彻底的大型OEM,去年底和今年初出现了大量的库存,而当时其竞争对手因为有分销商为他们分担库存,现金流的优势非常明显。而在今天,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其对手又因为有分销商为其提前备货而占有了优势。“所以,直销模式并不是最优的模式,要看在什么地区,什么供应商。直销模式在中国有些水土不服。”一位在欧美半导体业界从业20多年的专业人士对我讲道。“很多情况下,欧美厂商并不能理解中国市场的特殊要求,中国的OEM也不理解欧美厂商的策略。”他说,举个例子,采购们以为直供就减小了中间环节,谈判价格会下降。其实不然,在欧美厂商中,谈价格的是产品市场部,而管理销售渠道的又是另一个部门,你采用分销还是直供是属于销售渠道的事,对于市场部门的价格定义没有什么影响,价格的定义是根据客户的优先级和量来确定的。“分销商的成本只是从供应商的销售部门划出的,它相当于供应商的外包销售团队。”他解释道。
所以,在直销模式上碰壁的一些大型设备厂商,又计划逐渐开放一些代理商了。今年一些分销商将得以为自己召雪平反,重新证实自己的价值,再次获得那些中国顶级OEM的青睐。只是,分销商队伍也在洗牌,能否再次成为这些大型设备厂商的代理商,就要看各家的本事了。09年将是中国供应链格局再次发生重塑的一年。
09年,还有一个观点将被彻底雷倒,那就是“选择元器件要研发说了算”。经过这一波缺料和急料风波,采购与研发的合作将变为成公司领导不得不亲自要抓的事情。选择可采购的器件成为一个公司的重中之重。谁也不希望再出现由一些“不懂市”的研发工程师选择了一些偏门,冷门器件给后期采购带来无穷灾难,而这些偏门、冷门器件本来完全可以由更通用的器件所替代。
09年是供应链被雷倒的一年,也将是供应链重塑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