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学家的府署之争

标签:
江宁织造府红学家碑亭南京日报吴新雷杂谈 |
分类: 新闻 |
府署拆分还是合一?中国红学会理事、江苏省红学会秘书长、南京大学副教授与江苏省红学会副秘书长、《南京日报》记者之争。
吴新雷
(中国红学会理事、江苏省红学会秘书长、南京大学副教授)
主要观点:府署合一
机构组成:
由江宁织造府和江宁织造局两部分组成。
地域考证:
认为江宁织造府东起利济巷,西至碑亭巷,南至科巷,北至长江路,其西园遗址在今大行宫小学周围。
观点阐述:
府署合一,以清朝历代《江宁府志》和《上元县志》为证,府、署的称谓通用并存;查《康熙字典》,知晓在古汉语的称谓中,织造府和织造署是同义词。
“督院署”前的“理事厅”应为织造局(机房工场)的“理事厅”。
严中
(江苏省红学会副秘书长、《南京日报》记者)
主要观点:府署分开
机构组成:
江宁织造由江宁织造署(衙署兼主要人员住宅)、江宁织造府(住宅)、江宁织造局(织造工场)三部分组成。
地域考证:
东起利济巷,西至碑亭巷,南至科巷,北至长江路,为江宁织造署位置;江宁织造府则在太平北路以西,长江路以北、碑亭巷以东。
观点阐述:
府署于康熙二十三年已分开。康熙第二次至第六次南巡到江宁,都是驻跸于江宁织造署,而非江宁织造府。
两图所标督院前为理事厅,“理事厅”为“织造署”。
南都周刊编辑:潘葱霞
http://nbweekly.oeeee.com/UserFiles/fckfiles/2009/02/13/4f40f005ef0b490981400cfb4cc59ad7.jpg
吴新雷
江宁织造府、织造局遗址示意图
http://nbweekly.oeeee.com/UserFiles/fckfiles/2009/02/13/1cb854bc6a5f4b9789b47a0a4e5bec70.jpg
吴新雷
(中国红学会理事、江苏省红学会秘书长、南京大学副教授)
主要观点:府署合一
机构组成:
由江宁织造府和江宁织造局两部分组成。
地域考证:
认为江宁织造府东起利济巷,西至碑亭巷,南至科巷,北至长江路,其西园遗址在今大行宫小学周围。
观点阐述:
府署合一,以清朝历代《江宁府志》和《上元县志》为证,府、署的称谓通用并存;查《康熙字典》,知晓在古汉语的称谓中,织造府和织造署是同义词。
“督院署”前的“理事厅”应为织造局(机房工场)的“理事厅”。
http://nbweekly.oeeee.com/UserFiles/fckfiles/2009/02/13/23dfeaa6ab434f8ba0073f3e4570b9fd.jpg
严中
江宁织造署、织造府、织造局遗址示意图
http://nbweekly.oeeee.com/UserFiles/fckfiles/2009/02/13/e518b35558db4a1ea1ef4a307c646e50.jpg
严中
(江苏省红学会副秘书长、《南京日报》记者)
主要观点:府署分开
机构组成:
江宁织造由江宁织造署(衙署兼主要人员住宅)、江宁织造府(住宅)、江宁织造局(织造工场)三部分组成。
地域考证:
东起利济巷,西至碑亭巷,南至科巷,北至长江路,为江宁织造署位置;江宁织造府则在太平北路以西,长江路以北、碑亭巷以东。
观点阐述:
府署于康熙二十三年已分开。康熙第二次至第六次南巡到江宁,都是驻跸于江宁织造署,而非江宁织造府。
两图所标督院前为理事厅,“理事厅”为“织造署”。
前一篇:新词:卡付卡
后一篇:下篇 民营博物馆拿什么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