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两公司合股背后的大想法

标签:
财经 |
分类: 财智 |
TCL多媒体和TCL通讯合股的背后,是TCL集团希望在资本市场重振雄风。
香港资本市场上,“仙股”10股并1股的行为是常见现象,往往是上市公司为了改变股价过低而进行的,如今TCL集团旗下的两家港股公司TCL多媒体和TCL通讯也上演了这一幕。
对于目前股价都在0.1港元附近浮动的两家公司来说,合股显然是摆脱“仙股”局面并重获投资者信心的最方便做法,然而这两家公司合股的背后,是TCL集团希望在资本市场重振雄风。
合股前后
TCL多媒体和TCL通讯也许是香港资本市场上近年来最活跃的内地公司——引进投资者、发行可转股债、回购可转股债、增发供股、股权激励等等,然而在2005-2006年因为跨国并购导致的连续巨亏,再加上香港资本市场2008年的深度调整,这两只股票在“仙股”的行伍中已呆了两年多时间。
虽然TCL多媒体和TCL通讯2008年以来都不断通过回购、管理层股权激励来试图挽回投资者的信心,但仍难改两只股票的颓势,甚至在10月底双双跌破0.1港元。
显然TCL多媒体和TCL通讯如果按目前的趋势,短期内难以重新获得投资者的信心,甚至一些参与增发和股权激励的高管都被深度套牢。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6月为了提前赎回2007年发行的1.4亿美元的可转股债,TCL多媒体以0.25-0.315港元的“低价”向李东生等高管发行了股票,今年2月则向200名大区经理以上的高管拿出2%的股权进行激励,行权价定在0.46港元。然而随着TCL多媒体的股价跌破0.1港元,这些高管的资产在过去半年中缩水60%-80%。
TCL通讯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在年初进行高管股权激励时,当时的市场回购价在0.31港元,如今其0.07港元的股价也让当时参与的高管资产缩水逾75%。
在这样的情况下,TCL多媒体和TCL通讯一直希望以引进战略投资者来挽回投资者信心,但是在过去的几次增发中,只有飞利浦、德意志银行等少数投资者参与,更多是李东生以及TCL高管自掏腰包,甚至是李东生邀请自己的朋友如王道源、腾讯控股CEO马化腾等参与。
如今,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TCL多媒体和TCL通讯今年10月开始业绩出现明显疲软,特别是TCL通讯一向稳健的海外业务受到很大冲击,这直接导致了其CEO刘飞的“降职”,而TCL多媒体由于液晶电视的突破,业绩则相对稳定。
在这样的情况下,TCL集团提出了两家公司合股的建议,12月15日两家公司公告称,拟通过股份合并,将每十股面值0.1港元的股份,合并为一股面值1港元的股份。
但两者具体方案略有差别:TCL多媒体股份合并生效后,公司股本结构暂无其他变动;而TCL通讯除了进行股份合并,董事会还建议,将每手买卖2000股股份,改为每手买卖5000股。
在公告发出后,两家公司股价12月16日双双大跌逾10%,对此TCL集团新闻发言人梁启春向记者表示,“此次合股为TCL两家在港上市公司第一次合股,合股后,一些散户投资者担心交易量下降而抛售,但公司认为TCL通讯和TCL多媒体的基本面没有变化,合股对公司今后发展有利。”
入选沪深样本股
显然,TCL多媒体和TCL通讯合股后,两家公司的股价将重新回到1港元左右,这可以重新吸引投资者的注意,而且从中两家公司也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但是合股后股价的走向则无法预料。
东方证券分析师陈刚告诉记者,“2007年海尔电器曾进行过类似的10合1的合股,但是其股价在2元左右的位置只维持了不到半年时间,此后随着资本市场的调整,其股价今年最低时曾降至0.45港元,因为香港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始终对利润微薄的消费电子企业不感兴趣。”
据三季度财报,TCL通讯公司前9个月每股收益为1.56港仙,而TCL多媒体则为每股亏损3.93港仙,这样的业绩无疑难以吸引投资者的投资兴趣。
然而,在通过合股提升两家公司形象的同时,TCL集团其实还酝酿着一个更大动作,那就是打造投资控股型的产业集团,其2007年12月初公布的“4+2”结构中,TCL多媒体、TCL通讯两家公司依然是公司销售收入和利润的主要贡献者,其中TCL多媒体中国业务中心2008年依然将以超过7亿元的净利润成为TCL集团最大的利润来源。
除了这两家公司外,TCL集团2008年初成立的TCL家电集团和TCL泰科立电子集团分别是集团白电业务和部品业务的载体,TCL集团目前依然控制这两大集团100%的股权。根据李东生的介绍,2008年后这两大集团将逐步引进战略投资者,TCL集团的股权比例将调至50%以下,通过出售股权获得的收益将用于为其他业务增资,而这两大集团也可以获得发展的资金。
此外,TCL集团旗下还有两大业务群,即物流、房地产与投资,这两大业务2007年曾成为集团主要的利润来源,而物流产业群旗下的翰林汇则成为国内IT分销前三强,其销售收入2008年已超越TCL通讯成为集团第二大产业。
为了使集团业务都获得资金支持,TCL集团修改5次的A股定向增发计划近日终于获得通过,这可以大大降低其资产负债率,同时也为其今年4月开始在惠州建设的TCL液晶模组项目的后期资金投入提供保证。
李东生表示,这次总规模接近14亿元的增发计划有望在2009年上半年完成,其本人将认购其中的18%,TCL集团虽然还面临着资金等方面的挑战和困难,但是经历了国际化挑战的TCL已具备了比其他企业更强的抵制金融风暴的能力。
记者了解到,中证指数有限公司12月15日公告,决定对沪深300指数样本股进行调整,将从2009年1月第1个交易日起,把TCL集团、中国铁建、京东方A等18只股票正式作为新样本股纳入沪深300指数。
陈刚表示,在2004年初TCL集团整体上市后又分拆TCL通讯香港上市时,TCL集团和李东生一时风头无两。如今经历了2005年后连续几年的巨亏,在2007年重获新生的TCL追求的不再是扭亏和经营性盈利,重新在资本市场找回自己的位置是最重要的。
南都周刊编辑:罗灿 特约记者 | 郑朗
http://nbweekly.oeeee.com/UserFiles/fckfiles/2008/12/18/222eb41f2bbd4680a75e69073c2e07cc.jpg
上海,TCL王牌标志。在2007年重获新生的TCL希望在资本市场重振雄风。摄影|沈井韦
香港资本市场上,“仙股”10股并1股的行为是常见现象,往往是上市公司为了改变股价过低而进行的,如今TCL集团旗下的两家港股公司TCL多媒体和TCL通讯也上演了这一幕。
对于目前股价都在0.1港元附近浮动的两家公司来说,合股显然是摆脱“仙股”局面并重获投资者信心的最方便做法,然而这两家公司合股的背后,是TCL集团希望在资本市场重振雄风。
合股前后
TCL多媒体和TCL通讯也许是香港资本市场上近年来最活跃的内地公司——引进投资者、发行可转股债、回购可转股债、增发供股、股权激励等等,然而在2005-2006年因为跨国并购导致的连续巨亏,再加上香港资本市场2008年的深度调整,这两只股票在“仙股”的行伍中已呆了两年多时间。
虽然TCL多媒体和TCL通讯2008年以来都不断通过回购、管理层股权激励来试图挽回投资者的信心,但仍难改两只股票的颓势,甚至在10月底双双跌破0.1港元。
显然TCL多媒体和TCL通讯如果按目前的趋势,短期内难以重新获得投资者的信心,甚至一些参与增发和股权激励的高管都被深度套牢。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6月为了提前赎回2007年发行的1.4亿美元的可转股债,TCL多媒体以0.25-0.315港元的“低价”向李东生等高管发行了股票,今年2月则向200名大区经理以上的高管拿出2%的股权进行激励,行权价定在0.46港元。然而随着TCL多媒体的股价跌破0.1港元,这些高管的资产在过去半年中缩水60%-80%。
TCL通讯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在年初进行高管股权激励时,当时的市场回购价在0.31港元,如今其0.07港元的股价也让当时参与的高管资产缩水逾75%。
在这样的情况下,TCL多媒体和TCL通讯一直希望以引进战略投资者来挽回投资者信心,但是在过去的几次增发中,只有飞利浦、德意志银行等少数投资者参与,更多是李东生以及TCL高管自掏腰包,甚至是李东生邀请自己的朋友如王道源、腾讯控股CEO马化腾等参与。
如今,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TCL多媒体和TCL通讯今年10月开始业绩出现明显疲软,特别是TCL通讯一向稳健的海外业务受到很大冲击,这直接导致了其CEO刘飞的“降职”,而TCL多媒体由于液晶电视的突破,业绩则相对稳定。
在这样的情况下,TCL集团提出了两家公司合股的建议,12月15日两家公司公告称,拟通过股份合并,将每十股面值0.1港元的股份,合并为一股面值1港元的股份。
但两者具体方案略有差别:TCL多媒体股份合并生效后,公司股本结构暂无其他变动;而TCL通讯除了进行股份合并,董事会还建议,将每手买卖2000股股份,改为每手买卖5000股。
在公告发出后,两家公司股价12月16日双双大跌逾10%,对此TCL集团新闻发言人梁启春向记者表示,“此次合股为TCL两家在港上市公司第一次合股,合股后,一些散户投资者担心交易量下降而抛售,但公司认为TCL通讯和TCL多媒体的基本面没有变化,合股对公司今后发展有利。”
入选沪深样本股
显然,TCL多媒体和TCL通讯合股后,两家公司的股价将重新回到1港元左右,这可以重新吸引投资者的注意,而且从中两家公司也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但是合股后股价的走向则无法预料。
东方证券分析师陈刚告诉记者,“2007年海尔电器曾进行过类似的10合1的合股,但是其股价在2元左右的位置只维持了不到半年时间,此后随着资本市场的调整,其股价今年最低时曾降至0.45港元,因为香港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始终对利润微薄的消费电子企业不感兴趣。”
据三季度财报,TCL通讯公司前9个月每股收益为1.56港仙,而TCL多媒体则为每股亏损3.93港仙,这样的业绩无疑难以吸引投资者的投资兴趣。
然而,在通过合股提升两家公司形象的同时,TCL集团其实还酝酿着一个更大动作,那就是打造投资控股型的产业集团,其2007年12月初公布的“4+2”结构中,TCL多媒体、TCL通讯两家公司依然是公司销售收入和利润的主要贡献者,其中TCL多媒体中国业务中心2008年依然将以超过7亿元的净利润成为TCL集团最大的利润来源。
除了这两家公司外,TCL集团2008年初成立的TCL家电集团和TCL泰科立电子集团分别是集团白电业务和部品业务的载体,TCL集团目前依然控制这两大集团100%的股权。根据李东生的介绍,2008年后这两大集团将逐步引进战略投资者,TCL集团的股权比例将调至50%以下,通过出售股权获得的收益将用于为其他业务增资,而这两大集团也可以获得发展的资金。
此外,TCL集团旗下还有两大业务群,即物流、房地产与投资,这两大业务2007年曾成为集团主要的利润来源,而物流产业群旗下的翰林汇则成为国内IT分销前三强,其销售收入2008年已超越TCL通讯成为集团第二大产业。
为了使集团业务都获得资金支持,TCL集团修改5次的A股定向增发计划近日终于获得通过,这可以大大降低其资产负债率,同时也为其今年4月开始在惠州建设的TCL液晶模组项目的后期资金投入提供保证。
李东生表示,这次总规模接近14亿元的增发计划有望在2009年上半年完成,其本人将认购其中的18%,TCL集团虽然还面临着资金等方面的挑战和困难,但是经历了国际化挑战的TCL已具备了比其他企业更强的抵制金融风暴的能力。
记者了解到,中证指数有限公司12月15日公告,决定对沪深300指数样本股进行调整,将从2009年1月第1个交易日起,把TCL集团、中国铁建、京东方A等18只股票正式作为新样本股纳入沪深300指数。
陈刚表示,在2004年初TCL集团整体上市后又分拆TCL通讯香港上市时,TCL集团和李东生一时风头无两。如今经历了2005年后连续几年的巨亏,在2007年重获新生的TCL追求的不再是扭亏和经营性盈利,重新在资本市场找回自己的位置是最重要的。
前一篇:艰难时世,不就业就留学增值
后一篇:把6000英里外的钱要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