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志愿者群像

(2008-06-05 09:16:51)
标签:

灾民

志愿者

群像

康加

谢刚

绵阳

杂谈

分类: 财智
南都周刊编辑:林斌
心定
穿着僧服的防疫员
  出家人心定(法号)在人群中很抢眼,一是他高大俊朗的外形,二是他防疫服下摆露出的僧服。

  35岁的心定是重庆一名出家人,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的当天,他就报名参加志愿者队伍。15日抵达绵阳后,他先押送物资到灾区平武县。随后回到绵阳灾民安置点充当防疫人员。

  每隔20分钟左右,心定就要戴上口罩,全副武装地背着消毒水出发。垃圾和人群密集处是防疫重点,心定喷洒得很细心,而且还时常不忘向灾民讲解卫生常识。

  心定已经在灾区工作了半个月了,他说还将继续下去。“灾民们什么时候过上正常生活,我就什么时候回去。”
http://nbweekly.oeeee.com/Admin/FC79t10gpKeditor/editor/images/spacer.gif
 
  如果不是地震,谢刚应该在四川三台守着家业。这个年仅24岁的皮毛批发商,汶川地震发生后,就丢下日进斗金的生意,到当地武装部报名成为志愿者。

  谢刚随队来到擂鼓镇开展救援工作。山区村子间路途遥远,而且通信中断。谢刚和队友每天要背着100多斤食物和食水,翻过海拔1200多米的高山去搜救生还者,每天行走时间在8小时以上。

  有一次,谢刚和队友进入一个村子,被困山上多日的村民们如遇救星,都哭了起来。一对花甲老人还在谢刚面前跪了下来,嘴里还不停地呢喃着“谢谢”。

  现在,谢刚正跟随队伍在擂鼓镇进行排水工程建设。
http://nbweekly.oeeee.com/Admin/FC79t10gpKeditor/editor/images/spacer.gif
 
王丽君
经历恐惧后决定留下
  当王丽君拿着一件白T恤到处找志愿者签名的时候,着实吓到了不少人。她说她要在回去前,尽可能多地收集和她一起战斗过的志愿者的签名,做一个永久的纪念。

  地震发生当天,27岁的江苏某公司白领王丽君正在绵阳出差的车上。地震袭来,四周顿成废墟,在经历了极度恐惧之后,王丽君决定就地留下,成为志愿者。

  王丽君被安排到九洲体育馆灾民安置点的母婴室工作。在这里,她看到了很多伤心欲绝的母亲和孤独无助的孩子。在此后的半个月时间里,热心细致的她成了灾民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在这里,让人流眼泪的地方实在太多。”一天下午,一对丧失了儿子的父母带着蛋糕来到母婴室,说今天是孩子的生日,但他离开了,他们要把这个美味的蛋糕与其他孩子们分享,以此作为对儿子的纪念。

  在这个特殊的生日宴会上,王丽君泪流满面。
http://nbweekly.oeeee.com/Admin/FC79t10gpKeditor/editor/images/spacer.gif
 
  为了说服妻子同意他到灾区前线,27岁的退伍军人岑健伟整整瘦了10斤。现在的他是佛山一家公司的副经理,有个3岁的女儿,身边的人都劝他,捐多点钱就行了。

  但岑健伟并不是这么想,他觉得如果继续待在舒适的办公室,他会感到内疚。5月21日,几经请求,他终于获得家人的支持,来到灾区。但是此时志愿者已难以进入救援第一线。他和广东其余三位志愿者便自行组队,带了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走访灾区学校。

  他们来到绵阳、江油等城市,在一些乡村小学和幼儿园,他们听闻了许多老师勇救学生的事迹,并目睹了灾区学校物资缺乏的情况。
 
  岑健伟现在已经回到广东,他将把这一程写成总结,召集更多的志愿者为灾区的孩子们提供长期的帮助和支持。
http://nbweekly.oeeee.com/Admin/FC79t10gpKeditor/editor/images/spacer.gif
 
  5月24日这天,12岁的志愿者李雪梅在派传单时划伤了手指,但她没有哭,在用一截卫生纸简单包扎后,她又坚持工作了一个小时。
 
 
  只要简单了解一下李雪梅的经历,我们就能了解这个孩子的坚强。李雪梅是北川曲山小学的六年级学生。5月12日地震时,她在教室桌子底下躲过了一块坠落的天花板,但家里的房子全倒了,17岁的姐姐至今也没有下落。

  被安置到绵阳后,李雪梅进入帐篷学校学习,每天课后和周末,她都到安置点帮忙宣传防疫常识。偶尔的打击是很难避免的,有些灾民因不认识字而拒接传单,甚至有些人看一眼就扔在了地上。每一次李雪梅都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解释:灾后防疫很重要。

  “我要当一个长期志愿者。”这个12岁的小女孩,还准备拿她的经历与同学们分享,动员更多的小朋友加入志愿者队伍。
http://nbweekly.oeeee.com/Admin/FC79t10gpKeditor/editor/images/spacer.gif
 
  58岁的耿世疾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出色的菜农,但如今她却发现她在理发方面更有天赋。5月23日,绵阳九洲体育馆灾民安置点来了两名成都的义务理发师,耿世疾只向他们学了一天,就能独自操刀了。自此,耿世疾接过这个义务理发点,为灾民服务。

  耿世疾首先是一个灾民。5月12日地震来临时,她正和丈夫在街上卖菜。突然地动山摇,旁边一层7层高楼房在他们面前倒塌了,气浪把他们高高掀起。他们的家被夷为平地,82岁的老父亲和5岁的孙女至今仍无下落。

  志愿者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耿世疾的痛苦。如今,她的义务理发点前时常排起长龙,人们都亲切地喊她“耿师傅”。
http://nbweekly.oeeee.com/Admin/FC79t10gpKeditor/editor/images/spacer.gif
 
  5月24日遇见康加林和温馨的时候,他们正在绵阳九洲体育馆为孩子做气球玩具。十多个孩子一只手伸出来,另一只手则捂着耳朵——笨拙的康加林不时把气球弄爆,吓得孩子们惊叫四散。

  康加林和搭档温馨来自白求恩的故乡加拿大,他们在中国合作经营着一间出国咨询服务公司,业务遍布湛江、西安、昆明等多个城市。汶川地震发生后,他们带了食物和玩具,到各个灾民点探望并分发给小朋友们。

  他们的到来给灾区孩子带来了久违的快乐。一根香肠般的气球经他们左右扭动,就成了可爱的动物。康加林说,此行只是开始,他回去还会召集更多的朋友,把灾区的实际情况告诉他们,并为灾民尤其是孩子送去最需要的物资和用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