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废墟,两种命运

标签:
两种废墟屠宰场名利场锦纶上海杂谈 |
分类: 生活 |
南都周刊编辑:陈海平
http://nbweekly.oeeee.com/UserFiles/fckfiles/2009/02/27/95bb4dcc65ea48829fbe82ef4baa9b53.jpg
广州,为了给城市扩建让路而保持原貌整体平移的锦纶会馆。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
的锦纶会馆原是广州丝织行业公会,相对于老城区成片被拆掉的老房子,它幸运地躲开了沦
为废墟和碎片的命运。
http://nbweekly.oeeee.com/UserFiles/fckfiles/2009/02/27/64577017d5a541cd95e2dd7acc2b8481.jpg
上海,一片被旧门板围起来的废墟。
http://nbweekly.oeeee.com/UserFiles/fckfiles/2009/02/27/48a03448f1a34bd288495c950631a5ca.jpg
广州市一座中式四合院被拆掉前的容貌。在年久失修多年后,这座曾经有鲁迅等
多位文化名人居住过、静雅大气的院落被完全拆掉,原址上面建起了一座强调实
用性的现代建筑。
http://nbweekly.oeeee.com/UserFiles/fckfiles/2009/02/27/65621b0e3955494a9b9cb422522c6ba2.jpg
上海,原工部局屠宰场被改建前的全景。它始建于1933年,出自英国建筑设计大
师巴尔弗斯(Balfours)之手,由当时国内蜚声沪上的余洪记营造厂建造完成。当时,
全世界大型现代化屠宰场共三个,一个在英国,一个在美国,第三个即位于上海,
是当时亚洲最大的肉食品加工场,号称“远东第一屠宰场”。因为设计特别,并足
够坚固,它在沉寂多年,一度被废弃空置,最近被成功改建成“上海创意产业集聚
区”,变身沪上时尚名利场,但基本保留了原来的结构。去年年底以来几场奢侈品
派对和展示(法拉利、雷达表)已在此上演。与任何时尚和创意活动不同的是,老
建筑抢了绝对风头,所有的奢华和明星都成了它身后的附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