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杏花、梅花、李花、桃花的区别
蔷薇科李属中的樱、杏、梅、李、桃有“五花争春”之说,是春季主要观花花木,但是如果我们单从花型上来识别是很难区分,应该全面观察各自的形态特征,下面图片对比一下,应该有所不同:
樱花
学名 prunus serrulata
Lindl·
别名 中国樱花,山樱。
U
科属 蔷蔽科,李属。
观赏特性 落叶乔木,高10一25米,树皮栗褐色,平滑或有横裂皮孔。小枝褐色,光滑无毛。冬芽长卵形,先端尖,单生或簇生。叶片卵形、椭圆状卵形、椭圆状披针形或稀疏倒卵形,长6一12厘米,宽3一5厘米,先端长渐尖或尾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有尖锐的单锯齿或重锯齿,齿尖刺芒状,基部常有2一4个腺体。伞形或短总状花序,通常由3一6朵花组成,单花直径2一5厘米,白色至粉红色,栽培的品种有深红、紫红、黄或淡绿等色;单瓣或重瓣;花萼的事筒钟形,兽片卵圆形。果实卵状球形,黑色,径约6一
8毫米,无明显腹缝沟。花期4一5月;果7一8月成熟。常见栽培的变型有:重瓣樱花:花白色,重瓣;重瓣红樱花:花粉红色,重瓣,有正常心皮;垂枝樱花:枝条下垂,花粉红色,重瓣。
生态习性
喜光,略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但也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不喜低湿和土壤粘重之地,不耐盐碱。浅根性。对烟尘的抗性不强,但强于日本樱花。
繁殖栽培 播种或嫁接繁殖。嫁接繁殖可用实生苗或樱桃作砧木,常用切接法,也可芽接,砧木最好为3年生苗。播种用于培育砧木和选育品种,种子有休眠期,必须沙藏以打破休眠,春播。此外,樱花树干基部萌蘖颇多,可分蘖或压条繁殖。樱花移植宜在秋季进行,幼树整枝可于春季花后进行,但大树切忌擅自修剪。日本有谚语:樱花剪者为笨伯,不剪梅花亦笨伯"。
园林用途 婉媚多姿,繁花似锦,既有梅花之幽香,又有桃花之艳丽,是春季重要花木。可共、丛植于草地、房前,既供赏花,又可遮荫;如群植成片,以常绿树为背景效果更佳。
-
http://www.htchi.com/attachments/forumid_30/06O7qDEx_TIVzuJgqo6id.jpg
-
http://www.htchi.com/attachments/forumid_30/06O7qDM=_oLx8AHTcNiV0.jpg
-
http://www.htchi.com/attachments/forumid_30/06O7qDE0_ChXsiw43ZvLH.jpg
-
http://www.htchi.com/attachments/forumid_30/06O7qDU=_RtfGSQgO0pQs.jpg
-
http://www.htchi.com/attachments/forumid_30/06O7qDY=_VnbbAP1mH9Ie.jpg
-
http://www.htchi.com/attachments/forumid_30/06O7qDc=_WqjcoMt7Gj1G.jpg
杏树
科属 蔷蔽科,李属。
观赏特性 落叶乔木,高达10米;树冠圆整,开阔,圆球形或扁球形。小枝红褐色。叶片广卵形,长5一10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锯齿细钝,两面无毛或仅背面有簇毛。花单生于一芽内,在枝侧2一3个集合在一起,先叶开放,白色至淡粉红色,径约2·5厘米,花梗极短,花兽鲜绦红色。果实近球形,黄色或带红晕,径约2·5一3厘米,表面有细柔毛;果核平滑。花期3一4月;果5一6月成熟。山杏为杏的野生变种,叶片基部宽楔形,花常2朵并生于一芽内,粉红色,果实较小,果肉薄。
生态习性 主产于秦岭淮河以北,以黄河流域为栽培中心。喜光,耐寒,可耐-40C低温,也能耐高温;对土壤要求不严,并耐轻度盐碱。耐干旱,极不耐涝,在空气湿度过高的地区也生长不良。萌芽力和成枝力较弱。
繁殖栽培 可用播种或嫁接繁殖。播种之前可将杏核用90
-1OOC的热水浸种3分钟,捞出后拌以湿沙催芽。嫁接繁殖常用山杏作砧木。
园林用途 早春3月先叶开花,花朵繁茂,最宜结合生产群植或林植,也可于庭院、公园、山坡、草坪角隅共、丛植赏花。
|
梅花
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株高约10m,常具枝刺,树冠呈不正圆头形。干呈褐紫色,多纵驳纹。小枝呈绿色。叶片广卵形至卵形,边缘具细锯齿。花每节1~2朵,无梗或具短梗,原种呈淡粉红或白色,栽培品种则有紫、红、彩斑至淡黄等花色,于早春先叶而开。梅花可分为系、类、型。如真梅系、杏梅系、樱
李梅系等。系下分类,类下分型.
梅花为落叶小乔木,树干灰褐色,小枝细长绿色无毛,叶卵形或圆卵形,叶缘有细齿,花芽着生在长枝的叶腋间,每节着花1—2朵,芳香,花瓣5枚,白色至水红,也有重瓣品种。核果近球形,有缝合线,黄色或绿色,被柔毛,味酸,果肉与核粘附不易分离,6—7月果噬熟。
梅花品种及变种很多,目前品种有30多个,其品种按枝条及生长姿态可分为叶梅、直角梅、照水梅和龙游梅等类;按花色花型可分为宫粉、红梅、照水梅、绿萼、大红、玉蝶洒金等型。其中宫粉最为普遍,花粉红,着花密而浓;玉蝶型花紫白;绿萼型花白色,香味极浓,尤以“金钱绿萼”为好。
|
李花
科别 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L.)
别名 嘉庆子。文
原产地
全世界李属植物共有30余个种,我国有8个种。
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自古栽培。花白色,花期4月份。为重要果树,不专作赏花用,但数量多,分布广,桃李两花并赏,历代诗人吟咏甚多。
繁栽要点 耐寒,耐热。繁殖以嫁接为主,砧木用实生苗。
用途
赏叶用之红叶李为樱桃李枝变种,花蕾时为淡红,开后变白;叶由暗红渐变暗紫色,为常见观叶树。
|
-
http://www.htchi.com/attachments/forumid_30/wO67qDY=_6Lvoeyh7e60Y.jpg
-
http://www.htchi.com/attachments/forumid_30/wO67qDU=_tEMKQnenKusx.jpg
-
http://www.htchi.com/attachments/forumid_30/wO67qDUt_nDalYhTfvP38.jpg
-
http://www.htchi.com/attachments/forumid_30/wO67qDEy_WicWY0um8fcL.jpg
-
http://www.htchi.com/attachments/forumid_30/li_X0QPQGVTeV34.jpg
-
http://www.htchi.com/attachments/forumid_30/uuzStsDu_zNOHAe0HtzW1.jpg
-
http://www.htchi.com/attachments/forumid_30/wO4y_OH9PN7JevkiE.jpg
-
http://www.htchi.com/attachments/forumid_30/wO4x_Yrs2CFt3RmQx.jpg
桃树 科属 蔷蔽科,李属。
观赏特性 落叶小乔木或大灌木,高约3一8米;树皮暗红褐色,平滑;树冠半球形;枝条平展或下垂,红褐色。侧芽常3个并生,中间为叶芽,两侧为花芽。叶片卵状披针形或拒圆状披针形,长8一12厘米,宽2一3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宽楔形,锯齿细钝或较粗,叶片基部有腺体。花单生,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放,粉红色,径约2,5一3•5厘米(观赏桃类花色丰富,有白色、粉红、红色等,直径可达5一7厘米,多重瓣),花梗短,花兽紫红色或绿色。果实卵形、椭圆形或扁球形,黄白色或带红晕,径约3一7厘米,稀达12厘米;果核椭圆形,有深沟纹和蜂窝状孔穴。花期4一5月;果6一10月成熟,因品种而异。根据果实品质和花叶的观赏特性,桃可分为食用桃和观赏桃两类。食用桃的类型和品种主要有油桃、蜡桃、粘核桃、离核桃等。观赏桃类型繁多,主要有:白桃.花白色,单瓣;白碧桃:花白色,重瓣;碧桃:花粉红色,重瓣;红碧桃:花深红色,重瓣;洒金碧桃:一树开两色花甚至一朵中两色;垂枝桃:枝条下垂;寿星桃:枝条节间极缩短;紫叶桃:叶片紫红色。
生态习性 阳性树种,喜光,不耐阴;耐寒,可耐-2OC低温,也能耐高温;喜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不适于碱性土和粘性土。较耐干旱,极不耐涝。萌芽力和成枝力较弱,尤其是在干旱痞薄土壤上更为明显。寿命短。根系较浅,不抗风。
繁殖栽培 可用播种或嫁接繁殖。桃树喜光,一般修剪成自然开心形。在幼树时,培养3大主枝交错互生,与主干呈30一60。角,次年冬季短截个主枝以扩大树冠。剪口留壮芽以培养主枝延长枝。由于成枝力较弱,平时修剪宜轻,且以疏剪为主,主要剪去拥挤枝、无用枝。桃树病虫害较多,有蚜虫、红蜘蛛、桃缩叶病、桃腐病等,应及时防治。5
园林用途 品种繁多,树形多样,着花繁密,无论食用桃、观赏桃盛花期均烂漫芳菲、妨媚可爱,是园林中常见的花木。在园林中,常将各观赏品种栽植在一起形成专类园---
碧桃园,在庭院、草坪、墙角、亭边丛植赏花也甚适宜。此外,以桃柳间植于水畔,可形成桃红柳绿的景色,也是园林中常用的配植方式。
|
-
http://www.htchi.com/attachments/forumid_30/zNK7qDI=_7oDD8Q5kubaY.jpg
-
http://www.htchi.com/attachments/forumid_30/zNK7qDMt_Axb9utIjNXwX.jpg
-
http://www.htchi.com/attachments/forumid_30/zNK7qDYt_YCUlNXgEU8Id.jpg
-
http://www.htchi.com/attachments/forumid_30/zNK7qDEyLQ==_5c6fV77b0wGv.jpg
-
http://www.htchi.com/attachments/forumid_30/zNK7qDk=_zGfEHXZDc7OM.jpg
-
http://www.htchi.com/attachments/forumid_30/zNK7qDEt_ntQuvjaJgwwu.jpg
梨花
我国是梨属植物中心发源地之一,国内栽培的白梨、砂梨、秋子梨都原产我国。根据“诗经”、“齐民要术”等古籍记载,我国梨树栽培的历史在4000年以上。梨树是我国南北各地栽培最为普遍的一种果树,据1995年资料统计,梨园面积已发展到859.95万亩,仅次于苹果和柑橘,在国内名列第三位。
分布区域
我国梨产量最多的省是河北、山东、辽宁、江苏、四川、云南等。主要梨产区有山东烟台,栽培品种为黄县长把梨、栖霞大香水梨、莱阳慈利、莱西水晶梨和香水梨;河北省邯郸、石家庄、邢台一带,主要品种为鸭梨、雪花梨;辽宁省绥中、北镇、义县、锦西、阜新等地主产秋白梨、鸭梨和秋子梨系统的一些品种;安徽省砀山及周围一带为酥梨产区;山西高平为大黄梨产区,原平则以黄梨和油梨为主载品种;甘肃兰州以出产冬果梨闻名;四川的金川雪梨和卷溪梨;新疆的库尔勒香梨和酥梨,烟台、大连的西洋梨也都驰名中外。
栽培意义
梨果实供鲜食,肉脆多汁,酸甜可口,风味芳香优美。富含糖、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梨果还可以加工制作梨干、梨脯、梨膏、梨汁、梨罐头等,也可用来酿酒、制醋。梨果还有医用价值,可助消化、润肺清心,消痰止咳、退热、解毒疮的功效,还有利尿、润便的作用。梨木细致,软硬适度,是雕刻印章和高级家具的原料。
我国许多梨产区其收入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主要门路,成为当地国民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因此,梨树的生产发展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栽培特点
梨树对土壤的适应能力很强,不论山地、丘陵、沙荒、洼地、盐碱地和红壤,都能生长结果。在一般栽培管理条件下,可获得高产。
梨树寿命长,经济利用年限久,我国南北各地梨区,100~150年生的大树很多,且枝叶繁茂,结果累累,有的单株产量可达1000~1500公斤以上。
梨属植物中的秋子梨有极强的抗寒能力,其栽培品种多数可耐-30℃的低温,如:小香山梨、麻梨、八里香和花盖等品种。白梨的抗寒力也可到-23~-25℃的低温。
核桃,和田美玉,橄榄核雕,紫砂茶艺,鸣虫葫芦,清凉菩提,竹木牙角梨树耐涝性特强,据研究在缺氧的死水中可忍受9天,仅次于葡萄。
苗木繁殖多用嫁接法,常用的砧木有杜梨、山梨、豆梨、砂梨。梨树的矮化栽培是果树集约化栽培的重要手段,目前,生产上,选用矮化砧较好的是云南榅桲,它具有扦插成活率高,矮化效应强的特点;我国科技工作者选育的K系砧木如:K31、K9、K13、K21、K28均表现出极强的矮化或半矮化特性,与梨的各品种亲和能力强,嫁接愈合好,并具生根能力。
梨树绝大多数品种自花不结实,即使有些品种自花授粉有一定结实能力,但异花授粉可以结实更好,因此,梨园配置良好的授粉组合和足够授粉数量非常必要的。一般按照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3∶1,4∶1的比例为宜。
栽植密度应考虑地力、品种。一般在土壤深厚肥沃、灌溉方便的平原,树体大,栽植应稀些,行株距2~4米×5~7米,亩栽株数23~66株。山地、沙荒、盐碱地栽植应密些,2~4米×3~5米。矮化密植园1.5米×3米~3×4米,亩栽株数55~148株。
主要栽培品种
我国栽培的梨树品种,主要分属于秋子梨、白梨、砂梨、洋梨4个系统,种类和品种极多,南北各梨区,都拥有适应各地区栽培的、不同熟期的成套品种。在辽宁、吉林、河北北部、甘肃陇中及河西走廊等地区主要栽培种秋子梨。在长江流域以北,直至河北长城一带和辽西地区以白梨系统的品种为主。而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多分布砂梨系统的品种。而洋梨系统的品种主要分布在山东省胶东、辽宁省大连一带和黄河故道地区,栽培面积很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