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5/mw690/001svCbJgy6Exk0vcP254&690
在当今社会,情商越来越为人所重视,我个人以为,除非是成为文学艺术家或科学家,其它基本所有行业的高端人才所需具备的条件都是情商比智商更为重要。无论是企业家,政治家还是公司的高级管理者,成功者都是高情商的,智商则是相对次要了。如何培养孩子的高情商是门很深的学问,我目前的理解是主要依靠后天的教育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情商包括很多方面,其中又以控制情绪为重点。下面说说我和儿子之间关于情绪的故事。
在移民加拿大之前,儿子主要是由家里的老人带大的。飞飞是四岁10个月来到温哥华,这以后就是我们俩带他。在突然离开了父母们的帮助,又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下生活,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当时,我就没能很好的处理好与孩子的一些沟通方式,导致飞飞有一段时间易怒,情绪易失控,我们则束手无策。记得刚来这里时,儿子遇到一个最大的问题是说话声音太响,在加拿大不管是去政府部门办事,还是去银行取钱或是去餐馆吃饭,大家都是低声轻语以保持周围安静的环境。又因为我们刚来时与一台湾一家人合租一个HOUSE,因此在家里也要尽量保持安静,于是那会儿我与儿子在这件事情上“斗争”了很长时间,我试了很多办法都无法让这个天性活跃的小孩子能做时刻做到轻声轻语。相反,在多次的“斗争”中,我非但没能改变他,反而害了他,因为每次的结局都是他大哭一场。儿子的脾气又是吃软不吃硬,我越是凶他越是不听,于是就导致了儿子非常不喜欢我。直到半年后我们搬到了新家,我才慢慢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是我自己错误的情绪影响了他,是我一生气时责备的语气害了他,是我有些强调负面的语言让他无法接受。记得有博友在给我博客留言时写过大意是这么的一句话:“孩子的情绪对了,什么事都好办了”。说得太经典了。
这之后,我开始尝试在遇到问题时,自己先冷静不发火,而且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尽量用平静且坚定的语言告诉儿子正确的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一味的去强调他的错误行为,且以引导为主而不是逼孩子去做。比如进图书馆前,我就先和他约定比赛,谁大声说话就算输,输的人不能借书且要马上离开。几次下来他就记住了,而且也执行地很开心。以前我教训他时总是和他讲很多道理,而他则经常反驳我的话,这就会令我更生气,现在遇到情况,我只告诉他一点,我是你的老板,你得听我的!我只重复多遍告诉他应该怎么做,然后我又想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每天晚上利用讲故事的时间和他讲道理。这个主意也是无意之间碰上,有一次白天发生了一件关于吃饭不好好吃的事情,晚上正好有本绘本也讲到一个关于肚子里小精灵的故事,于是问题就解决了,他也理解了。这以后我就开始用这个方法,但不可能每次遇到状况都能找到相应的故事书,于是我就开始自己编故事。我创造出了一本名为《大熊与皮特系列》故事集。之所以叫大熊,因为我们住的区域是大温哥华地区黑熊最多的地方。每次白天遇到矛盾的事情,晚上我马上编个故事,以事例而不是以道理来告诉他。比如早上他有起床气,明明醒了就是不肯起床,衣服也不穿在床上玩。于是我就讲了大熊有一次也这样,结果感冒了打针吃药还无法去学校和小朋友们玩。第二天他再这样我只要一提醒他就马上自己穿好了衣服。还有很多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他理解不了,我就搬出大熊的故事。比如以前他以为跟这个小朋友是最好的朋友,那这个小朋友就只能和他玩,不能再和其它小朋友玩了,现在通过大熊故事他终于理解了什么是好朋友这个概念了。
采用这些方法后,儿子迅速地与我和好,并且一度让他妈妈很是吃醋。关键是我改变了,我不再带有情绪的与他沟通,而是温柔且坚定地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如果他不听我就一再重复直到他做了为止。当然有时我还是会用time
out的方法,或是更为严厉的惩罚方式。比如他经常玩好乐高忘了整理,我们提醒他很多次后也没用,有一次我就告诉他如果再不收,等我来帮他收的时候,这个玩具将一周以后才还给他。结果一周内真的没给他玩,他就知道我们不是说着玩的,以后都很快的收拾好自己的玩具。
总之,孩子的情商是来自于家长和老师的言传身教以及周围同学朋友们的影响。特别是家长遇到孩子的一些错误行为时,一定要克制自己的负面情绪,平静且坚定地告诉孩子,让他知道必须听父母的,家长要建立起权威,但这种权威不是通过吼叫,更不是通过武力,而是通过一种发自内在的威严,通过一种言出必行的果断,通过一种相互尊重规则的纪律。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其实道理家长们都懂,可遇到问题是很容易忘记。但我们都不希望培养出的孩子长大以后动不动和我们吵架甚至不理我们。因此为了孩子的未来,我觉得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论语道:“吾必每日三省吾身”。我现在的睡前三省是:今天有没有对儿子发过脾气,今天有没有对儿子说过消极负面的话,今天有没有让儿子更爱我一点?
我是小超人(万圣节装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