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叶语时小朋友终于改了过来,回到了春节前比较有规律的睡眠习惯:早上8:30起床,中午12:30—14:30午睡,晚上21:00左右喝牛奶,21:30前准时上床,伴随音乐进入梦乡。
小家伙一直有规律的睡眠习惯,之所以发生改变,是因为前一段时间的春节假期。过年那几天,语爸语妈在家带孩子,陪伴的时间比较多,小家伙玩得比较疯,结果晚上经常要到很晚才睡觉,有时11点多了,还闹着要玩。大过年的,语爸语妈也想多陪孩子玩玩,也就由着孩子了。可一上班,再这样大人就吃不消了。
有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享有充足、舒适的睡眠,对处于不断成长发育阶段的宝宝来说,至关重要。兹事体大啊。语爸语妈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小家伙的睡眠习惯改回来。这个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亲爱的妈妈来完成啦。

妈妈问宝宝:你多大啦?小语(伸出一个指头):一岁啦!
行动始于2月9日。
这天,时针指向了晚上9点。小家伙玩兴正浓,在DAISY乐园又叫又跳又唱。语妈不动声色冲好牛奶,对着小家伙问:“看,谁要喝牛奶?”小家伙抬起头:“宝宝!”不到10分钟,200ML的配方奶喝光。按照以往,这时宝宝的眼皮早就该打架啦。但小家伙喝完了奶,却又跑到游戏垫上,要求阿姨唱歌。语妈指着客厅的时钟,耐心做工作:“宝宝你看,指针指到9那里了,外面星星和月亮都睡觉了,我们也该上楼睡觉了,对不对?”宝宝立即大声说:“对——!”
回答很干脆,却没有行动。语妈只好上前,抱起小家伙,径直上楼。不明就里的小家伙,乐呵呵地随妈妈上楼了。妈妈一上楼,就调暗了卧室的灯光,按照平常的程序拍宝宝睡觉。小家伙一看不对头,就一个劲拿手往楼下指,闹着下楼。妈妈当然不同意,宝宝不依不饶,开始哭喊。语妈并未犹豫,就随她哭去吧,总有个适应过程的。
这之前,语妈已经给语爸、外公等打好预防针,请务必配合。但真的听到小语同学声嘶力竭地反抗,大家都坐不住了。小语伸出小手,频频直指楼下,身子打挺,伤心大哭,眼泪吧嗒吧嗒直往下掉,其间还吐了一大口奶。看到小人儿委屈成这样,妈妈心也快碎了,几乎都要放弃了。可是想一想,不行啊。只得硬着心肠,关上卧室门,让小家伙放弃希望。
小家伙哭闹了十多分钟。妈妈始终抱着宝宝,轻拍背部,轻言细语地向她解释。直到哭累了,小家伙才慢慢平静下来,疲惫地睡去。语妈终于松口气,而一直心疼、紧张的语爸、外公,也终于松了口气。看着熟睡的宝宝,语妈心里内疚,担心小家伙第二天早上醒来,不理自己了。直到次日早上,宝宝醒来冲着妈妈笑,依然是甜甜地、奶声奶气地叫“妈妈”,语妈心中的一块石头才落地。
第二天最难。一到晚上9点,小家伙喝完奶后似有预感,紧紧依在外公怀里,不让其他人抱。语妈依旧好言好语做工作,但小家伙反抗。不得已,只能语气坚定地告诉她睡觉的时间到了,强行将其抱上楼。依旧是哭,比第一天晚上声音更大。有些束手无策的语妈,顺手将卧室灯关掉,房间顿时一片漆黑,小家伙愣了一下,又接着哭。语妈拧开夜灯,打开她平时最喜欢听的音乐,暗弱的灯光、舒缓的音乐使小家伙渐渐平静,再次累极而睡。
第三天,状况依旧没有多大好转。看着小语哇哇大哭,语妈又是心疼又是自责,几乎就要放弃了。但转念一想,这也是为小家伙好啊。所以,仍然坚持不离卧室半步,直到小语睡着。
第四天,情况开始好转。喝完牛奶的小语犹豫着接受了妈妈的怀抱,上楼之后就开始哼哼,极不情愿地要脱离妈妈,但在语妈轻声的鼓励与拍哄中,终于入睡。
第五天,情况更好了一些。叶语时同学不再拒绝被抱上楼,但仍是要在妈妈怀里赖上一会才睡。
第六天,小家伙进入卧室看到夜灯一亮,便安静地靠在语妈肩头,听者自己喜欢的音乐,不到两分钟即睡着。
第七天,喝完牛奶的小语自觉地伸手要妈妈抱,进入卧室便已安然入睡。
……
本来语妈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没想到,呵呵,小朋友居然只用了七天时间,就基本养成了比较好的睡眠习惯。如今小语的生活作息又变得很有规律了。回想起那难熬的一个星期,虽然小家伙受点折腾,但终于养成了良好习惯,爸妈的心疼、外公的紧张也都是值得的。
细细回味这七天,也给了当父母的一些启示,这里试述一二:
(1)看准了就不放弃。这其实是对孩子负责,为孩子好。如果孩子一哭闹,父母就心有不忍,退让放弃,最后不仅达不到目的,还会让孩子摸准家长的“软肋”,今后就更难办了。
(2)既要态度坚定,又要和风细雨。这是对孩子的态度问题,个中道理不细讲,相信为人父母者都明白。
(3)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宝宝,鼓励小家伙做正确的事情,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回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