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来新西兰第十一天。我已在奥克兰过了完整的十天十夜。这十天中,我搬了一次家,买了辆二手车,坐过公共汽车和火车,结识了不少新朋友,去小学校园简单考察了一下,还去了一个很美的沙滩海湾边跑步,自己做过一次饭。总之一切进展地较顺利,待周四拿到新买的车后,我的生活将扬帆启航。
一、坐火车找房子
我刚来住在市中心。房间小,房价贵,还挺吵。当我对city熟悉后,我觉得就没必要再住在这里,因此我就想到搬家!话说moving,其实很简单,就是房东开车来帮我搬,难的是找房,特别是对于像我这样还没车,对公共交通不熟悉,出行极不方便的人来说。我先从报纸上和网站上获得信息,再打电话或发短信去询问,再请朋友开车带我过去看,或者我自己摸索着坐车去看房。
说说我第一次坐火车,我在地图上找到火车站,走进站内,我看到sale窗口排着不少人,我就很自觉排着去买票,排了5分钟我有点不耐烦了,正好有个穿制服的工作人员过来,我就拉住她问,这才知道原来我根本不用排队,直接上车付现金买票就行了,晕。就这样,我完成了可笑的第一次火车之行。我注意到这里的公共交通坐的人并不多,火车一节车厢也就几个人,BUS人也不多的,按这收费标准和如此少的客流量,估计每天都是亏损的,需要政府补贴。
总之,找房搬家我只花了两天,运气挺不错,找到满意的房子(一套别墅的二楼、房间大,采光好,很安静),价格虽然比当地平均高一点,但我看中的是房东,他是个热心肠的人,有了他的帮助我方便了很多,甚至后来他还教我做饭呢。
二、买车
说实话,我找车花的时间大大于找房,可能是因为我对车不太懂,虽然我已经在国内开了整整8年的车,但我一直把车当作代步工具,从没有换过车。因此在奥克兰选车就遇到了不少困难。朋友陪我去过车行,我看了不少车没什么感觉,后来自己在报纸上找了不少信息,迟迟决定不了该买怎么样的车。又到网上论坛上找,还用QQ与车主聊。前后花了四五天时间,最后还是靠朋友推荐买到一辆比市场价格便宜不少的好车,是辆2001年白色的丰田卡罗拉,做家庭用车非常合适。
三、当地的小学
儿子的上学问题是件头等大事,我一有空就安排去小学看看,正好房东儿子在读小学,于是昨天就一起去了。学校门口和里面都色彩缤纷,搞得像个幼儿园。班级房间都是一层的,长长的,教室里贴满了孩子们作品,总体感觉有点乱。正好是在举行俱乐部的田径比赛,孩子们全在操场上,这操场的草坪非常平整。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小学生们都是赤脚的!而且校服是短袖短裤。室外温度也就22度左右,风很大,我穿着长袖不站在太阳底下都感觉有点凉,但孩子们个个都精神抖擞参加比赛。我有点担心儿子来了后,能否适应这样的穿着?估计要感冒几次才行。
三、Running in the Mission
Bay
在房东的介绍下,我又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他来这里十年了,福建人,住在这里最好校区内100多万的别墅,生了三个儿子。我对他很感兴趣,他是如何地达到成功,我们聊了不少,我渐渐看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上周日我们一起相约去Mission
Bay玩,孩子们骑着自行车,我们跑步,沿着海岸线跑了3公里来到海滩上。这个海滩真美,不亚于海南的亚龙湾!我发现居然有这么多人,原来周末洋人都跑到这里来渡假啦!这里离市区也就7、8公里,除了海滩,还有绿油油的草坪,有一个孩子们玩的乐园。要是在国内,这边上肯定都是卖小吃卖玩具的小贩,但这里没有。一切都显得如此干净、整洁。洋人们有的穿着比基尼在沙滩上日光浴,有的在海里游泳,还有个孕妇也在海里站着,这在国内是不可想像的,这海水温度多低呀!还有的在草坪上跳着探戈和恰恰舞,我虽然不会跳,但也被舞蹈所散发出的迷人激情所感染。看来想要融入洋人文化需要学的东西可真不少呀!
四、第一次做饭
在国内我是属于吃现成饭的那种,下班回家就有饭吃,除了教育儿子陪他玩,我基本不怎么做家务,从生活方面来说是典型的啃老族。有位哲人说过:不会做饭的人是没有资格学习知识的。我严重同意,可我们的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人就是这样。记得从小父母就说,只要你考上大学就行了,其它都不用你做。所以我们这一代是应试教育体制的受害者,父母一代也是,他们这么大年纪还帮我们做饭带孩子。奥克兰的孩子3岁就自己洗澡,5岁就洗碗除草洗衣服,生活自理能力相当强。而我30多岁才开始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可悲呀!
昨天是我人生第一次独立给自己做饭吃,结果受到房东的鄙视,他实在看不下去就帮我,教我,我发自内心地感激他。一个晚上我就学了3个菜,烧菜也是门学问,需要先规划好,比如买菜时就要想好怎么做,需要哪些调味品,需要什么样的锅子。做为一个人,首先要知道如何生存,我在读《鲁宾逊漂流记》,我需要这样的精神来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在别人看来很容易的事,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挑战。
最后,我分享一下一点点新移民经验,或许对某些人有帮助。1、要充分获得当地的各类信息,建议去读免费的中文报纸的广告版。2、上天维网论坛,有很多中国人在里面买卖东西,交换信息。3、多与各类人沟通交流,听听他们的想法。我已经与印度人、马来西亚人和洋人沟通过,我还结识了一个超市的老板--上海人,我真没想到在奥克兰还能讲上海话。他们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从自己的角度看这个社会,都很有意思。4、尽可能多结交一些成功人士,看看能否复制他们的成功之路。5、要想融入社会,就先要深入社会,哪怕为了接触更多的人打点临工。6、多记录多总结。我配有一支笔和一个本子,走到哪里带到哪里,听到有用的信息就写下来,不知道怎么拼就不耻下问。每天晚上我都要总结一下今天的得失,获得了哪些人的电话号码,做了哪些事,明天计划去哪里,采购什么东西,见哪些人,打哪些电话等等。
这些天的生活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我感觉自己正在不断地成长。我从朋友中学,从家务中学,从洋人中学,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学,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的老师。我怀着一颗谦虚感恩的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facing
everyone and
everything. I
thought.
小君主作于Ellerslie,Auckland
加载中,请稍候......