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川三国文化旅游产品营销研究

(2008-02-03 09:04:42)
标签:

旅游评论

旅游

分类: 旅游产品专辑
   四川三国文化旅游产品营销研究

 

    三国时代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时间,三国故事也流传了一千多年,至今仍家喻户晓,给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三国文化的精髓,对亚洲特别是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人们不远千里,前来中国实地探访,寻踪拜祖,追思英雄。

、“三国游”产品的组合基础

    为了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三国游”旅游产品应运而生,如何做好这个独特的产品,掌握好那些要素,是我们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首先应该对产品的性质和特点,有个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博览素材,取其精华,优化组合。

 1、“三国游”的概念

    我们所说的“三国游”,是指以三国时期的遗迹和人物传说为背景,提炼和包装三国文化的精髓,寻找和突出人物“亮点”,而针对特有市场,推出的旅游线路,它属于专项旅游产品的范畴,

 2、“三国游”的产品性质

    作为旅游产品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在内容上有鲜明的历史性和文化性,以众多的人物为主线,产品主题明确,故事脉络清楚,行程“点”“线”结合,具有很强的专业特色。

 3、“三国游”的产品局限

  A、由于年代久远,战乱不断,至今很少有保存完好的遗址,比如古建筑、古战场、古人用具等等;旅游产品的可视性受到影响。

  B、有强烈的竞争关系

    三国遗址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和秦岭南北一带,如湖北的荆州、宜昌,河南的许昌,山西解州,陕西汉中、勉县、宝鸡,甘肃南部,云南北部,四川盆地及现今的重庆万县等地。这些地区都在努力开发“三国游”产品,力求突出自己的地方特色,客观上形成了同类产品的地区竞争。

二、四川“三国游”产品的优势

    四川是全国三国遗址保存的最多、最完整的省区,具有明显的优势。

 1、陈寿与《三国志》

    晋代的四川南充人陈寿,编纂成了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巨大影响的《三国志》,并为千年之后的明代学者罗贯中,撰写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故事最为集中

    《三国演义》中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如刘备托孤,诸葛亮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均与四川有密切的关系。《三国演义》中有大量的篇幅描写蜀国社会情景,以及蜀中故事。

 3、人物最为出彩

    三国人物众多,各自性格鲜明,其中著名人物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均在四川成名立业,征战兴衰,可歌可泣,《三国演义》中有大量精彩的描述。以人物为主线,以故事为平台,构成了三国的辉煌历史。

 4、遗址保护最为完整

    历经千年战乱,古迹保存下来实属不易,现在的成都武侯祠、罗江庞统墓、绵阳蒋琬墓、南充的万卷楼、阆中的张飞庙、剑阁的翠云廊、剑门关、广元的清风明月峡栈道等等,不少遗址保存基本完好。

 5、对三国历史及人物的研究最有基础

    目前我省有一批对三国历史和文化,颇有研究的专家学者,出版了一大批研究文章、专著、三国传说与故事、三国辞典等书籍,在全国同行中和社会上有较大影响。

、四川“三国游”产品的现状

    “三国游”的资源优势,不一定能转换为产品优势,遗憾的是,我省二十年来的实际,就足以证明这个道理。

 1、最早推出的专项旅游产品

    我省的“三国游”产品,最早推出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中期,主要是针对海外游客,以日本为主,以及韩国、东南亚和港台地区。1985年就在成都武侯祠举办了三国文化国际研讨会,成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并邀请境内外客户,实地考察了川北三国旅游线,此后团队曾经“红火”了一阵。

    川北线的行程主要分为几条,一是成都-广元-汉中;二是西安-汉中-成都;三是广元(下火车)-汉中;四是广元-成都。个别的行程加上南充和阆中。

    由于三国历史久远,遗址幸存不多,视觉效果受到影响,因此,在“三国游”的行程中,加入沿线一些其他类型的景点,如广元皇泽寺、千佛崖,广汉三星堆等,增加了产品的丰富性。

 2、受到专业人士和爱好者的欢迎

    参加“三国游”的游客,行前一般都有所准备,对故事和人物均有所了解。每到一地,均有学者或专业导游讲解,深受欢迎。游客见景思情,寻踪访古,实地一游,心满意足。

 3、产品的基础设施较差

    产品推出初期,道路条件很差,车辆状况欠佳,宾馆饭店简陋,景区景点管理混乱,餐厅卫生不好,洗手间不堪忍受,线路简介、图文资料及影视资料严重缺乏,更没有什么三国题材的工艺品和纪念品,总之,初期的产品质量较差,声誉欠佳。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开发,“三国游”的所到之处,条件有了极大改善,宣传促销也有很大的进步,特别是道路畅通工程的实施,便于出行,保障了团队运作的质量。

 4、没有形成客源规模

    “三国游”进入市场已有二十年历史,尽管旅行社及有关各方努力宣传促销,效果始终不够理想,至今仍未形成具有特色的系列产品,客源也远远没有形成规模,问题在那里,值得我们深思。

四、四川“三国游”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三国游”的现状不容乐观,很长一段时间停滞不前,近年来甚至有倒退的趋势,应该引起各级领导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要想扭转局面,必须了解和分析问题所在,以便寻找对策,制定措施。

 1、产品定位不清

    没有进行彻底的调查研究,搞清楚选择此类产品的游客的需求是什么,而是按照我们的传统观念来理解,来包装。

 2、市场定位不准

    我们一般是先做出产品,再来寻找“买主”,往往是“文不对题”,并没有解决好产品的针对性问题。未能细分客源市场,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各有所需;学者、学生、爱好者要求各异;境内、境外,省内、省外喜好不同。不同游客有不同的需求,内容有差异,时间有长短,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缺乏细致的考虑。

 3、产品单一,各自为阵

    到目前为止,“三国游”的产品几乎是二十年一贯制,变化很少,用单一的产品,对付不同的市场。而且各地区互不通气,各自为阵,都花了不少精力和钱财,效果却并不理想。

 4、产品制作人员专业素质较差,专业导游缺乏

    不少旅行社的外联人员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缺乏对三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和理解,只顾“埋头拉车”(制作产品),而不“抬头看路”(研究市场),设计出的行程没有特点,缺乏“亮点”,因而不可能有“卖相”和持久力。

    导游也有不少问题,缺乏职业水平。带“三国游”的团队,一定要事先查阅资料,认真准备,上团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指牛为马。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导游没有做到这一点。

 5、渠道不通,销售不力

    把“三国游”这样的专项产品与其他旅游产品混为一谈,卖给同样的游客,只能是无的放矢。不管别人喜不喜欢,推出去了事,而不是“对症下药”。

 6、研究“对手”不够,合作不力

    不认真研究其他省市推出的“三国游”产品,有那些优势和特色,搞清楚他们在那些客源地和客源层与我们竞争,我们应该突出什么特色,如何与他们竞争。

    同时,“三国游”产品的性质和地域特点,决定了该产品必须发挥各自区位优势,走联合制作产品,联合宣传促销的道路。

五、“三国游”的产品定位与包装

    制作旅游产品首先要解决定位问题,结合有效的包装,这样的产品才有针对性,才会受到游客的欢迎。

 1、客源市场定位

    产品“买家”:

    专业人士,学者、三国历史文化爱好者、教师与学生、一般游客。

 2、包装

  A、制作具有深度的产品,即在考察游览内容上,既要广泛,又要尽可能丰富,资料相对专业,形象而又生动,包括各类宣传品,都应符合这样的要求;

  B、行程时间相对较长,陪同和导游应具有基本的三国文化知识,熟悉主要三国人物,能够提供较为专业的服务,以满足学者及其他专业人士的需求。

 3、产品的变化与调整

  A、根据资源的变化而调整

    各地三国题材的景区景点,正在逐步的开发和完善,内容也在不断挖掘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变化,为产品的变化和提升打下了基础;

  B、根据客源的变化而调整

    客源的需求不同,导致了产品的不同。客源需求的变化,促使产品相应的变化,我们应该对市场有敏锐的感觉,随时根据需求制作和完善产品。

六、“三国游”的形象推广

    形象推广是产品促销的前提,准确的“形象”,鲜明的“形象”,独特的“形象”,是独特产品必不可少的灵魂和基础。要突出形象,寻找“亮点”,是“三国游”产品的首要任务。

 1、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提炼思想精髓

    “三国游”产品离不开引人入胜的三国故事,通过三国故事,体现了很多人生哲理,比如用人的理念,用兵的方法,忠孝的精神,团队的作用等,至今仍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制作“三国游”产品,关键是提炼三国文化所反映出的人物精神,通过游客现场体验,加深对三国人物的印象,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使人如临其境,从而受到感染和启迪。

 2、寻找具有代表性的“亮点”

    栩栩如生的三国人物是“三国游”产品的精华,以人物为主线,将其故事贯穿在行程中,使之成为产品中的“亮点”,我们应该善于编故事、讲故事。

 3、区域联合行动

    目前保存有三国遗迹的地区,在产品制作和包装上,既是竞争对手;在宣传促销上,又是联合的伙伴。

    三国游产品与其他产品不同之处,在于三国故事的贯穿性和互补性,主要人物的踪迹,所到之处,相互照应,相互影响,各有特色,分散的资源构成整个产品的各个重要部分。因此,“三国游”产品的宣传促销,应由涉及到的各方共同来完成,区域联合是必要的,是行之有效的。

 4、大型的主题宣传推广活动

    这是传统的做法,对形象推广是必要的,能够起到扩大影响,树立形象的积极作用。但必须要有计划性、阶段性和持续性的考虑,定期或不定期推出特色主题活动,对外界逐步加深印象。否则,宣传时“冷”时“热”,会有前功尽弃的危险。

 5、媒体手段

    利用媒体推广地区形象,方法有多种多样,常用的有,报刊、影视、演艺、网络、展销等等。

七、“三国游”的产品制作

    “三国游”的具体内容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产品上,这是需要我们花大功夫的。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应推出不同的产品,常规产品的分类特点有:

 1、设计系列产品

  A、团体产品   突出产品内容的重点部分,讲究行程“流畅”紧凑,时间从严掌握,游客操心不多;

  B、散客产品   有充足的时间,不会感到行程压力,容易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但在旅途中有时感到不方便,自己要操办很多事;

  C、自驾车产品   旅行自由自在,游览随心所欲,缺乏专门导游,旅途往往碰到麻烦,但是行程条件不要求很高,内容各取所需,容易自我满足。

 2、目的地产品

    一般是较为完整的专线行程,长达数日,以三国题材为主,观光游览为辅,如成都至广元、汉中线,游览内容体现出延续性和完整性。

 3、过路性产品

    在其他行程中加入三国内容的项目,比如九环线产品中加入绵阳蒋琬墓,三峡行程中加入张飞庙、白帝城等,此类产品无法突出行程的三国特色,游人只是作一般性的观光。

 4、产品的可持续性问题

    “三国游”产品可分为基本型(标准型)、学者型、学生型、老人型等等,以满足不同客源层的需要。随着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扩大,客源市场需求的变化,产品必然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经常有创新,增加新鲜感,吸引回头客。产品的可持续性推出,应是“三国游”产品保持活力,争取客源的有效手段。

八、“三国游”产品的促销

    制作产品的目的是推向市场,使之成为商品。促销的手段尤为重要,讲究方法和艺术,是一门必须研究的系统工程。

主要的对象与手段:

 1、针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群体和机构

    公众宣传,吸引社会各界的爱好者;文化协会、专业研究会、读者俱乐部等专业组织中的专家、学者等;大、中学校的学生和教师;媒体;影视制作机构;出版单位;网络及游戏制作经营商。

 2、目前广泛使用的主要促销方式有:

  A、利用旅行社营销网络;

  B、报刊杂志上登载产品广告或夹带资料;

  C、邀请境内外旅行商现场考察;

  D、我国驻外使、领馆,旅游办事处摆放和赠送;

  E、在各地的旅游推介会,产品说明会,业务洽谈会发送;

  F、领导出访携带,对外赠送;

  G、对来访的客人赠送或任其购买;

  H、书店、书摊、车船上销售;

  I、在交通工具上摆放和赠送;

  J、利用互联网,实行网上宣传、咨询、报名以至网上结算;

  k、利用专门代理店销售;

  L、在商业场所提供咨询,以及利用参加抽奖活动时提供产品资料;

  M、国家和省市旅游局的宣传渠道;

  N、其他形式的促销。

    综上所述,我们简要分析了“三国游”的资源基础,产品的优势与不足,探讨了打造“三国游”产品的措施及注意要素,以及宣传促销方面的重要问题。只要我们理清思路,抓住重点,方法得当,就一定能够将“三国游”打造成我省的国际旅游精品。

 

2004年5月3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