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妙招

(2013-05-24 02:55:36)
标签:

读书

狡辩

发脾气

韩国孩子

韩语

分类: 早教育儿观
  http://s6/mw690/4fb72f17g7c8e9def9865&690
    初夏的温哥华气候宜人,雨水明显减少阳光渐渐增多,气温适中,平均18度。这几天满城飘扬着白色的杨树的花,颇有点浪漫的味道。在刚刚过去假维多利亚节日的小长假,各地的室外游泳池等夏天游乐的场所均统一开放,可以好好享受一下这个美丽的夏季啦!说到暑假,为了不让儿子整天呆在家里太闷,除了计划去几个地方旅游外,我们还为他报名兴趣班。首先,市区教育局每年寒暑假都有为本地学生提供的免费兴趣班,可惜每天只有3小时。然后我们又继续为他报艺术班两周,最后报了个游泳班,这样一排基本上两个月的假期都已经安排充分。把他搞定了,我们才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
    阅读习惯和能力一直是家长非常看重的一个内容,越是亲近阅读,越能远离Instant Fun(电视和IPAD),阅读能提升自我学习能力、思考的深度与广度与写作水平。我们也是如此,因此当自四月初,儿子班里结束了show and talk(26个字母都轮了一遍),开始了新的一轮活动:每天读一本书时,我由衷地赞同。从那天起,每天放学飞飞的书包里就会多一本薄薄的书,老师希望家长能在家与孩子一起大声朗读,每周老师会定期考查孩子的阅读情况。第一天读书,我就惊讶于儿子已基本都能读出这些句子,他认识的单词数量还真不少!书也从刚开始的每页只有一到两句简单的文字和丰富图画,到现在越来越多的文字。在出国定居前,我一直以为加拿大小学教育就是玩,也从来没有回家作业,但是儿子居然已经识得这么多单词并能准确读出来,看来他在幼儿园里还是学到了很多知识。现在一个多月读下来,他的阅读习惯也慢慢养成,最近我经常看到他自己在翻些书看。其实这个方法很简单,每个家庭都可以这么做,难的是要长时间坚持才能有最佳的效果。此外,我们每周都会带飞飞去图书馆,他通常会借很多书回家。这里的图书馆的书分类很细致,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读的书用不同色彩的标签予以区分,儿子只借他那类的粉红色的书和CD,他自己都能搞定。鉴于他已有一定单词量,我为他买了套拼词玩具,一起比赛谁拼得对拼得多。
    上上周末的母亲节,儿子为老婆做了漂亮的贺卡,邀请她去学校参加活动,那天教室里已经贴满了孩子们做的各种礼物,还表演节目给妈妈们看。我的感觉北美地区很重视母亲节,听说这一天孩子们都会送母亲礼物,还会为母亲做顿饭。什么时候父亲节也能上升到与母亲节一样的地位就好呀,呵
    昨天早上送他去学校,在教室里有个同学问他问题,我很好奇就在一旁听着,可是却没听懂,正在想儿子估计不会有什么反应,没想到他竟能自如地和这个同学对答起来,我一边为他惊喜,一边又很惭愧,这小鬼已经完全适应了英语环境,可是我呢?
    说到语言,再来说说一个现象,我注意到韩国孩子在一起只说韩语,但中国孩子在一起却只说英语,都是第二代移民,为什么韩国人就能保持自己语言,而中国人却做不到呢?有一次我老婆问了班里另外一个韩国妈妈这个问题,她回答道,我们在家已经教孩子韩语,且从来不说英语,基本上孩子在韩语没学好之前是不让他们学英语的。原来如此,那我在想,是不是从现在开始,我也要系统性地教飞飞学中文了,目前看来他的英语交流已经没有任何问题,是该到了学中文的时候啦!这个暑假起每天学半天汉语!移民时我们打包带了小学一二年经的语文课本,可以用上啦!
    最后来谈一下儿子出现的一个新问题:狡辩!每每他出现错误的行为,我们向他指出后,他总是不承认自己错了,却找了一大堆理由来为自己证明,有时把我气得要发火。然后我的语气一重,他就恶人先告状,说我弄他得不高兴了,反而要我说对不起,或者一定要我笑。我真是拿他没办法呀!好好温柔地告诉他要怎么做,他不听,总是要按自己的一套来,稍微严厉一点,他又很敏感,马上不高兴就更加听不进去。上次有位博友给我留言说到孩子的情绪对了,教育就对了,可是说说容易呀,真的到具体问题总是把握不好呀。比如早上起床,他总是喜欢在床上玩一会,玩的时候又不肯穿衣服,提醒他很多次都不听,直到他打喷嚏了我就急了,语气渐渐严厉,他依旧不穿还开始狡辩并发脾气。说“打喷嚏正常的,又不会感冒”,又说“我还要睡一会,穿了衣服再脱太麻烦了”,还说“小孩子嘛睡不牢动动也是应该的”,最后哭了一场总算自己穿好衣服出来,吃完饭倒是高高兴兴去学校了。哎,这幼儿教育!请博友们支支招,一起探讨一下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